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干旱的地区,有泉;夏天的野外山坡,有雪。不可思议的奇事!
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水头乡白殿沟村,位于黄土高原、山西西北部,地貌分区属于左(云)右(玉)平(鲁)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干旱是其最大的气候和水利特点。生产、生活用水极度困难,农作物生长全靠雨水。这样的地区有可能曾经有泉?这种干旱程度、夏季山坡上会有积雪?然而,事实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晚期,白殿沟确有此事。泉不仅出现在村北的二小林,村东南的黄榆沟里也有涓涓细流的泉。小学假期砍柴、割草时,南洼山的阴坡半山腰,扒开不甚厚的上覆黄土、下面就是冰冰凉凉、似雪似冰、干干净净的可吃的雪块。
先说泉。
白殿沟位于主峰海拔2147.3米的黑坨山西北坡。二小林是白殿沟村北的一个小地名,泉位于山坡下部沟谷中,泉周围有红胶泥。中国北方六盘山以东的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之下普遍发育的一套30-120米的新近系红色粘土沉积(葛俊逸,2022)。红色粘土就是红胶泥。(学名:保德红土或三趾马红土,时代大约属于地质年代新近世晚期。地球上最近的地质时代是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红胶泥最大的用处是在农村筑造旱井时,为防止旱井漏水,用它为旱井打底和打实井筒。这里红胶泥成了当地泉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作为隔水层或者叫不透水层的存在,上覆黄土深厚且不隔水,降雨或冰消雪化的水分渗透、进入沉积层,遇到不透水的红胶泥,水顺着地下自然地势渗流向低地,在地形切割较深入的河沟处,满足出露条件,所以形成泉。
二小林所以有泉,就因为第一山上有树林,第二沟中有红胶泥(红胶泥位于深厚黄土层下)。山上有串杨(非人工栽植的一个杨树品种,叶小,植株矮,串根生长,树干并不粗壮,有的长成灌木状,人工干预较少处数年可成林)和白桦等,林下多有茂密的沙棘等灌丛,还有其他天然灌木如黄刺玫(面果果)、山桃(桃兰兰)、美蔷薇(油瓶瓶),或零星生长,或成丛分布,灌木林下还有其他杂草等。林地面积较大,亩数不详;二小林所在的山头,山顶较高,估计主峰海拔在2000米左右;泉水出露点高程大约在1700米左右。山坡坡度较大,有的地方砍柴、割草人站立困难。沟谷泉眼水量较小,涓涓细流,滴答滴答的样子。泉眼下游并未形成积水水面,但沟谷所在山坡下部宽平处,喜湿植物生长茂密,地面土壤普遍较湿。
《平鲁县志》地质部分载:平鲁“新生代山地断裂上升,盆地下沉,在县境北部、中部地区沉积了新生界第三系红色粘土和第四系黄土与砂砾石等松散堆积物,厚度千米左右”。《平鲁县志》地下水及泉水部分记载:“此处泉水类型属于松散岩孔隙水。由第四系砂砾岩与第三系红土组成储水构造,主要分布在:1.井坪至向阳堡一带的山间盆地。2.下木角、下水头、口子上等村沿偏关河沟谷地带”。县志记载的内容大致映证了二小林的泉水出露的原由:白殿沟正好位于偏关河河谷地带。红胶泥与泉眼分布关系明确。
白殿沟村东南黄榆沟,因土崖和沟坡多野生黄榆,故名。灌木黄榆,外表尤其叶片像榆树,枝条柔韧可用来编框,所以只有土崖等高处为多年生植株,形态较大。黄榆沟的沟圪塔上有解放后植树造林运动栽植的杨树,地表多沙姜(人称料姜石),树木年龄小、高度不大,有“老头树”之称,植被盖度较小,生长状况较差。黄榆沟同样有红胶泥分布,地貌上处于石窑峁和黄榆山两大黄土墚之间,黄土渗水在红胶泥隔水层出露处形成泉。黄榆沟泉与二小林泉类似,涓涓细流,并未在坡下沟谷中形成积水水面。黄榆沟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在白殿沟村南注入偏关河,是一条季节河。每年6-8月雨季,大雨时沟中有洪水,其余季节则多干涸。
再说雪。
大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暑假,在村南的南洼山上砍柴,整个山坡属于阴坡,面对北面的村庄,山坡中上部小的土丘旁边或坑洼处,由于黄土覆盖,其下晶莹的半雪半冰的雪块可用来解渴,这样的雪堆呈点状散布,有的分布在冲沟的沟头附近、陡崖下。
白殿沟村平均海拔高度大约1600米,南洼山的主峰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而夏日积雪分布在约1700米-1800米。理解自然界保存的积雪,需要了解问题的两个方面,即降雪和保存雪。也许因为当时当地降雪量大,配合其他条件保存了下来。当时当地降雪量的多寡,在气象观测并未普及的条件下,推知降雪多于往年因而有的被保存下来,很困难;另一方面,积雪保存到夏天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是否年均气温较低、夏季最高气温也较低,而昼夜温差较小等,同时与积雪相邻的高处黄土冻融过程引起黄土或松散沉积物运动,积雪表层被覆盖,起到保温作用,以至于积雪保留到夏天。理论上,这些地段或有多年冻土存在。白殿沟村平均海拔较高,气温偏低,过去夏天夜里睡觉要盖棉被。大的气候环境是当时当地足以影响气温的人类活动较少,虽然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变暖,山沟里很少受到影响。
在此,想到邻近的宁武万年冰窖。
关于解释。
白殿沟的泉和夏天南洼山的零星积雪,是两个奇特的自然现象,今已不在。寻根溯源,或可以理解当地自然生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泉的存在,很多地方与林地密切相关。云南山地梯田种水稻,就是林泉关系的一个特殊例子:云南降水丰沛,借助山顶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形成“地下水库”,化作山间常年不断的清泉和溪流,流入沟渠,渠水灌入梯田,最后流入河流,形成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白殿沟二小林、黄榆沟的泉现在消失好多年了,可能与其山上林地的开发和破坏有关。我们不能贸然讲白殿沟植被好了,就会有溪流泉水不断,但是可以肯定,林子在、泉眼在,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和农业。
白殿沟村农业合作化时期,曾经是九百多口人的大村庄,羊等草食家畜养殖数量较少,且易于控制。城市化过程中,很多人进城了,去了朔州、井坪等地,人口减少但生态压力剧增。因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有人想发家致富,大量养羊尤其是山羊,羊群规模大,数量多,对植被啃食、破坏很严重。山上的植被少了,泉没了,水土流失严重了。当然,夏天的雪更没了。全球变暖也可能是泉涸雪化的原因之一。
主张限制羊群规模,控制滥垦滥伐,禁止陡坡耕垦,适当限制砍柴、采药等等活动,保护白殿沟的生态环境。
为保护白殿沟自然地理环境,本文抛砖引玉,而已。(感谢恩师郭文亮先生送我《平鲁县志》)。
2024.5.1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