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o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roo

博文

技术与志愿者的结合——盲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模式

已有 3508 次阅读 2014-11-15 23:10 |个人分类:数字图书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图书馆, 志愿者, 信息服务, 盲人图书馆

引言:

   当前,IT技术蓬勃发展,如何用IT技术支撑起盲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呢?又如何通过志愿者的参与,把图书馆引进的IT技术推介给盲人读者,从而实现更好的信息服务呢?本文将要研究一种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信息服务模式。

关键词:盲人图书馆,志愿者,信息服务模式

 

正文:

一,以IT技术为支撑,建立“无障碍”的信息阅读环境。

图书馆为盲人服务的理想状态是提供“无障碍”的信息服务,是指盲人获得与正常人相同或相似的感知,感受图书馆变为自己的书房。IT界给出的定义是:“无障碍”(accessibility)指的是使产品、设备和环境适合于尽可能多的人,不给残疾或需要特殊帮助的人造成不便。而信息无障碍是将无障碍的概念运用到信息技术领域,让残障人群在辅助工具的帮助下能与健全人一样使用数字设备与互联网,无障碍地获取信息。

(一)IT企业的努力。

为开发辅助工具,IT企业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如腾讯QQ2013版则实现了全面的无障碍化,2010年起,QQ邮箱,QQ空间等多款产品都推出了盲人专用版。3保益悦听是由盲人曹军组织开发手机读屏软件,有塞班和安卓两个版本,虽然使用完整版需要付费,但已经帮助盲人解决使用手机的问题,当手指触碰到某个应用时,会读出该应用的名称。在国外,微软长期致力于无障碍技术研发,Google研发了无人驾驶汽车,苹果公司开发了VoiceOver读屏软件。随着技术发展,以Google Glass(谷歌眼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便携设备将得以普及,谷歌眼镜集声控、导航、照相、视频聊天为一体,帮助残疾人随时、随地获取、处理信息。此外还有智能手表、腕带、耳环等设备,实时采集和反馈数据,软件设计师将开发出适合盲人的便携设备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还会催生机器人的应用,机器人某种程度上会取代图书馆员,储存了海量的数据,指引盲人读者自由穿行在书架之间,即时获得文献的信息。

 

(二)IT技术支持的图书馆视障信息服务体系——行动辅助工具和信息辅助工具。

在图书馆视障信息服务从功能上分为行动辅助工具和信息辅助工具:

行动辅助工具是帮助盲人顺利到达图书馆的定位工具,除了导盲犬,盲人可以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以语音提示指引,准确找到地图每个关键节点,并且用GPS来实时获取路况,找到最近的图书馆或信息机构;未来,信息源必定是多元的,不会集中于某个图书馆,而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的形式,分散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以数据站的形式出现,人们可以很方便得在就近位置,通过3GWIFI无缝转换,获得免费带宽信号和包括图书文献、公共档案、政府信息在内的全部公共资讯,这时卫星定位就为盲人带来极大帮助。而在图书馆或数据站里,借助RFID电子标签大范围普及,一键搜索,盲人可以顺利来到指定藏书或数据储存区域,精准到某个架位,这就避免传统用索书号找书或数码文献的繁琐,传统的排架整架也因此简化了。为实现以上目的,应用商需要开发出盲人地图导航,盲人路况实时提醒,书架导航和图书位置获取技术等等。

信息辅助工具是盲人拿到图书后利用文献的工具,包括信息认知、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信息认知。信息认知技术让盲人从双眼解放出来,利用载体将视觉信息转化为声音。主要包括读屏软件和盲人专用电脑、有声电子书和有声电子书阅读器、盲人读书机等。读屏软件帮助盲人靠声音提示自由浏览网页、使用电脑应用,盲人专用电脑安装有读屏软件,使得鼠标、键盘都变得有声,让盲人听外面的世界。有声电子书是语音智能识别技术,将文字图像和声音同步化,广州图书馆开发出一种有声书阅读器,读者可以从互联网和电脑终端下载有声电子书;贵州图书馆也应用一款名“阳光读书郎”的便携硬件终端,支持电子书阅读和mp3/wma播放,带语音菜单导航、通用U盘、FM收音、录音、复读等多种功能。盲人读书机是应用图书传感技术,可以直接把普通书籍上的文字转换为语音句子读出的设备,原理是把书页内的文字采集为图片数据,经芯片电路传到电脑,通过软件处理转为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出来,特别适合于不懂盲文的老年读者。④便携式图文转换器,是盲人读书机的延伸,结合便携技术,可以利用移动手机、平板甚至数码指环作为转换器,数码指环戴在读者手指,当指环扫过文字上时,自带的高能CCD传感器就“读出”图文信号,再经芯片转换为声音信号。

