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复旦,复旦 精选

已有 12799 次阅读 2013-9-14 09:42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文科, 理科, 复旦

吕乃基

我不知道在0862的校友中有几位是“两进”复旦,水启昌是一位。有几位一进是理,二进是文;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大环境。两段复旦的求学经历,塑就了我步入人生的轨道。

 

理科的严谨和逻辑就不去说了。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在转向文科之时,坚持从事实和规律出发,把本体论作为所有研究的基础,不至于片面的依从意识形态,居高临下。

理科并不排斥想象力。本科的实验课主要是由重复已有的知识来训练学生,但在具体的实验中,由于个人的理解和操作手法的不同,实验语境的不同等,还会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现象。正是这些“意料之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实验报告》中有一栏“讨论”,正是“讨论”,给予我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联想余地,而这些近乎“天马行空”的随意讨论,得到有机实验课的杨楚耀老师的悉心回复,并为我的讨论建立起事实和规律的基础,梳理起逻辑的框架。

 

再入复旦,已是十年后。接受了较为严格的哲学训练,遇到了才华横溢的同学,同时还看了那么多小说(详见不同的人生4——转折)。

 

斯诺有“两种文化”之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一进复旦,接受的是科学文化,二进复旦,接受人文文化的熏陶。科学文化为人文文化奠基,人文文化为科学文化引路。


能不忆复旦!

 

复旦是国人所称的“综合性大学”,以区分以工科见长的交大,区分林、农、医科大学,等等。北大、南大、武大、山大、厦大……都是综合性大学。可是,在上世纪6、7,甚至80和90年代,在“综合性大学”中,大多数学生只能在一个专业,或理或文,也未必有“二进”的机会。

如今的大学,不仅复旦“综合”,而且众多工科高校,包括鄙人供职的东南大学,或声称,或力图,或已经发展为综合性大学。譬如东南大学,每年有多少人文讲座!来的或大或小都是名人名家,去听就是了。

只不过条件好了,人却变得浮躁,爱答不理,爱听不听,到了现场也是似睡非睡,如周杰伦……。

看来,综合性,并未把学科,特别是文理科真正综合起来,只是多了几场讲座而已;即使是这样的讲座,面对浮躁的时代,“综合性”,又有何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724835.html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与中国
下一篇:答张操先生“与吕乃基先生讨论科学和哲学”
收藏 IP: 58.212.8.*| 热度|

39 李东风 李学宽 陈小润 张骥 张操 王德华 陈冬生 赵斌 曹聪 陆俊茜 汪育才 张珂良 赵序茅 吴吉良 周士贵 强涛 李健 韦玉程 武夷山 刘广明 马雷 孙东科 赵美娣 汪晓军 罗帆 翟自洋 翟远征 刘敏 徐迎晓 王勇 柏舟 王锟 周可真 刘战雄 李柱 刁空非 clp286 biofans transf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