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之以明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shu TopLiuChao@Gmail.com

博文

我们要拍一个反映当代理学PhD的【静态电影】----欢迎大家出谋划策

已有 4813 次阅读 2010-5-18 08:28 |个人分类:IT|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博士, 化学, 中科院, 电影, PhD

其实我在一年组的时候就已经动手拍了DV,就是钮承泽所说的Docudrama,拍了70%的素材,进实验室后就把几盘带子放那里,现在常青要做这个事情,静态电影比Docudrama的操作简单效果还好,非常支持和理解,很高兴参加他的团队,做为完全符合男一号的有机固体实验室“最勤奋”的PhD,嘿嘿。不过我觉得应该再增加两个角色

男生D  热爱科研,醉心于此并在之中找到乐趣的男生,志为科学献身,外向的性格,同时不安分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总爱捣鼓一些其他的事业,比如传统文化,公益事业,科学普及等。 是男生A与C的交交集以外的补集。(其实就是为我设计我一个,嘿嘿,不想出演A或C,不真实,本色演出才会淋漓尽致)

女生Q:作为女生M的互补。

另,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有希望在团委申请到一笔够用的经费,并且还能拿到外边!@#%¥##

另2,欢迎大家出谋划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尤其是文艺相关的。

============以下转自团队的核心常青==========

http://blog.renren.com/blog/228182008/451874251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一直爱看电影?你是否和我一样在大学萌生过拍一部dv的种种想法?然后又因为种种缘故搁置,心中还留有一丝遗憾呢?

 

现在我们走在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似乎我们周围的人们对博士这个群体还很陌生,也很好奇。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自己清楚。社会上对我们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那些传统呆板学究的印象你。然而其实,时代的发展,博士群体也悄悄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后的状态正被我们经历着,如果可以被记录下来,也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

 

 

至于记录方式的问题,DV自然是不错的,可惜制作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剪辑需要一定的功底。相对照片更好操作些,会给我们自己留下更多回忆的片段。于是用镜头来记录下我们生活得点点滴滴,围绕那么几个故事或者想法展开,将是我们要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现在还有个新潮的名字:静态电影。

我们对拍照是业余,但是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的,2007年在玉泉,与俊鹏在野长城的荒草乱石丛中的历险,从此结下了革命兄弟同患难、共狼狈的友情,回来后两人互相忽悠,一狠心用好几个月的工资各自买了台单反,这算是误打误撞进了色影无忌的世界。

一转眼在长城上的历险已经是2年多前的事了。回头再看看,发现当年只是一冲动买下了这个黑不隆冬的玩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改变自己生活很多。前几天翻看相机的记录,这两年下来已经按了上万次快门了。

去年和大师去看牙,回来将路上的散片,突发奇想做了一个看牙记,其实很粗糙了,最后的反响貌似效果还是蛮不错的。于是拍一部多格静态电影的想法又萌生出来了。其实一直在有尝试,比如做那个琐碎的人琐碎的事最初的想法就是用一张照片来代表一个故事。

再后来,就是去年年底某个周末中午,和俊鹏、望熙在成都小吃吃饭,聊到这个大家都对此很有热情,就着三个小菜讨论捣鼓出这个想法来。

 

一个故事

 

简单说其实一句话的事

希望可以拍一个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长故事。(人在最开始的心总是很大的)

我试想过把整个故事情节可以横跨一个春夏秋冬,这样可以将我们栖身的北京城四时之景变化都融入。当很多年以后自己回首,从中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想起参与过为之付出过心血,彼时大家自由思想的碰撞,那将是一份特别珍贵的回忆,仅凭这一点已经完全值得去做这件事了。

如果非要拔高它的意义,可能一直以来,对于大多数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博士生是很陌生很遥远的,如果你告诉一个人你学历是博士,还是会很多人用一种复杂的口气重复一遍,你是博士啊。其实每个经历过博士生生活的人都知道,其实我们也是个普通人,也是有自己的开心和郁闷。其实应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生活,发出我们的声音,其实博士不是书呆子,也是一帮蛮会享受生活,对生活有自己理解的,专心科研但又不仅限于科研,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我们也会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表达各自的想法。

当然只是个故事的思路,我特别希望可以在这份作品里,最后凝结下一些在这几年无法复制的青春岁月为理想求索,或为现实打拼过程中的思考

 

 

剧本

先是人物角色讨论,根据对科研的态度来区分,选择代表了三类有矛盾冲突的三个男博士。女生在博士群体不多,但是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必不可少。初步设定了四个。有必要的话可以再多一些,这个看情况,剧本是根据人来写的。大概的人物特性设定是这样的

 

