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边际效益递减原理与第十名现象
“第十名现象”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曾经是我当时不愿用功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依据”。在上高一高二时,我上课不愿听讲,自习时不愿做作业,下课和休息的时候就疯狂的打篮球。那时的成绩,已经不仅仅是第十名了,成绩排名大概是二三十几名了吧!记得最差的时候,100分的数学我打30几分,曾经是拿满分的物理也下降到了70几分。唯一引以为自豪的是看来许多的课外书,想了许多不着边际的问题,这些书上的知识有些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由于接触到不同的思想,我才可以加以比较,发现学校的教育方法是不正确或者说不全面的。
后来上大学时一度不喜欢学医,大二时差点决定退学该学经济学。虽然最后没有退学,但是我还是“不务正业”地报考了经济学的自学考试。最后由于发现很多东西由于没有运用,学过了就很快忘记了然后就放弃了自学考试,课程只学了一半左右。学过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线性代数》等等。这些经济学的课程虽然我最终没有学完,现在也没有从事经济学方面的工作,但是我发现很多经济学的理论、概念都是可以应用到其它领域包括日常生活中来的,例如,“追求边际效益最大化”的理论就曾经指导过我的考研初试。
这其中很有用处的一个概念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当你选择了其中之一,你就放弃了其它的所有。在你放弃的哪些选择中,能够给你带来最大收益的一项的收益即是你的机会成本。举例来说,你毕业了要找工作,这是有三份工作摆在你的面前供你选择。第一份工资是一千一月,第二份是二千,第三份是三千。这时,如果你选择了第一份,你损失的最大收益就是第三份的工资及三千一月,即机会成本是三千。你如果选择了第三份,你损失的最大收益是第二份的二千,即机会成本是二千。如果选择第二份,机会成本还是三千。在经济活动中,应该追求机会成本最小。所以,这时,你应该选择第三份工作,因为它的机会成本是二千,是最少的。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选择,有选择,就有放弃,就有收益和损失。如果我们将机会成本的一些概念扩大化,就会发现它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例如,可以用对成才的作用来代替经济收入,用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来代替三种工作,则机会成本的理论就可以应用到教育领域。引入了机会成本的理论之后,第十名现象就很好解释了。
一个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把所有或大部分时间花在用功念书提高考试成绩上,也可以选择把比较多的时间花在提高自己的其它知识和能力上。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当其中一方面花的时间多时,另一方面就会变少。事实是其它的知识和能力对于成才有更大的作用。所以,追求考试名列前茅的学生就放弃了提高自己其它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部分放弃),而这部分的收益是更大的,因而他们的机会成本也更大。第十名左右的同学则选择了更多的时间放在提高其它知识和能力上,因而他们的机会成本更小。
写到这里,我发现还必须引入另外一个经济学理论才能更好的解释。这个理论是“边际效益递减原理”。简单的来说,边际效益递减指的是随着投入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获得的收益是越来越少的。打一个简单的比方:金钱可以给人带来满足感。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一百元带给他的满足感是很大的(可以回想一下小时候有人给你100元时的感受),但是如果一个月收入有一万的人,他的收入在增加一百,他几乎不会有高兴的感觉了。很容易理解,一个月收入为一万的人的满足感不会有月收入一千者的十个那么多。
同理,我们将其加以引申就可以应用到其它领域。例如我在准备考研初试时,有英语、政治、西医综合和诊断学四门课程要准备。我可以把时间作为投入,以一小时为单位,把考分的增加作为产出或收益。假如我将所有的时间共计1000小时都运用到政治上面,在最开始的100个小时,成绩可能可以增加20分,第二个100小时,成绩可能只可以增加10分,在继续增加政治的准备时间,成绩提高得就更慢了。而这时如果把时间用到其它三科上,由于还是最初的100小时,这时成绩的提高就要比用到政治上多。在这四科中,要怎样的安排时间复习才是最好的呢?最好的是时间分配后,每一科的边际效益都是一样的了,这时边际效益是最大的。
可见,在教育学中,由于过多的增加了在提高学习成绩上的投入,使得此时的边际效益变得很小了。而这时如果增加在其它知识技能上的投入,则可以使边际效益增加。如果完全不去学习,成绩为0分,当然是不可能成才的,如果把时间完全用到提高学习成绩上去,同样不利于成才,因为这两种情况的边际效益都很小,而把时间合理的分配在这二者之间,则可以使两者的边际效益相等,达到总的边际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而第十名左右的同学的时间分配恰恰比较符合这个要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9957.html
上一篇:
论文批判法下一篇:
基于网络的自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