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汶川地震的一些规律和个人余震预报评论

已有 5959 次阅读 2008-6-17 18:20 |个人分类:地震

汶川地震的一些规律和个人余震预报评论
20080617,张学文
1.         2008年512汶川8级地震已经过去36天。我们以地震发生后每5天为1候,去分析主震以后每候(5天)内的余震次数m,发现它随时间n(n以候为单位)的 加大而减少,其变化趋势比较符合下面的幂函数(以7候,35天资料为基础)
m(汶川)=132.5/n2.0383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推算(预报)地震以后各个5天(候)内的余震次数,它具有预报某时间段的余震次数的能力。
2.         为了对比,我们还分析了1976年728唐山7.8级地震的对应情况,发现它也比较符合幂函数,其差别是对应的系数有一些区别,其公式是(以地震后13后候,65天资料为基础)
m(唐山)=85.5/n1.7447
3.         无论汶川或者唐山地震的每候实际余震次数,与对应的经验公式都有差别(预报不十分准确)。刻划公式与实际的差别程度的一个指标就是R平方的值。当完全准确时R2=1,对应汶川的公式,R2=0.8546,对应唐山地震,R2=0.9265。公式与具体情况的拟合程度可以在后面给的图1中看出来。以上的公式的通式也称为Omori公式,它是1894年被Omori发现的。不同地震,公式里的两个参数不同。
4.         图2给出汶川和唐山大地震发生以后各个时间段(5天)内的最大的余震级别随时间的变化,应当承认汶川与唐山地震随后的最初6候的余震级别的变化十分类似,但是第7候不同。汶川第8候和以后的情况现在难估计。图中给出了汶川最大余震级别的线性外推(2个月后最大余震小于2级),供参考。
5.         本人从20080527开始对汶川地震在分析统计规律和个人估计的基础上做了数次余震预报。有成功也有失败。每次的具体偏差已经在前面对应的文件中给出。突出的失败是6月11日预报过重(预报未来5天最大余震等级为6.1级,实际仅为4.5级,另外余震次数预报过多,位置超出1度)。比较成功的预报是5月27日预计未来5天余震中心向东东北方向转移(陕西、甘肃),在外界估计未来余震可能达到7级的情况下我预计未来5天的余震在6级以下、以及随后的余震中心依然在原震区(没有再向陕西、甘肃伸展)等。
6.         初步体会:在了解历史地震的余震规律和及时分析本次地震的余震公式参数的基础上,做余震的5天或者再长一些时间的预报是可以有一定的准确程度的。余震不是不可预报的。另外,Omori公式是否可以用在大地震发生前,即根据小震不断加密,从而预报大地震的来临。这是得用历史大地震的前震资料做分析。说不定可以用在某些类型的大地震的主震预报上。这些是个人猜测。有待研究。
权以此做为我的冒险的地震预报活动的小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29444.html

上一篇:汶川地震的6月16日以后的余震分析和前5天预报检查
下一篇: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介绍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