男生A  热爱科研,醉心于此并在之中找到乐趣的男生,故事可能更多是一些实验室的一些趣事或囧事,偶尔的课余活动

男生 是那种对科研谈不上有那种热爱,只是多年学生的惯性,一直就读上来了。甚至他都没有想过还会有另一种的生活。实验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卡壳了,为之烦恼,但折腾之后都还算顺利。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也比较模糊,闲暇时也会思考一些,但都是一晃而过的想法。

感情一直比较不愠不火,可能有一个交往很多年的女朋友,可能毕业了就会结婚。

这个人物其实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有很多人经历的缩影,所以看似最平淡,我却觉得最该是有张力的,也是最吸引人的一个角色。

男生C  作为故事的反差,就把这位人物设定对科研已经失去兴趣的,可能因为找工作的压力或者其他,阴差阳错误打误撞的在读博。外向的性格,不安分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总爱捣鼓一些其他的事业。

女生M ,这个角色,我觉得是一定要有的角色,虽然现在没有想法这个博士mm应该赋予一个什么性格,但我觉得这个角色是最值得,也应该是最闪耀的。似乎社会上对女博士这个群体有一些说法,而我们真正这个圈子的人都知道,其实她们比起男博士,承担更多的压力,有更大的勇气,做出这种人生选择的,真的是值得尊敬也很可爱的一群人。

 

这四个人物彼此是认识的朋友,彼此之间的交集互相穿插起来构成整个故事。。

 

说到这里,你是否对我们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了呢?至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不是973也不是863,而是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项目。下面火热招聘男女主角,打酱油路人,编剧,各路摄影爱好人士也非常欢迎,当然如果能够给我们提供博士生活的方方面面小主题,我们也不吝感激。如果到这里你还有兴趣,请继续看下去!

 

名词解释

说了半天,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静态电影,解释下吧。

其实就是用真人照片串起来讲述故事,欣赏者就像在看一部没有声音、没有动态的电影。以图片(包括漫画、照片、图片等)的衔接和精练生动的注释,直观的展示作者的立意(如几米的作品是以漫画的形式)。

想的简单点,有点像影楼的主题摄影,一般在婚纱影楼花一两千元拍摄的一套相片,影楼通常会用一个类似故事叙述的旁白将各个照片联系到一起。这个就可以说是最简易的一种静态电影。

网络上还有很多用这种方式恶搞的真人漫画,有兴趣随便搜一搜很多的。

 

 

难点

不知道前面的部分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但下面说的就是打击人的了!困难,最困难的就是融合。

1.摄影首先,风格的统一这很重要,其次就要看摄影师的功力,是否能在一个画面表达出足够的内容,(这比DV摄相要难的多,一个姿势远远要比一个动作表达出来的东西少的多 2.道具与背景弥补了摄影表达不充分的缺陷,(不多说,参考<死亡笔记>L手中红苹果的作用)

3.后期制作: P图的作用显现了出来,修复模特外貌的不足以及使各个图片风格统一,并且是一部好平面电影出彩头的地方.

4.剧本:其实就是图片附属的那小段文字,这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文字是最直观的表达出整部作品思想的环节.

如果把演员、服装、化妆划分到道具中的话,这四部分便是整部平面电影的核心了.融合的概念并不是泛泛的混合,而是使各部分准确的表达出各自的意义,互不干涉,相互有所联系却不失空间.简单说就是全部的内容不能单用图象或单用文字表达出来,那样就会狭隘了观者的想象空间,融合搭配的作用就在此体现。

 

说实话,其实自己也一定没有底能不能最后做出来这件事,毕竟大家都忙,我觉得也许最后结果不重要,大家聚在一起,抱着兴趣折腾这件事,这过程还是可以收获很多的。

 

当然这个题材还是比较难拍 我现在的想法是先拍几个小型的小品练习,就像我前两天分享的贴,一首歌一部短电影,比较好上手。

比如http://blog.renren.com/blog/224402731/447777977

 

 

目前这个小队伍才四个人。我,俊鹏主要拍片子了,望熙才子主笔剧本,小明负责协调。阿超和张磊都已经被我忽悠后,表示积极响应,但还是缺很多人的,欢迎各男女主人公的候选,打酱油路人,编剧,摄影爱好人士的加入,当然或者仅仅能够给我们提供博士生活的方方面面小主题小故事,也非常欢迎,只要大家都可以在这之中找到乐趣,才是我们一起做这件事的最大的意义。

 

最后感谢望熙兄对这个日志的部分修改。为了强调更好的宣传忽悠效果,把我第一段原本是自己追忆往事的基调,改了特有气势的鼓动贴!哈哈

佛这么早起修改的精神实在是我们的表率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119-324902.html

上一篇:一流高校的与二三流高校的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本周五晚】吴钊:如何欣赏古琴——兼谈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与文化内涵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