信息处理技术是书页内容或数据的编辑和加工,以方便用户的再利用。包括图文采集、编排、加工,用于办公、学习和艺术创作。①在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 、Office、IE等平台,各自都有降低信息障碍或无障碍的功能。由于微软软件是现时使用率较高的软件平台,盲人读者利用信息认知技术获取的数据通过其软件加工后,可以生成通用性的文档,有利于数据后续的存储和流通。②除了基本的文件处理和文档编辑外,例如Photoshop、Coredraw等功能软件也应得到无障碍的支持。

随着盲人手机读屏技术变为现实,以及如安卓等开源移动系统的流行,各种应用被开发出来,但不见得每一种都适合用读屏来解决繁琐的操作,如何开发出适合盲人的贴心产品,让无障碍版本成为应用上市的强制标准呢?如果在图书馆法中规定,每种应用必须有无障碍版本,那么,以信息分享、交流、评价为主体的信息反馈也不成为盲人的难题了。在上文提到腾讯QQ做出了表率,此外百度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面向视障用户的“百度盲道”,包含了新闻、网页搜索、音乐、贴吧等热门产品,界面简洁并去除了影响读屏的内容,盲人可以无障碍访问。2011年,淘宝也成立了无障碍实验室,在2012年完成了淘宝首页和核心流程的无障碍改造,帮助包括盲人在内的残疾人在家里通过淘宝购物。

 

(三)未来的方向:把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联接起来,把技术开发纳入到公共管理的范畴。

无障碍技术开发,从载体上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促力核心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跨平台移动软件技术等。这些是系统工程,而且这些开发多数是利润微薄的,这就需要企业有社会责任心,同时依靠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购买服务,把无障碍产品纳入到特殊公共资源的范畴。

 

二、把IT技术注入盲人的世界:知识与情感的交流——志愿者的力量。

志愿者来自于民众,包括残联、社会组织、NGO等组织团体,他们为盲人读者提供了知识与情感等无形的资源。指引、沟通、尊重和信任,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离不开社会的大气场。这时就需要民众和志愿者的力量。民众和志愿者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力发展志愿者对盲人的信息服务是趋势。

其一,志愿者更懂得盲人的需求,能积极参与图书馆管理。

盲人本来就来自民众,一些志愿者本身就是盲人,还有一些盲人的家庭家属,他们更懂得盲人的需求,而且,他们也愿意参与到图书馆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如201012月,南京首家由智障儿童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图书馆对外开放,成为南京鼓楼区图书馆一家分馆,不同的是这家图书馆的馆长和馆员全都是智障儿童。对于智力正常的盲人而言,也可以参与到盲人图书馆的管理中来,一则为他们谋业,二则满足他们为参加社会服务、帮助同样是视障读者的意愿。我想,只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借助科技手段,他们肯定能承担起盲人图书馆的管理职责。

其二,志愿者更懂得盲人的心理,能俯身倾听盲人读者的心声。

盲人本身就有自卑、自怨的心理,如何为他们打开心结,把他们通过图书馆这扇大门,拉回到公民社会中来,这是一个难题。事实上,包括盲人在内的特殊人群更加愿意和朋友一起聊天,消除他们的不安全感。志愿者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和辅助阅读,也许更加了解盲人的感受,更能体会他们对于知识阅读的需求。

其三,志愿者助力IT技术的普及,推动盲人图书馆服务的完善。

(一)志愿者是沟通图书馆与盲人间的桥梁;

志愿者将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带到盲人身边,辅助他们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的学习,同时将盲人的的需求传递给图书馆。①志愿者在图书馆充当讲解员和引导者,他们适时引导盲人通过盲道走进馆舍,使用馆内数字终端查询数字资源,运用声控设备查询并找到书目,并顺利完成书目的借阅和资源的检索利用,让他们有宾至如归感觉。②志愿者上门教授盲人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如何使用读屏软件,如何向馆员进行咨询等等,通过志愿者辅导,盲人能快速熟悉利用好数字图书馆,而且面对面的交流,使盲人的疑问得到现场解答,让他们觉得安心。③志愿者远程辅导。现代通讯技术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盲人可以戴上耳机听筒,通过声音沟通得到志愿者的讲解。由于志愿者已具备相当长时间使用图书馆的经验,又因年龄、阅历和独特的背景,使其能向盲人传达更多的社会智慧,以及运用这种智慧查找、筛选图书馆有用知识的角度和经验。盲人通过志愿者的辅导变得越来越“聪明”,同时也通过志愿者“聪明”地把他们的诉求转告给图书馆,图书馆应重视这些特殊“客户”,不断改善自己的服务。

