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技术遮蔽了什么 之一、 因选择与否而遮蔽 精选

已有 5706 次阅读 2015-4-19 07:48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知识, 技术, 科技黑箱, 遮蔽, 去蔽

吕乃基

摘要:技术因被选择与否而遮蔽。然而人类不会因此而放弃技术和选择,因为自由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中,影响所有人选择的共同和持久的因素是技术。技术“遮蔽”普遍与必然,为个性与偶然(创造)去蔽;遮蔽科学,为文化的繁荣去蔽;遮蔽历史决定论,为目的和价值观对行为的引导去蔽。远古,主体因沉浸而被历史和语境锁定,无从选择;工业革命提供的科技黑箱在使主体脱域的同时遮蔽了各具特色、活生生的语境和丰富多彩的历史。面对非嵌入的科技黑箱,主体同样无从选择和干预其运行。高技术提供的科技黑箱让主体既沉浸、返魅,又得以自主和漫游。技术带来的遮蔽和去蔽伴随着人类的历程,推进/促逼人类的脚步。


说及“技术”,学术界的潮流之一在于批判,以为技术“遮蔽”了人性。本文试图探讨,技术究竟“遮蔽”了什么。

原文刊于《哲学研究》2010,7,89-94。此处经修改后分几部分上载。

一、        因选择与否而遮蔽

可以由各种视角探讨技术的本质。在知识的视角,技术的产品和工艺流程就是集成了各种知识的科技黑箱[i]。黑箱,其原意用在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意为对于一个复杂对象如人脑,不必打开黑箱,由一组或多组输入与输出关系及其变化,探测黑箱本身的内部结构。在技术领域,可以把各种技术产品和过程视为黑箱,消费者也不必打开黑箱,不必理解其中艰深的科学技术,只需按指南操作,即可得到所希望的结果。诸如手机、傻瓜相机等就是这样的科技黑箱。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根据需求、价值判断、可行性和不可行性等对科学知识进行一再选择,在科技黑箱中渗透了成功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及有关的资本运作、与政府部门和媒体的关系,以及审美情趣等。在最终的市场竞争中又经历了一再的选择,胜出的产品凝聚了消费者乃至社会对多种商品的判断。由此可见,科技黑箱中选择、集成、凝聚了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定的知识。黑箱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打开或阐明黑箱,在于创造知识。技术则旨在选择和固化知识,封装黑箱。

1.知识因未被选择而遮蔽

技术在一部分知识进行筛选和固化之时,也就使另一部分知识淡化、边缘化,或者说被遮蔽。某个科技黑箱从需求、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投产到商品化的全过程,在此重重环节中历经一次又一次选择。在一部分知识被选择而集成之时,另一部分知识即被舍弃,乃至被遗忘。

再者,如果某项或某些科技黑箱的技术标准占据主导甚至垄断地位,其他科技黑箱就必须与之兼容,否则就无法应用。这就强化了拥有主导技术标准的科技黑箱的垄断地位,这种情况在IT领域由于其外部性特征而得到放大,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路径锁定效应。拉卡托斯在关于知识内核、幔层和大气圈的论述中分析,内核对大气圈中分散、零碎和不成熟的知识起到引导作用,或者说,在大气圈中倾向于发展出与内核相一致的知识。知识内核对大气圈中的知识进行选择[ii]。眼下,在IT领域,微软就充任了知识内核的地位并发挥其对其他技术的引导作用。在微软的光辉投射之下,阴影部分即被遮蔽。

科学的发展具有范式,技术的发展同样具有范式。G.多西类比库恩的科学范式,提出技术范式概念[iii]。在某种意义上,或许技术范式的前身,纳尔逊和温特提出的“自然轨道”中的“轨道”概念[iv]更适合技术发展的情况,轨道既包含了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包含了社会的需求和限定、博弈和妥协。类似于生物进化,先前“基因”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政治、经济制度及众多“行动者”及其网络的“冲撞”等)的选择使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沿特定方向演进。类似于技术轨道和技术范式,在产业界还有技术路线图,可以有超越国家层面在一般意义上的路线图,还有从国家、行业直至一个企业、一个产品的路线图。技术路线图在不同层次上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引导和指导意义。如果说技术轨道或技术范式主要是研究者事后或“事中”对技术发展被动的总结,如摩尔定律,那么技术路线图主要是在事前对技术发展主动的规划。

技术轨道或技术范式一旦揭示,技术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就会由原先相对的无意识转向自觉行为,技术路线图则更是如此,有意而为必然具有某种“排他性”。在做出一种选择之时,也就排除了其他可能,这也就是所谓“遮蔽”。可以把轨道、范式和路线图比作某种圆柱体[v],其边缘取决于技术范式本身的性质,其高度对应着技术轨道的可延续性。通常,技术的发展被引向并限定在“圆柱体”内。

