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新疆的降水--新疆气象手册(18)第2篇第3章水分

已有 19200 次阅读 2020-1-12 13:00 |个人分类:新疆气象手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疆的降水--新疆气象手册(18)第2篇第3章水分

 20200112

《新疆气象手册》的序,前言 ,提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208089.html

此手册的总目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208203.html 

下面是此书第2篇第3章的降水部分

3 气候水分与其他

1 降水量

11 新疆的年降水量

111 年降水一般分布

新疆是干旱地区,全新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46mm,为我国降水量平均值的1/4。新疆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匀,表现为新疆山区降水多于盆地,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若以天山脊为界,将新疆划分为南北两区,北疆面积占全疆面积27%,平均降水深度255mm,南疆面积占全疆的73%,平均降水深度106mm,即北疆平均降水深度为南疆2倍多。南北疆平原区相比较,北疆伊犁河谷、塔城盆地年降水量250350mm,准噶尔盆地降水量150200mm,降水少的地区为三塘湖、天山尾闾淖毛湖一带约1030mm。南疆塔里木盆地北部、西部边缘为50100mm,东部和南部不足50mm。且末、若羌仅20mm左右。

南北疆山区降水量的分布:北疆阿尔泰山、沙吾尔山、塔尔巴哈台山、巴尔鲁克山、伊犁河谷的山区、天山北坡中山带年降水量400600mm,有的迎风坡山区超过800mm。天山南坡、昆仑山、帕米尔中山带200300mm,少数中山区达400mm。阿尔金山区降水约100mm左右,见下图。

 





  新疆年降水量地理分布图。 (见另外的附图) 

 


新疆降水少于东部同纬度地区,与西部中亚地区对比,新疆盆地降水也偏少,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区是该纬度带最干的地区。

根据马力分析,新疆年降水量小的地方占的面积大,年降水量与其笼罩的面积为负指数函数的关系。

112 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新疆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巩乃斯河流域,巩乃斯雪害研究站年平均降水量达827.0mm(海拔1776m),1970年曾达1140mm,而新源那拉提,1979年达877.0mm。阿尔泰山区中部森塔斯(仅有19581960年资料)年降水量608.3mm(海拔1986m),居第二位;天山北坡开垦河降水量为571.0mm(海拔2160m),居第三位。

由树木年轮水文研究推断(重建):历时300年内,最丰期(19241959年)在巩乃斯河中上游,重建值达1200mm(海拔22003000m)。

新疆是极端干旱区,例如塔里木盆地东南区且末年降水量为22.5mm,若羌23.9mm,吐鲁番14.7mm,天山尾闾淖毛湖只有13.6mm19601980)(海拔498m)。新疆降水最少的地方为吐鲁番盆地托克逊,也是中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年降水量仅有6.6mm。据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资料,位于吐鲁番盆地最南部却勒塔格山下的库鲁克沙漠,寸草不生。另罗布泊东南有一地方,被称为“愚公屯”,也没有降水痕迹,只有古代风蚀地和石膏层。

12 降水量的季节分布

 

新疆部分地区的四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1951-1980

 


阿勒泰

塔城

伊宁

乌鲁木齐

小渠子

奇台

哈密

吐鲁番

库尔勒

阿克苏

喀什

和田

若羌

21

29

31

33

29

27

18

14

18

19

36

31

17

29

27

25

30

50

37

50

52

62

60

32

42

62

26

25

22

25

17

27

19

15

14

13

14

12

6

24

20

22

12

4

10

13

19

6

8

18

15

14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新疆降水在四季所占的百分比。新疆雨雪主要是降落到山区和山麓(见第2篇第6章),而山区的雨雪主要降落在68月(夏季),这个特点越到高山越突出(右图)。南疆平原夏季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3050%,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另外,地中海(见伊斯坦布尔图)冬季多雨而夏雨少,再向东到中亚(塔什干图)则转为冬春多雨夏季少,而中亚以东的新疆西部(伊宁图)转为春雨多。到东天山则夏雨多,好像是“多雨季”缓慢东移(见下图)。

 

 

13 山区降水

正确认识山区降水对于消除新疆河水来自冰川的误解有重要意义。

131 新疆各山区年降水量

新疆全境降水总量是2429×108t/a其中降落在山区(71×104km2)的雨雪占84%,达2048×108t/a

新疆山区降水量分为五大体系,可分为:① 阿尔泰山系:年降水等值线呈西北-东南向,最大降水带在中山地带,降水量约400500mm,海拔高度19002400m。② 准噶尔界山:乌什库门尔克尔山、萨吾尔山、塔尔巴哈台山、扎依尔山、玛依尔山等,这些山区迎风坡降水量达300400mm,背风坡可减少150200mm不等;③ 天山西部-伊犁河谷区:降水量等值线走向沿山脉河谷自西向东,北坡(迎风坡)等值线密集,南坡稀疏。中山带有个最大降水带,北坡位于15002500m、南坡位于20003000m的区域。最大降水约为500800mm;④ 天山山系:降水等值线沿山坡呈东西向,西低东高,北坡低、南坡高。最大降水带的年降水量值,天山北坡400600mm,天山南坡约200mm;⑤ 昆仑山-阿尔金山系:降水等值线走向呈东西向,最大降水带降水量等值线为150200mm,海拔高度约30004500m,降水量西部偏大,东部偏小。