(二)志愿者参与到盲人图书馆信息加工、传播和知识创造管理中。

志愿者充当信息加工者,协助图书馆制作盲文点子书读物,将图文信息转录为声音,将资源整理下载并制作盲人网页。志愿者充当信息的传播者,把图书、有声读物、软件及其他图书馆服务送进盲人家里,为他们朗读书籍,或描述图片、标识和细节,或讲述视频中的影像,或讲述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对读者的提问一一作答。他们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管理者。他们跟盲人转述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应当保存好,作为知识库的一部分;专家志愿者开展讲座或个性交流,也创造了知识的载体;他们还能指导盲人进行艺术创作或科研,结合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立盲人作品库存索引,建立盲人知识交流与管理的系统和平台。

(三)志愿者本身就是一本书,真人图书馆成为盲人了解和融入社会的一扇窗口。

真人图书馆是国外的舶来品,让志愿者申请成为一本特殊的书,这本“书”承载了志愿者内隐的知识和“故事”,是独有的文献,让“借阅”的人获得志愿者结构化的信息。①残疾人(尤其是盲人)从业者,他们为无业失业的盲人讲述职业经历、技巧等,增强他们就业和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有“故事”的残疾人,他们情感和社会阅历比较丰富,运用自己的经历给盲人读者们提供参考,鼓励他们克服视障困难。正常人中的热心人士,他们参与进来,目的是为盲人读者们打开一扇“浮世绘”的社会窗口,帮助他们融入到社会中来。图书馆可建立真人图书馆数据库,组织志愿者和盲人沟通,把成果记录下来。

志愿者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而志愿者的组织是NGO或者其他企事业单位,他们的网络对于图书馆是一种支援和补充,他们和盲人协会一道,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延伸点,充当流动图书馆的角色。如北京人王伟力创办了“心目”图书馆,义务为盲人朋友们放映并讲评电影,为此他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图书馆既是指导者施与者,对志愿者和NGO进行支持、培训,又是学习者受惠者。志愿者应当得到扶持,政府、图书馆、NGO和其他社会单元都联合起来,都成为他们的后盾,共同构建了盲人服务新格局。

 

三,把IT技术与志愿者结合起来,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

IT技术是不停行进的,企业层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不断革新推出新产品;图书馆、民众和志愿者则是盲人信息权实现的助推器,没有他们把IT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等信息机构或信息源,盲人的信息获取就没有那么顺利,他们就是承载火种的火炬,把知识推送到盲人读者手中。

与此同时,他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传递给企业,又形成新的创见;甚至他们中有些人也可以参与技术研发,从而形成互动循环圈,不断地促进盲人信息更好地获取和实现。

 

 

3.1 盲人、志愿者、图书馆与企业的关系图

 

那么,图书馆又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角色,做指导者和传声筒,做主动的参与者和协调者,

一方面虚心接纳倾听盲人的声音,把他们的期许传递给企业;在做好盲人读者服务的同时,组织图书馆员和志愿者的培训,监督图书馆管理和志愿活动的质量,设计服务流程和馆员、志愿者的成长体系,按照盲人图书馆标准实施日常管理。

另一方面,引进企业技术实施盲人信息服务保障工程,通过居委、残联、NGO等组织,大力宣传介绍盲人图书馆,把图书馆的服务推送到盲人读者家里,送到他们手中。

 

四、结语。

盲人信息服务在国内正方兴未艾,大有所为,图书馆可抓住机遇,研究与社会组织、民众、志愿者和盲人的联动机制,探索立足社会服务读者的新模式,进而推广到其他特殊人群中去。

 

参考文献:

1. 王星. IT巨头们也有颗善良的心[N]. 电脑报, 2013年3月18日(7).

2. 王星. 盲人的手机世界[N]. 电脑报, 2013年3月18日(6).

3. 万雪蕾. 让视障人士“阅”读越快乐[J]. 魅力中国, 2010, (14): 397.

4. 姚锦波. 男子花光积蓄办“心目影院” 让盲人看电影[EB/OL]. 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12-01/10/content_589262.htm?node=10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9924-843723.html


下一篇:复合少儿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收藏 IP: 14.18.1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