然而,“圆柱体”也遮蔽了之外的景象。处于其间的工程师和企业易于走向僵化,甚至在“圆柱体”走到尽头仍执迷不悟。在一种范式或轨道下形成的知识和惯例往往构成向另一种范式或轨道转换的阻力。没有传统负担的主体能较容易地接受新范式,建立新轨道。在技术变异上,人与社会并非自由作出选择,而是在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压力下的选择。再者,任何技术范式都有其缺陷和局限。缺陷来源于其先天不足及概括抽象过程中本身固有的问题;局限是任何科学原理和技术设计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事实表明,社会所选择的技术受原有路径惯性和当下各种因素博弈的影响,其结果往往未必最优。

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因未被选择而发生的遮蔽。互联网上海量的知识,知识之间轻而易举的链接或非线性相关,以及广大网民的随意点击和选择,为技术的发展所提供的涨落,范围更广,频率更高,幅度更大。在某时某处被某种技术遮蔽的知识,可能由深海被卷起,与其他知识之间发生非线性相关乃至巨涨落。虚拟现实技术则把被遮蔽的各种可能性——历史、当下甚至未来——一一去蔽,呈现在主体面前。

2.知识因被选择而遮蔽

知识因未被选择而遮蔽,也因被选择而遮蔽;相对而言,后者尤为复杂。

科技黑箱集成了知识,消费者不必知晓、理解和学习其中的知识。于是,这部分知识便被遗忘,被遮蔽。面对知识的日益丰富和不断积累,这或许是人类的某种“自我保护”;如同在心理学上,人们穿上衣服后皮肤触觉的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被集成于科技黑箱中被遮蔽的科技知识?

因被选择而发生的遮蔽与上文因未被选择的遮蔽二者的含义有以下不同。关键是,被选择的知识虽然被遮蔽但依然存在,并对消费者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消费者无需理解科技黑箱中的知识,只需操作便可。由可理解到可操作,也就是由认识到实践。在“操作”中隐含了大量隐性知识,由此必然增大学习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认识变得简单甚至不必之时,操作或实践也就也就越来越重要,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一把锤子可能用不着提供什么说明书,而电脑的说明书动辄洋洋几千乃至上万字。规律是不用学了,规则却更繁复。科技黑箱的功能越强大,作为双刃剑也就更为锋利,对主体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更高。这显然是被“遮蔽”的知识所使然。

值得注意的是,由上文可知,在消费者所使用的所有的科技黑箱中实际上凝聚了创新、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对知识的选择和组合,包含所选择的科技知识、社会(企业)制度,以及观念(企业理念和文化)如伦理和审美等。生产方将所有这些投射到科技黑箱之中,在此意义上,科技黑箱就是生产方的对象化。所有这些都因封装于科技黑箱之内而被遮蔽,消费者在使用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生产方的影响。一家跨国公司的广告词是:让机器工作,让人们思考。“工作”的难道只是“机器”?“人们”又是否能独立于机器“思考”?

这种影响主要在于,集成、凝聚了特定知识的科技黑箱以其规则“规训”(福柯)消费者。“科学对日常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设备从实验室向‘外部’世界的转移”。科技黑箱支配人的行为,影响交往,而且还是一种律令:非此将造成后果,至少不能成功或降低效果。因而对使用者形成“促逼”。科技黑箱拥有“支配活动身体的微分权力”或“微观社会关系中的规训权力”,“这些限制遍布在我们的相互关系和对事物的处理中,并且渗透到最琐碎、最普通的活动中”。在此意义上,与其说知识就是权力,不如说技术就是权力。在规则不经意间而又随时随地的“规训”之下,主体的行为举止渐次与科技黑箱相吻合,按规则行事便成为消费者的常态。熟练的消费者甚至并不感受到科技黑箱的存在,对于他来说,科技黑箱就是“透明”的。如同习武之人所达到的境界:“身剑合一”。透明,并非消费者通晓科技黑箱中的知识,而是他充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接受了科技黑箱中的知识,或者说,后者渐次成为主体的一部分。科技黑箱是“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马克思)。由天人合一到人机合一,标志着人类的前进。

尽管因技术的选择与否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遮蔽,然而,人类却不会因此而放弃选择。固然,在选择之前人拥有全部的人性,一些批判技术的学者将此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保证。似乎具有一切选择的可能,拥有全部的自由,实际上不作任何选择,尚未分化的人性等同于无。因为一旦做出选择,就已经背离了原初所谓的自由。自由是人设定自己本质的自由,其实质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中。固然,每个个人在每个场合都可以作出自己独特的选择,然而,伴随着所有这些选择的共同和持久的因素,无疑是技术及其提供的产品,也就是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除了人以外,任何物种所具备的一切特征均先天地包含在胚胎(种)以及该物种所绑定的环境之中,其生成无非就是通过不同阶段的发育,展示物种在此环境中具有的特性。而人的代具性则决定人必然随技术的发展并获得自身的属性,这就是所谓“后种系生成”。“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城市的动物”,以及“人是理性的动物”,等等,或许作为这一切基础的是:人是技术的动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883536.html

上一篇:技术“遮蔽”了什么?
下一篇:隆平高科的“身份”
收藏 IP: 121.237.65.*| 热度|

8 刘学凯 陈楷翰 马雷 黄永义 吴跃华 李侠 aliala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