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十万精兵战美国

已有 3127 次阅读 2014-11-7 04:15 |个人分类:国家时事|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中国, 美国, 学者, 精兵

十万精兵战美国

 

蒋继平

201411 6

 

自从中国在30年前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打开国门与国际社会形成交流互动以来,从中国大陆到达美国的大陆学者已经有几十万人。虽然我没有具体的数字,我估计从19801999年的20年间,通过公派和自费出国深造的人数应该在10万之上。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在美国的大学中获得高等学位,我把这些人称为精兵。我不用精英这个词汇是为了避免引起妒嫉。

事实上,这些通过正规途径出国深造的人,绝大多数是国内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不论是公派的,还是自费出国的,他们首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英文语言能力。

80年代和90 年代出国的学者,除了专业方面比较扎实外,在生活方面更是比较低调,能够适应艰苦的环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勤奋好学,上进心很强,对子女的要求比较严格。

这些学者,(我这里强调的是学者,不是偷渡来的,也不是通过亲属移民来美国的)经过在美国大学的深造,不但专业方面表现优秀,而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而,在专业知识和人品素养方面表现一般不错。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一份工作。这些人,除了少数在大学任教,大多数在美国的私人企业和研究部门工作,少数在政府部门工作。这些在企业和研究机构就职的人,一般是研究方面的骨干,他们为美国的科研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10万精兵中的大多数都留在美国,占领了各自的科研阵地。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们也成了美国的俘虏。不过,他们是自愿当俘虏的。

10万精兵给美国带来了中华文化的因素,使美国人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尤其是这些人的子女在美国的表现确实使美国人对中国人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这些海二代在各自的学校中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在各种比赛中表现出色,他们几乎垄断了除了体育以外的各种比赛的名额。我到访的中国学者家庭中,他们家中柜子中的一个最鲜明的物品就是他们的子女在各种比赛中获得的各种奖杯,这个现象几乎是一致的。再拿我自己所在的城市来说。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属于中小城市,市内没有比较知名和上规模的大学。在这个城市的中国大陆来的学者家庭人数不多,大多数在私企任职。这些家庭的子女大多数在市内的公立学校读书,少数在私立学校上学。但是,不管在什么学校,他们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地方主要报纸的所有关于学校和学生的表现这一栏内,出现最多,排在最前面的名单中,中国人的名字最频繁。非常有趣的是,有几年,本市的一些高中应届毕业生中虽然只有一位从中国大陆来的海二代,但是他们竟然包揽了这些学校的第一名,成为这些高中应届毕业生致告别辞的代表(Valedictorian)。

由于中国海二代的出于寻常的表现,美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人的竞争力,他们唯一能做的是,修改竞赛规则,使新的竞赛规则向着更有利于美国学生方面倾斜。

在我的感觉中,从中国大陆来到美国的10 万精兵,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当了美国的俘虏,但是,他们不但为美国社会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大陆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们虽然留在美国,但是他们可能经常回国做一些学术交流,或者在中国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关系既可是为两国机构之间建立的,也可能是自己私人独立创办的。

总之,10万精兵在中美之间建立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纽带,大大地增强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这点上来说,中国政府派出留学生的计划获得了一个三赢的结局。第一个赢者是学者本身,他们找到了可以发挥才智的环境。第二个赢者是美国社会,他们免费获得了一批受到良好教育和拥有一定才智的勤奋科技劳工。第三个赢者是中国社会。这些学者中的大多数仍然把自己当成中国人,心中装着祖国,会利用一些机会为家乡作一些有益的事,算作对祖国的回报。

我希望这10 万精兵能够一如既往地在中美之间构建友谊的桥梁,为增加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作出更大的贡献。中美的友好合作,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换句话说,中美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存,是两国人民的最大福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幸福保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841691.html

上一篇:上帝统管宇宙的密码
下一篇:科学网精选博文的标准能否公开?
收藏 IP: 74.118.233.*| 热度|

7 曹聪 武夷山 朱晓刚 姚国胜 王洪涛 崔全顺 陆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