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势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西高东低,三级阶梯。这是学过地理的小学生都知道的。
水往低处流,所以,中国的大河,都顺着地势,从西流向东。
打开中国地图,中国的大河,从北往南数: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都是向东流入大海的。在地图上看,这些大河在中国大陆的分布,大致是流向自西向东,南北平行排列。
河流的这种自然分布,使得我国东西向的交通,能够借助舟楫之利,发展水运;而南北向的交通,却受到河流的阻碍,尤其是陆上交通,需要设渡口、建桥梁以跨越河流。
为什么不修建一条连通南北的运输水道呢?
大运河就是为了发展我国南北间的水上运输而开凿的一条大致南北向的水道。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国,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而后,开凿了北引黄河水南下的运河,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公元七世纪初,隋统一天下后,迁都洛阳。为了把富庶南方的粮食物资运到政治中心的北方,开凿新渠,改造旧渠,贯通了南北的运河。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隋以后,将大运河北延至北京。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这条南北向的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冀、鲁、苏、浙6省市,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和交流,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在运河沿岸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横贯南北4省2市,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杭州市区北面的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拱”是拱手接驾的意思,“宸”指帝王,在古代就是迎接帝王的地方。拱宸桥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起初建的是座木桥。清代初年,木桥倾塌后,改建为石桥。拱宸桥算是杭州的北大门,康熙、乾隆南巡都是从拱宸桥进入杭州的。
拱宸桥地区曾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是南北漕运往来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埠。载着货物的轮船带着江南的富庶,在水面剪开一道道波纹,一路北上。中国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就静静的伫立在大运河东侧。现在,拱宸桥下的运河里,南来北往的船只仍然不息。
拱宸桥是一座三孔石拱桥。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桥下有四只石兽做成的防撞墩。石兽的名字叫趴蝮(音八夏),据说是龙的儿子,爱趴在河面上,是桥的守护神。(部分文字来自网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