求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editor 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博文

SCI 来源期刊影响因子预测方法

已有 11014 次阅读 2014-1-27 18:57 |个人分类:研究随笔|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数据库, 论文发表, 影响因子, Microsoft, 微软雅黑

       影响因子在国内、国际科学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因子更新一般都在每年6月份的中、下旬,即每年6月份发布各期刊上一年度的影响因子。在科研绩效评价中,一般均使用JCR数据库发布的最新影响因子,新一年影响因子发布后,往年影响因子自动失效。由于从论文投稿到发表都存在几个月左右的时滞,导致很多情况下某期刊作者投稿时的影响因子和论文发表后的影响因子不一致,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提前、准确预测(计算)SCI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有时候几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单一期刊和成批期刊影响因子预测方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不吝赐教。

1   预测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意义
       预测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对于科技期刊编辑从业人员来讲,了解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预测方法、提前精确计算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能够提前了解目标期刊新一年的影响因子,正确把握国际科技期刊影响力变化趋势;对于情报学研究工作者,能够提高情报分析与预测的科学性,提升科技信息咨询和情报服务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科研管理和科学评价研究人员,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科研绩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研绩效评价的时效性;
       (2)对于SCI 来源期刊的管理者来讲,了解精确预测和计算影响因子的方法,可以核对JCR公布的各自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否正确,有无较大出入。如《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CMAJ)的Joseph 等[18] 就曾经发现1999 年JCR公布的CMAJ 的影响因子有误,希望作者一如既往地关注该刊;

       (3)对于科研人员来讲,了解精确预测和计算影响因子的方法,能够极大提高投稿的针对性、期刊选择的正确性。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出台了形形色色的科研绩效评价和奖励政策,对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提出了各种要求。所以,很多科研人员投稿时非常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但让他们困惑的是,每年6 月份前瞄准影响因子≥m的期刊投稿,结果论文录用或发表后,新一年JCR公布的该刊影响因子有明显下降。提前计算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对指导作者投稿就显得很有必要。

2   预测影响因子的方法
2.1   单一期刊影响因子预测方法
       现以2012年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预测为例进行介绍。
       (1)被引频次获取方法。登录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该期刊2010 年和2011 年发表的全部文献。我们选择通过期刊的ISSN号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式:“IS=XXXX-XXXX AND PY=2010-2011”。点击检索结果(带有超级链接的检索到的文献条数),显示出检索结果列表,再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创建引文报告”,该期刊前2 年发表的所有文献在2012 年的被引频次总和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2)可被引文献数的获取方法。回到上述检索结果列表页面,点开左边工具栏中的“文献类型”,查看“Article”和“Review”等两类文献的总数,即为该刊可被引文献数;
       (3)影响因子计算。带入影响因子计算公式,精确计算该刊2012 年的影响因子。
2.2   多种期刊影响因子预测方法
       同时预测多种期刊影响因子和单一期刊影响因子预测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文献检索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有所区别,现介绍如下。
       (1)各期刊被引频次获取方法。登录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同时检索多种期刊2010 年和2011年发表的全部文献(检索结果条目数控制在1 万以内,若超过1 万条,无法创建引文报告)。我们选择通过各期刊的ISSN号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式:“IS=(XXXX-XXXX OR XXXX-XXXX OR ……)AND PY=2010-2011”。点击检索结果(带有超级链接的检索到的文献条数),显示出检索结果列表,再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创建引文报告”,在完整页面左下角“输出记录”区域选择最后选项,在文本框内填写相应数字,如1-500,501-1000,1001-1500……,每次输出记录不得超过500 条(数据库限制),“输出文本格式”选择Excel 文件。文献记录输出完成后,把所有Excel 文件汇总为一个完整的Excel 文件,仅保留出版物名称和2012 年被引频次等数据,其他数据均可删除。然后按照出版物名称排序,通过Excel 简单操作即可获取各期刊2010 年和2011 年论文在2012 年的被引频次;

       (2)各期刊可被引文献数的获取方法。回到上述检索结果列表页面,点开左边工具栏中的“文献类型”,勾选“Article”和“Review”等两类文献的总数,点击“精炼”按钮,这样就把这2 类文献保留下来。然后点击右上角的“分析检索结果”,选择按“来源出版物”进行分析。这样就把各期刊2010 年和2011 年发表的“Article”和“Review”等两类文献的数量清晰地呈现在页面上;

       (3)各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把各期刊2010 年和2011 年发表的所有文献在2012 年的被引频次和该2 年发表的“Article”和“Review”等两类文献的数量汇总到Excel 文件,通过批处理计算出各期刊2012 年的影响因子。

       详细内容请见即将出版的《科技与出版》2014年第2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405-762765.html

上一篇:我国SCI论文被引频次已上升至第五位
下一篇:我国大陆SCI论文被引频次跃居第四位
收藏 IP: 211.142.122.*| 热度|

3 许培扬 陈辉 翟远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