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工作中该不该使用“小聪明”
蒋继平
2018年9月3日
首先解释一下“小聪明”的含义。 这里的小聪明指的是不按正规途径, 不顾清规戒律, 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作出的决定。
看到这样的定义, 大家一定会质疑在科研工作中使用小聪明的后果。 我估计大多数读者会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 必须按照科学的规则和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 容不得半点的任意所谓。这种想法是合理的, 也是作为科研人员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素养。
不过, 任何事情都有例外, 科研工作也是如此。我本人认为科研工作有时需要小聪明来解决一些意外的问题, 当然, 这种小聪明是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得出的经验, 是属于一种“实用的知识”。所以, 这种小聪明是一种科研技巧。
大家一定知道, 科研工作需要人来执行, 说得更具体一些, 科研工作是人为的。 既然是人为的, 那就免不了出现人为因素的差错。 还有, 科研工作的对象往往涉及到多种因子,这点尤其是生命领域的研究更是复杂多样。
现在我用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来作为我在科研中使用小聪明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
公元2000年, 我在诺华公司(Novartis)从事植物病害抗性筛选的科研工作。 有一天, 公司的一位资深育种家把我叫到一个大型人工气候箱内, 指着我的一个测试样本问我如何对待一个品种中残留的几棵植株, 也就是说, 如何给这几棵植株下结论。我知道, 他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科学家, 一辈子从事植物育种, 曾经是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 后来主动放弃正教授的职位, 来到诺华当一个育种家。 因为我到诺华的时间很短,他现在借此机会考察我的知识和经验。
看着我面前的这个试验, 我认真地给这位内行专家解释我如何处理这样的试验结果。 我对他说,这个试验一共有100个左右的品种被检测, 接种的是镰刀菌枯萎病第三生理小种, 根据已经有的资料, 蕃茄对镰刀菌枯萎病是属于单显性抗性,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测试。 您看在这100 个品种中, 有的已经全部死亡, 有的全部生长正常, 有的部分死亡, 部分生长正常。我在每个盆子中都有一组抗病和感病的参照系。在每个盆子中加入参照系虽然要增加一些人工,但是, 那是必须的。 这是因为导致蕃茄苗死亡的因素很多, 还有, 人工接种可能会出现接种不均匀的人为失误。 有了参照系, 就可以很容易判断这个试验有没有意外的因素导致不正常的结果。因为每个盆子中的参照系基本上与理论上的表现一致, 所以, 可以得出这个试验没有其他导致蕃茄苗死亡的因素。但是您可以看到, 在有些盆子中, 偶然有个别的感病对照植株没有死亡。 这个说明接种时的人工失误, 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对于那些全部死亡的品种, 毫无疑问属于感病品种, 那些全部正常生长的品种, 属于抗病品种。 对于那些部分死亡的品种, 要根据其死亡的百分比来确定属于什么状态。 一般来说, 因为是单显性抗性, 所以, 理论上来讲,一个品种至少需要有50%以上的植株生长正常才能将其判断为处于分离状态, 低于这个百分比, 即使有一些植株没有死亡, 也只能算作感病品种。您现在看到的这个品种一共有三棵植株没有死亡,我一共接种21棵, 18棵已经死了。 这说明这个品种是感病的。 这是因为单显性抗性在理论上不存在这样的概率, 实际上也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现在存活的三棵一定是接种时人工失误导致的结果。所以, 我在试验报告中不会如实地记录这三棵“抗病植株”, 而是21棵感病植株。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使实验记录简单明瞭, 不给今后的试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也不会将这三棵植株交给蕃茄育种家, 而是将它们从盆子中除去。您看另一个品种, 有四棵已经死亡, 17棵生长正常。 这个很符合单显性抗性的分布规律。 所以, 这17棵应该属于抗病植株, 而这个品种属于处于分离的杂交后代。我的试验记录中会如实地记下这组数字, 也会将这17棵植株交给蕃茄育种家当作抗镰刀菌三号生理小种的材料。 (当然, 我们之间的对话全部是英文,本文直接用中文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
这位育种家听了我的解释后, 没有说一句话, 就离开了这个气候箱。从他的表情上看,他赞同了我的做法。
以上的例子说明我在科研工作中使用小聪明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小聪明就是有些试验数据不一定要实事求是地, 一成不变地记录在案, 而是根据情况使试验数据简单明瞭, 但是不影响实验的真正结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