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194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ct1949

博文

知青生活杂记之九:便桥

已有 3043 次阅读 2015-12-6 09:32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螺髻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最高峰海拔四千多米。山脉从北端的西昌,向南经过德昌县、普格县,一直延伸到南面的宁南县,与鲁南山相接。螺髻山的中段山脊是两个县的分界:东坡是普格县,西坡是德昌县。

我们所在的生产队,就位于螺髻山的东坡上。背靠三四千米的大山,下面是奔流不息的则木河。

则木河源于普格县和西昌交界的大菁梁子附近。所谓梁子,就是地形上的一种分水岭,俗称山垭口。则木河从高2400米的大菁梁子上,流向东南,沿途接纳了从东西两侧大山里面流出的不少支流,河水逐渐增多。西昌到云南巧家的西巧公路,就是沿着则木河修建的。只是公路的盘旋,与河流的弯曲是不同步的:公路一会儿在河的东岸,一会儿跨过河去,在河的西岸;拐几个弯后,又从一座桥上拐回来,回到河的东岸了。

则木河向南流到我们所在的生产队时,海拔只有1200多米了。在我们生产队的上游,它刚接纳了一条从螺髻山主峰附近流下来的水量丰沛的支流——大漕河,形成了当地最大的河谷坝子,也是荞窝农场的中心。

荞窝坝子顺着则木河延伸,沿河两岸平坦宽阔,多为水田,还有葡萄园。荞窝农场的场部,就在则木河东岸的西巧公路边上,房屋密布。场部还有一个当时很难见到的灯光篮球场,是周末有时放映露天电影的地方。场部周边,还有为农场服务的供销社、邮局、银行等。

所以,很自然地,农场就成了附近农民,包括我们知青,赶场购物的地方了。

我们生产队当时是没有外出的公路的,虽然离农场不远,但是却在则木河的西岸。要外出,最便捷的就是跨过则木河,河对岸就是西巧公路。顺着公路,只走两三里路就到了场部。即使是要去更远的地方,像北边的西昌,南面的安木脚粮站和更南边的普格县城,也可以搭车前往。

一年四季不断流的则木河,就成了我们的交通天堑了。

当然,河上也有桥的。在上游的农场场部和下游的安木脚粮站,都建有横跨则木河的铁索桥。我们生产队的社员,可以先走小路到桥边,再过河上的铁索桥,到对岸的西巧公路。只是这样过于弯弯绕,起码要多走两三里路呀。而且爬坡上坎的,如果再背上东西,也够累的。

所以,在河上搭座便桥,就是顺民心之举了。

便桥始建于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从我到生产队落户的第一天,它就已经在那儿了。确切地说,我第一次到落户的生产队,就是由落户同队的同学带着,走的那座便桥。

便桥是生产队搭建的。组成桥身的原木,都是直接砍的大树,然后去掉枝桠和树皮,只剩光溜溜的树干。再把树干拖到河边就成了。便桥的搭建,利用了河中的大石作为桥墩,两截桥身各由两根粗大的原木用竹篾捆绑而成,桥面宽约二尺,在两根树干的接缝处填有小石块,以利行走。一截桥身由公路坎下的河岸乱石堆里伸出,搭在大石上。另一截桥身则跨越了河流主流的较宽处,从大石直接连接到对岸的大片乱石堆的边缘,在那里用石块筑了一个临时桥墩,桥墩边还垒了几块石头,作为上下桥的台阶。桥下不到1米,就是河面了。河水哗哗,溅起的水沫,似乎可以溅到桥上来。没有过惯便桥的人,尤其在负重时,脚步本来就比较沉重,耳听着哗哗流水声,走动就更加小心了。

便桥是临时建筑,一般在10月的河流枯水季节开始时搭建,在第二年5月多雨季节来临前拆除。不然,则木河一发大水,会把桥冲毁的。拆桥时,将4根原木拖到岸上较高的地方,下次搭桥时再用。但有时原木由于各种原因(也许是自然的原因,如洪水冲走;也许是人为原因,这就说不清楚了)不见了,在下半年搭桥时,生产队就不得不组织青壮劳力上山去,另砍几根大树来建桥了。

没有桥的日子里,要到荞窝购物,或是去县城,就必须过河上的铁索桥。那就绕道了。

有桥的日子,便桥是我们外出的必经之路。不管是到荞窝,还是进县城,或至更远,顺坡而下到河边,走过便桥,上了坎就是公路,方便!

喜欢走动的同学朋友,也时常过便桥来玩耍叙谈。我们也时常过河去赶场,购物。杀猪的日子,是冬季,正是有便桥的时候,邻近社队的知青成群而来,成就欢乐聚会。

曾记否,多少次半夜从荞窝农场看完坝坝电影后,在夜黑中摸下河坎,挪过便桥,上坡归家。曾记否,在一大清早,早饭尚未到胃,便背上一百多斤的麦子,走过便桥,到安木脚粮站去交公粮,或是到安木脚知青点,用背夹背回我们在山上砍下,临时堆放在那里的柴火。………

现在,在原来搭便桥的上游不远处,已经建起了一座铁索桥。便桥已不用再建,永远消失了。何时消失的,不知道,我也有30多年没有再走上当年接受再教育的生产队的土地了。只是在前年回普格,从便桥旧址的河边经过时,那两块大大的屹立在激流中的桥墩石,还是清清楚楚地看得见。也许,它们作为便桥的一部分,曾经承受过过桥者们的无数脚步和热汗,还记得那座便桥吧?

说明:第三、四两张照片由当年的同队知青老潘提供,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8125-941333.html

上一篇:忆昔
下一篇:知青生活杂记之十:公余粮
收藏 IP: 183.64.203.*| 热度|

4 胡文政 史晓雷 林耕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