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了解到广州某高校图书馆,2017年招聘事业编制6人,非事业编制10人。我了解了一下,该馆2016年提交的2015年度事实数据,在编职工86人,合同制职工53人。2017年新进人员力度之大,是要做大事的节奏。随后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该馆2016年取得累累硕果,被学校评为先进单位,还据说是近20年来首次,图书馆党政一把手在学校中层干部考评中均获优秀,学校层面要求机关部处向图书馆学习,“做出了事情才好争取各种资源”。随着“新力量”的融入,该馆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有些高校图书馆蓬勃发展,馆舍焕然一新,人员减员增效(专业馆员愈来愈专业,辅助馆员愈来愈精干,二者相辅相成)。与此同时,或许是大多数,面临种种困境。比如有的馆馆舍陈旧,人员老化,有的馆平均年龄46岁,十多年未进新人,且近期没有进新人的意思(原有人员陆续退休减员,安置人员或转岗人员补给微调)。同样叫“高校图书馆”,馆与馆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填报的比率,填报的合格率,个人认为是不尽人意的,原因可能也是多方面的。有些统计项目缺乏统计标准;若干统计项目,有的馆是“真没有”。
当前,图书馆正经受种种冲击,面临“转型与超越”问题。图书馆员该干啥?能干啥?如何干?馆领导困惑,馆员迷惑,利益相关者不明觉厉。图书馆员对于图书馆业务培训,视乎并不熟悉。有的图书馆,多年没有业务学习。但同时也有部分图书馆,在“如饥似渴”地探寻业务培训信息,想方设法借助业务培训,迅速提升馆员业务能力。与此同时,与图书馆业务密切相关的数字资源商、图书馆配商、软硬件供应商等迅速崛起。若干图书馆业务,不同程度外包了;图书馆买进的资源、软硬件设施,有一定比例实际没能或没能较好较好地发挥作用,因为缺乏相适应地人力资源……
制度保障方面,是脆弱的。图书馆员个体的发展方面,主要有两条路: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与职务晋升,目前这两条路对于大多数基本上行不通。图书馆员提升职业能力的主动性受到直接影响。“能者”多劳,“不能者”少劳甚至可以不劳,这种情形下,通常地或正常地选择是遵循“最省力法则”。
职业能力的养成,需要建立在职业价值、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认同与尊重的基础之上,融入与投入,远非一朝一夕之功。提升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路在何方?2004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随后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各省图工委组织开展过高校图书馆评估,之后基本沉寂了。当前“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正在修订之中,修订完成之后,或许新一轮大范围高校图书馆评估将“应运而生”,或许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建设,尚值得期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