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文字是我的《组成论》中的,现在被人们传为佚名作者,并且取了另外的标题。我把它拾回来,放到这里。张学文2007.6.13)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摘录
我们得到最复杂原理的思路并不深奥,但它毕竟抽象一些。现在暂时停止这些抽象思维,而去用一些生活中的定性的例子说明最复杂原理几乎在每个人的身边。希望这可以加深对最复杂原理的感性认识。
你今天出门遇到了很多人,但是具体遇到谁就有随机性。他们都是办喜事的吗?不,办喜事的人可能有,但是也有买东西的、放学回家的、出游的、做生意的、出差的、看病的等等。把遇到的人看成是一个广义集合,根据最复杂原理,这个广义集合内的人的活动特点(标志值)会自动最复杂化。----你遇到了很多从事不同活动的人,这件事本身就说明最复杂原理是对的。
你看看从百货商店出来的人:他们都仅买一种相同的商品的事件的出现概率就非常小,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买什么东西的人都有。所以最容易出现的也正是复杂程度最大的。这里也体现着最复杂原理,人买的东西是自动地最复杂化。
你把一个玻璃杯摔碎了,碎玻璃的大小都相同?根据最复杂原理,它们是尽量地不相同----使碎玻璃的大小尽量复杂化。
你坐火车,车上的旅客的目的地都相同?不,根据最复杂原理,他们的目的地各不相同的情况最容易出现,而这恰好体现了最复杂原理。为什么东去的火车和西去的火车都有人坐?因为旅客的目的地不同(复杂程度大),我们可以说正是最复杂原理的作用使得东去和西去的火车都有旅客。
你昨天干了一些什么?仅是忙于应付考试?不,你得起床、吃饭、处理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与周围的人谈东谈西、看报纸听广播、得看这个电视节目或者哪个…根据最复杂原理我就知道你一天不可能仅只做一样事。你做的事会自动地最复杂化。另外根据最复杂原理,我也知道你那仅有两岁的儿子的活动也是自动地最复杂化:他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一会儿…他一天忙个不停,他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着最复杂原理!
一场排球比赛赢了,这都是依靠扣球得的分?不会,有的是对方送的有的是发球就得了分…由于随机性的存在,根据最复杂原理,所以得分的方式的复杂程度自动地最大化。
一道难题20个学生都没有答对,根据最复杂原理,他们的答案应当自动地最复杂化(五花八门)。“20人都出现相同的错误”这种事件的出现概率非常小(倒是串通作弊的可能性很大)。他们出错的地方各不相同的(最复杂)的局面的出现的机会就很高。
…
只要理解了最复杂原理的含义,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从生活中的事物里举出很多个例子以说明原理经常是对的。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意味着约束(最复杂原理中指的限制条件)的放宽。仅仅根据这个政策人们都依靠劳动致富?不会,根据最复杂原理,人们致富富的方式会自动地最复杂化。结果是有的人靠多出力致富;也有的是靠以权谋私、靠欺诈、靠剥削、靠偶然的机会等等等等。
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经常为一时兴起的新政策所左右。制定政策的初衷可能都很好。但是政策一执行,其典型的社会表现就是出现了很多政策制定人没有预想到的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人们可能找很多具体原因。但是从总体上看对客观事物的复杂性的认识不足是重要原因。而客观事物都是自动把自己的复杂性依照最复杂原理而最大化的。
是的,人们经常抱怨情况太复杂!这个抱怨本身就说明最复杂原理处处在显示自己的作用。谁忽视它就自讨其苦。
最复杂原理也象其他的客观规律一样它自动地在客观事物中体现自己的存在,而不管你喜欢它或者反对它。我们仅有承认它利用或者限制它的能力没有取消它的权利。
人们过去对最复杂原理的体现或者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或者是对它的理解停留在局部的就事论事的感性认识的水平上。最复杂原理是一大批客观现象的普遍事理的一个集中点。一旦我们认识了它,我们对很多现象的认识也就从感性阶段提高到理性阶段。从被动承受到主动利用。
牛顿之前谁都知道苹果熟了要落地,谁都被动承受这个事实,但是牛顿把它概括为万有引力以后我们对事物的规律的认识就进了一大步,以致20世纪人们主动利用它登上了月球。把很多司空见惯的事理概括为最复杂原理就为定量、主动地应用它打开了新局面。 ォォォォォォォォォォァ?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