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相新在《现代出版》2013年第5期撰文指出,移动互联为云计算创造了条件,云计算催生了大数据库的诞生,以上三种技术的共同作用,不仅引发了上游——作者的革命、下游——读者的革命,而且还引发了产品形态——书籍呈现方式以及出版自身组织——商业模式的一系列革命。出版的革命特征为:以数媒思维引跑纸媒,以纸媒思维领悟数媒。出版的革命,与之伴随的是图书馆的革命。图书馆馆藏去哪儿?
图书馆馆藏的构成主体大致为印刷馆藏(图书、期刊、报纸等)、数字馆藏。当前可以进一步“模糊处理”, 图书馆馆藏分为实体馆藏及虚拟馆藏。实体馆藏主要指印刷型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推进,许多馆趋于零增长)。虚拟馆藏,主要指仅获得使用权的数字资源。
笔者曾获取9所不同类型高校(包括985高校2所,211高校1所,省属地方本科院校5所,高职高专类1所)图书馆2010年至2012年的“文献利用率分析(按册)”数据,“分类借阅统计”数据,得到的印象是:可借文献馆藏量逐年递增,借阅量逐年锐减,利用率逐年锐减;年借阅册次锐减;被借阅的书平均每年被借次数逐年递减。具体到某高校馆(简称H馆)的情况为,2013年文献利用率4.7%,可借馆藏1419992册,借阅量66751册,借阅次数100015次,该馆2007年平均每本被借2.92次,2009年为1.97次,2013年为1.5次。现行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功能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式中,“借阅量”是死的,阅览量无法计量。但有个现实是,到馆人次大幅下降(有的馆藏地馆员比读者多,并非虚构),而且到馆人次中有很大比例只是去图书馆的自修室,此外有一定比例用户身在某可流通阅览的馆藏地,但也只是自习(不利用图书馆馆藏)。
曾有人在笔者的科学网博客中留言“忧得还有看书的人数,本人是个大一本科生,一个学期去图书馆的经历,可以很负责地说,除去图书馆自习室应付考试的人数和借书人数,真正去图书馆看书的人平均一天只有十几个,因为我每晚去那里都是空荡荡的,一般只有5,6人。”笔者的答复是:“部分反映了图书馆当前面临的挑战。当前高校图书馆很大程度起着自修场所功能(不少馆专设规模不小的自修室,供考研群体等利用,流阅一体的空间也有一定比例只是为了自修),图书馆印刷馆藏利用率普遍下降,到馆率普遍下降。这与数字图书馆的分流相关(通过网络利用图书馆的电子期刊、电子书等资源,不必到馆),还与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馆舍环境等相关。当前好些馆在调整馆藏发展策略,比如减少印刷文献经费,保障数字资源经费,此举导致好些馆藏地新书难觅,难以吸引读者。还有更多的影响因素,比如学风问题。当前,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少部分馆可能确实做到‘赶英超美’,还有不少馆远未做到‘与时俱进’。 ”
对于H馆的情况,笔者第一反应为是否因电子书使用分流?进一步调查发现,该馆的电子书主要为其所在省的团购资源“超星数字图书馆”(2007年初为53万种中文电子图书),具体利用情况不详。该馆读秀平台“图书”类文献传递量,2011年为1164次,2012年为1125次,由此,笔者推断电子书使用分流的影响非常有限。
根据《2013年度美国公共图书馆电子书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3 Survey of Ebook Usage in U.S. Public Libraries),该调查由美国《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组织,通过直接邀请该杂志订户参与调查,对参与者以苹果迷你iPAD作为奖品抽奖,553家公共图书馆参与了调查,形成了长达120页的报告。提供电子书的公共图书馆,2010年为72%,2011年为82%,2012年为89%,2013年为89%。电子书馆藏规模中位数,2010年为813册,2011年为1750册,2012年为5080册,2013年为7380册。电子书流通次数中位数,2010年2600次,2011年5000次,2012年12139次。图书馆用户常用阅读设备选择情况为:专用的电子阅读器(Nook,Kindle,Sony等)86%;平板(iPad,Kindle Fire等)82%;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51%;个人笔记本电脑/计算机/上网本33%;图书馆计算机4%;其他)0%;不知道9%。用户使用图书馆的电子书三种方式:无限制并发访问占9%,一次一个用户的网络访问占21%,一次一个用户下载占70%。图书馆不提供电子书的原因:没钱买电子书54%;观望哪家平台最好23%;正在新增电子书18%;用户没有阅读设备14%;没有用户需求11%;工作人员或图书馆理事会抵制10%;缺乏技术支持9%;不了解电子书的管理5%;其他18%。笔者特别留意了以上数据,综合印象是:电子书的使用,由于受阅读设备、流通约束、经费、电子馆藏规模等的制约,当前还属“非主流”、“非典型”,处于探索与发展期。
当前,图书馆馆藏管理与利用这对矛盾大为深化了。图书馆馆藏,如何藏,如何用,进一步的发展将走向何方?期待共同关注与思考。
延伸阅读:
耿相新.出版的革命.新华文摘,2014(2):128-13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