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实体,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人才的主要聚集地,是技术开发的主体。所谓企业科普,是指企业利用自有资源(资金、人力和物力),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参加(或支持)社会科普活动,或自主开展科普活动的社会公益行为。企业科普又根据科普受众的不同而分企业内部科普与外部科普。内部科普是在企业内部开展的科普活动,受益对象是企业内部职工及其家属,外部科普则是以社会群体(如消费者)为对象的科普活动,是企业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的,包括对社会科普活动的参与和支持,或自行主办的科普活动。企业利用自身的条件,面向内部职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以及将科普融入企业产品,形成了不同的科普模式。
(一)企业员工科普的内隐模式
企业科普的内隐模式是指企业主要围绕内部职工开展科普的形式。企业面向职工开展科普的主要方式是培训、讲授、进修,以及开展全员型的科普活动等。在企业中,面向内部职工开展科普活动,有利于建立企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统计分析认为,对职工培训每投入1美元就得到50美元的经济效益。摩托罗拉公司1992年在职工教育方面增加经费400万美元,新增培训科目100种,公司由此获利5亿美元。在我国,据苏州市一项调查,经过培训教育的职工同未经过培训的技工相比,完成产量高出10.8%,产品合格率高出6%,工具损耗率降低40%,创造净产值高90%,这足以说明开展科普和投资人力资本回报率是很高的。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目前我国有职工2亿多人,其中企业职工1.7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科普对象群体。做好对企业职工的科普对于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1.4亿名产业工人,其中,技术工人为7000万人,居世界各国之首,令许多发达国家叹为观止。但是我国技术工人素质状况却不容乐观,高级技工只有245万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所占比重相差36.5%。目前全国拥有技师100万余人,约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4%,约占职工总数的0.4%。而发达国家则分别占20%和10%。高级技师少得可怜,全国只有7万多名,约占技术工人总数的0.1%,约占职工总数的0.05%。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平均年龄普遍在52岁以上。人员少,年龄老化,已成为我国制造业新的隐忧。由于缺乏人力资本的积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增值能力很低。在亚洲15个国家工业效能的排名中,中国总分仅高于最后一名的孟加拉国。我国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美国的1/18、日本的1/13;我国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每年我国工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损失达2000亿元。每年企业发生事故,60%以上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劳动技能不高造成的。国有企业有20%的员工人力资本的存量低于“临界点”,30%的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与人力资本成本处在“平衡点”附近。国有企业的资本利税率与产值利税率,近年来只有10%左右。我国花巨资引进的先进设备,只有极少数技术工人通过培训能够操作。由于受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不高等原因所限制,引进设备平均利用率只有70%左右。如,我国手表企业的工人,用瑞士手表生产企业一样的设备和部件组装,结果手表质量却相差甚远。我国引进的汽车装配生产线,同样的零部件经过我们的工人组装,各项性能检测,就是不如国外同样品牌的汽车。形成了一流的产品设计,但没有一流的技术工人,操作不了一流的设备,就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所以我国企业职工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水平亟待提高,对企业职工进行科普是当务之急。
企业员工科普的内隐模式中,企业科普目的是提高企业职工的科技素质,常见的形式主要有知识橱窗、科技讲座、电视广播专栏、产品展示与咨询、图书专刊以及科技活动日等,以及企业教育,如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工程教育(学位非学位教育、课程进修、联合办学、出国深造、远程教育)等。
企业员工科普活动作为公益活动和市场推广活动,常常隶属于企业科协或某一个公关部门和市场部门。有些企业设有开展员工科普和教育的专业网站,员工可以在公司内部网站上通过自我教育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站获得某些大学的专业学位,因此公司为员工提供了终生学习的环境和来自职业发展的压力。
(二)企业员工科普的外化模式
企业科普的外化模式是指企业员工主要自主或参与和支持围绕社会公众开展公益性、大众化的科普形式。科普是社会公益事业,企业参与科普,既是企业提高广大职工科技素质的需要,也是“企业公民”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有效形式。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先进企业自觉地参加到社会科普事业中来。如青岛海尔集团自办海尔科技馆,每年参观人次达几十万之多。企业作为纳税人除了以税收回报国家外,还通过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公益形象,同时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必要的人材培养和资源储备。
开展或支持科普等社会公益活动是企业的公民行为。国外企业的 “公民行为”一般是通过企业基金会来进行,基金会专门面向社会公益事业(如教育、扶贫、赈灾)。如,美国最著名的基金会有盖茨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在现有条件下,我国企业要想通过成立基金会来参与公益事业尚有较大难度,要让企业大力支持公益事业,还有待于法制环境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科技人员的人数将进一步向企业集中,企业科技人员自身的科普需求和对公众的科普需求都将进一步提高,因此企业在科普中的职责、地位及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与社会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企业参与科普事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公信度,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企业科普应关注公众的科普需求,采取非营利的运作方式,可以消除企业科普的商业性痕迹。
(三)企业员工科普的文化模式
企业科普的文化模式是指企业员工将科学文化融入企业产品或服务,推进企业产品或服务科普化的商业性科普模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化生产经营,是科技进步和科普的最大受益者。企业是应用性科技知识的传播主体,一种新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往往附有大量的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企业在销售科技产品的同时,实际上也进行了有关科技知识的传播。把科学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企业产品或服务科普化),可以提升企业产品的品位,增加文化附加值。
企业员工对外的科普活动,是以社会消费者(企业产品消费群体)为对象的科普活动,主要是开展以产品技术为中心的科普咨询活动;开展与产品销售有关的科普咨询服务;举办面向消费者的企业产品应用讲座;建立用户协会或俱乐部;定期或常年向公众开放有关实验室、生产间、展示厅等,将科普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结合起来。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建设企业科普文化设施,营造企业的科学文化氛围,为开展科普服务创造条件。如,建立企业科技馆;申请命名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开发科普产品;承担科普活动项目等。企业在开展科普的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得到攀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2814-215051.html
上一篇:
如何做好青少年科普下一篇:
如何做好军营官兵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