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克服知识壁垒

已有 6220 次阅读 2009-9-13 10:06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知识, 壁垒, 克服

吕乃基

日前曾发表了“知识壁垒”一文,此处尝试克服知识壁垒的途经。

首先,培育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和显性或编码知识相对应的知识。编码知识可以交流可以共享,虽然会因共享而增值,但共享后的知识也就发生贬值。隐性知识不可交流不可共享,属于个人、企业、组织等等所有,有些与生俱来,有些是在日后的经历中习得。隐性知识主要包括创造、学习、选择和决策的能力等。就与编码知识的关系而言,可以认为隐性知识就是操作编码知识的知识。以往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学生编码知识,例如四则运算、数理化等,以为“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更重要的是教隐性知识,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通过教编码知识来教隐性知识。面对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人们已经觉察到问题之所在:知道的信息越多,求解、选择和决策的难度越大。例如阅读,在信息闭塞的过去,阅读者成功的标志就是努力读懂每一个字;如今,文件处理、电子邮件、网络工作、超文本、多媒体等等,所有这些,都推动我们成为“漫游”作者,需要学会的是“自由穿梭”。在以往的非数字化社会中,人们要求定量、严密、精确,要求数字化生存,而在数字化社会下则需要培育非数字化生存的能力。或许,历来贬义的成语“不求甚解”会有新的意义。其实,这一成语的本意就是“读好书不求甚解”。培养隐喻的能力。隐喻是一种独特的领悟方法,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景象更为直观。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体,可以通过想象和象征直观地理解事物,而不需进行分析和归纳。隐喻可以把两种差别较大的经验领域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形象或符号。

其次,开展互学习,依靠互联网,走向非线性。非线性思维是理解复杂性,在海量的知识中作出选择,以及从事创新所必需的思维方式。非线性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类型,大致相应于两种方式,一种是通常所说的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更通俗的说法是“脑筋急转弯”;另一种是由逻辑思维的渐进或量变的积累到非逻辑思维的突变或质变。非线性思维之难在于,前者有思维的惯性,难以摆脱线性的轨道;后者则先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功夫,然后才会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实际上所谓直觉,必须基于大量经验的积累。

对于第一种思维方式,传统的讨论即是有效的相互学习的途径。个人汲取前人的知识固然不错,但前人不会对你的思想做出反馈,因而思维难以摆脱线性的轨道;但与当代人交流,就会促使多个不同的线性思维彼此间发生碰撞而产生非线性。不过讨论也存在问题,一来组织困难,二来范围有限,参与者背景多半相仿,彼此间线性思维相去不大,碰撞的力度有限,三来当面交流可能还会有所障碍。互联网的出现从技术的角度克服了讨论方式的不足,为发展非线性思维提供了可能。其一,不存在组织及经费问题,参与者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住处并自由出入。其二,范围在理论上可以遍及全世界背景完全不同的参与者。许多个不同甚至全然不同的线性思维彼此间发生碰撞就会产生充分的非线性。在这样互联网上的交流中,个人的思维频频被打断,有人以此说明高技术的负面效应,互联网使思维平面化。然而,被打断的主要是某个个人——虽然可能是“精英”——的线性思维,而所产生的则是许许多多人富有创造力的非线性思维。其三,“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我是一条狗”。参与者在互联网的背后,不必顾忌彼此间的关系,交流将更加开放、直率、深入。当然,目前的互联网技术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参与者看不到彼此的眼神、手势、表情等,但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将有可能克服之。对于第二种思维方式,讨论与互联网同样有效。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个意思。刘锋[1]关于互联网大脑的探索和构想与此密切相关。

复次,依靠虚拟现实技术,融合认识和实践环节。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与实践分开为两个环节,二者的关系历来难以理顺,至今“知”和“行”还作为辩论赛的辩题。更重要的是,这两个环节的分离和不易协调严重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此外,传统实践环节的成本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也成为障碍。现在,虚拟现实技术有可能克服这两个障碍。首先,虚拟现实技术融合认识和实践环节。在虚拟现实技术中,认识的同时即是实践,实践马上看到后果,由此再产生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复杂的知识,才能缩短学习时间并进而从事创新。认识和实践环节的融合必然会对学习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相对于以往的实践环节而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本低廉,不会发生不良后果。关键的一点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让思维者沉浸于特定的语境中。正因为“沉浸”,因而就有人的“全身心”的感受和“体悟”。由于知识的复杂性等壁垒,由于学习隐性知识的需要,以及为了知识的交流和共享,“body”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沉浸之中,个人会处于各种不确定性,甚至(不会发生的)危险之中。不确定期待选择,不确定呼唤创造。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19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此外,21世纪悄然兴起的会聚技术在人脑的硬件上有所突破[2]

最后,21世纪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开放的胸襟。首先,这是知识共享的需要。在客观上,个性化的知识只有相互交流才能为他人所理解;在主观上,个人的知识只有为他人所共享才能增值,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其次,这也是知识交流并形成非线性的需要。固然,人类历来赞赏合作和开放,但主要只是作为一种品德,至多对社会有所贡献,然而现在我们看到,合作与开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系到能否克服知识壁垒,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做到这一点,教育在此肩负重任,更需要相应的制度。

总之,教育必须立足于现代科技所构建的平台——科技黑箱和互联网之上,并且改变教育观念。面对知识壁垒,教育任重而道远。



[2] 吕乃基,会聚技术——高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5.626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255293.html

上一篇:中国人真的非理性?
下一篇:近代科学兴起之初的国际交流
收藏 IP: .*| 热度|

11 武夷山 马雷 梁进 刘进平 吴飞鹏 杨秀海 周春雷 陈国文 王立 mqh zengshi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