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知识与人生 精选

已有 8419 次阅读 2013-7-4 11:09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知识, 人生, 梁启超

吕乃基

近日,读到梁启超的一段文字。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梁启超家书)

 

学术研究30余载,回过头来,对梁公的此言,颇有所悟。

本科化学,研究生是自然辩证法专业。顺水推舟,自然就研究化学和化学史上的哲学问题。来到东南大学,当时是南京工学院,原先的化学和化学史都嫌太窄,于是扩展到科学史。其时恰逢思想解放,文化热,于是关注科学史及其文化背景。专著《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和译著《科学技术对文化的挑战》(第一译者),就是当时研究的积累。

不过,本科的影响一直存在。那就是任何研究,都必须从事实和规律出发。然而,所谓“事实”和“规律”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视野、价值观和利益等的干扰,譬如说,有谁知道,眼下关于斯诺登的种种说法“是真是假”?相对而言,来自科学,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具有最高的可信度,这就是博主多年研究的一个心得:坚持本体论视角,以本体论为基础。

90年代后,一方面继续探索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顺便说,由历史到逻辑,也是行之有效的研究途径,也就是先研究历史,积累资料,然后进行结构上的研究;另一方面越来越注意联系中国实际,完成了《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第一作者)。参见: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十二讲 2013-03-22

科学破坏传统文化 2012-02-04

“19世纪的纯科学有点像13世纪的经院哲学”——19世纪西方的科学与文化(之六)系列

科学与文化关系的三个阶段[i](知识之树三)-知识论之八系列

时间图景——科学影响文化的重要途径

论科学与文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5198

从科学到科学文化 2013-06-20

 

其时,与江苏省和广西自治区分别举办了多期研究生课程班,由此对中国的现实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社会转型。《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就是进入本世纪初的研究成果。参见:

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四)——渐进式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和条件系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5260系列

 

同一时期,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也因偶然的机遇而进入博主的研究领域。这样,有20多年研究的积累,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在我眼前逐步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知识。感觉到,知识,一下子串起以往的大部分,甚至所有的研究成果;知识,又在我眼前打开了全新的世界。这真是奇妙的感觉!其初步成果,就是《科技知识论》。参见:

知识之树上的陈水扁与马英九(知识之树五)

中医药的地位——知识的视角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301

科技黑箱——技术知识的存在方式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特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6327

走进世界3-知识论之一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1618系列

技术对知识的影响(4),双刃剑系列

知识的逆向遗传(知识论之……系列

 

知识论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博主最新的关注对象是金融危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参见:

续:金融危机之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7199

金融危机之””——全球产业链与功能耦合的视角

 

回顾上述经历,颇有梁公的“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之感。可见世界3与世界2之同一,之和谐。

博主另有所思如下:

在“朝旭升天”和“新荷出水”之时,其一,要有某些不变的基础或底线,在博主看来,那就是事实和规律,就是本体论;其二,要有某种延续性,例如从化学到化学史到科学史到科学史及其文化背景,再到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即使博主似乎突然进入知识论的宝库,实际上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其三,注重环境的变化提供的可能和提出的新的要求,如80年代的文化热,90年代办班,以及08年金融危机等。其四,把握机会,敢于进入陌生领域。例如接触完全不知晓的WTO,发现与自己原有知识的交集并开拓新的领域。

 

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博主每每有“种子”之感(种子与信息 2012-02-20),回过头来,形形色色的“果壳”,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705149.html

上一篇:超级计算机:之悟之思之惑
下一篇: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从技术的个性说起
收藏 IP: 114.221.210.*| 热度|

28 刘洋 陈小润 赵美娣 李学宽 陈安 罗春元 曹建军 唐常杰 武夷山 葛素红 孙学军 张忆文 庄世宇 曾新林 曹敏 徐大彬 周可真 马雷 孙东科 蒋永华 陈楷翰 强涛 xqhuang biofans anran123 qinyh sunxiaofei Haojing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