132 山区最大降水带的一般概念

“新疆干旱”主要是指它的盆地(含沙漠)的降水量十分稀少。当我们从盆地走进山麓,再进入山区以后,其降水量会出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多的现象(很多高山地区都如此)。由于新疆山区降水量偏大,有时称新疆山区称为“湿岛”。新疆所有年降水量大的地方都出现在山区。

如果山的高度不太高,就仅看到降水量随高度而增加的现象。但是高山上冷,空气含水量迅速减少,这又是降水量减少的因素。所以有“高山”的地方,降水量随高度增加到一定的高度以后,降水量就不再增加而转为减少。显然,降水量不再随高度而升高,也就表明哪个高度上的降水量是最大的(比上边、下边都大)。这个降水量最大的位置称为最大降水带。“最大降水带”所在的高度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

133 新疆山区降水的垂直分布

在天山北侧的年降水量随高度的分布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海拔500m的年降水量127mm/a开始随着高度增加,年降水量一直增加到20002300m高度的534mm/a。它清楚的表示了中山地带存在着一个年降水量比低层、上层都大的最大降水带。

134 最大降水高度的季节变化

实际的山区降水量最大高度带的高度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一般为冬季低暖季高。以天山北坡乌鲁木齐附近的情况分析,冬季最大降水带海拔一般9001300m,约从乌鲁木齐市区至山麓,冬季是最大降水带的高度最低的季节,其最大降水带降水量为4060mm。春季最大降水带大约上升到2000m附近,其降水量约90120mm。夏季最大降水带继续上升,估计位于2500m或者更高一些,68月合计降水量接近300mm。秋季最大降水带与春季最大降水带海拔高度相同,其降水量比春季少。

 

135 最大降水带与植被

山区降水的垂直变化也反映在山区的植被分布上。如天山北坡降水量最多的高度在海拔17003200m附近,其雨量约500mm。那里能满足天山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林的生长,于是最大降水带也就是山腰上的森林带。而在1700m以下、3200m以上,均是草原带,这一区间,68月降水量在160mm以上,多是好的草原区域。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上的地方是较好的草原区,而年降水量在300200mm水平时,只能形成荒漠性草原,覆盖率低,牲畜承载量小。在昆仑山、青藏高原很少能达到300mm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00mm,多为荒漠草原,是适于大牲畜粗饲料型草蒿类。

136 如何辨识和确定最大降水带

最大降水带的形成与地形、不同季节水汽的垂直分布、大气的环流活动、垂直气流都有关。小地形也是影响辨认和确定它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进行观测站点的选择时,它与坡面的坳、陷、平台等小地形有关,这些小地形将会降低垂直气流的抬升力。

若没有观测记录而作一般推估时,可依据山地的植被进行衡量,一般在森林区,可作为最大降水带。在干旱区,半固定沙丘区,有耐旱植物生长的沙丘最高上限或耐旱植被最多地带,即作为沙丘最大降水带。这是以指示植物作为最大降水带判断方法。而最直接的方法是设立一定数量的雨量站,进行几年的观测,即可发现最大降水带的降水量和它所在的海拔高度。

137 不同坡向的最大降水带的分布

由于坡向不同,最大降水带的高度也差别很大,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均如此。一般说,迎风坡最大降水带海拔低,背风坡比迎风坡高,例如天山北坡最大降水带的高度约18003500m,天山南坡约25004000m间。由于所在位向、季节等不同,都有着不同变化,但迎风坡最大降水高度总低于背风坡的高度。

138 帕米尔高原的最大降水带

帕米尔高原东缘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应属于背风干旱区。降水最大高度带较天山背风坡偏高,一般在35004500m之间。

 

帕米尔高原东侧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分布mm

站名

海拔(m)

1

4

7

10

巴楚

1 1165

08

23

112

14

447

喀什

1 2887

26

40

81

18

615

乌恰

2 1367

32

113

1 72

 69

1633

吐尔尕特

3 5052

28

191

371

108

2290

 

帕米尔高原西侧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大地形为迎风坡向。最大降水带的年降水量400500mm,个别可达800mm。可分为三种类型:① 开阔地和迎风坡,在不足1000m处降水量开始递增,但递增较慢,至2500m后,呈迅速增加,至3400m处,可超过850mm,形成丰湿润区域降水量。② 相对封闭谷地:谷底起始海拔1500m附近至2000m,降水随高度增加缓慢,至2500m后,迅速增加,至3900m处,降水量达800mm以上,仍为半湿润区降水量。③ 局地区域,有封闭的盆地、峡谷、背风坡等地形,降水量从海拔2800m开始递增,至3600m,较快递增,至4400m达到最大值,降水量可达400mm,这种变化和中国境内帕米尔背风坡相似。降水量显然高于中国帕米尔高原东侧的背风坡。

139 青藏高原降水带分布

青藏高原位于30°40°N间,其年降水分布特点是:外围少雨,边缘多雨,内部降水是东面多雨西边少,最大降水带绕缠腰间,中小地形有局部的影响。

从年降水量图知(图略),高原外围少雨带,从恒河谷向西北,经塔尔沙漠、伊(朗)、阿(富汗)边境,再沿60°65°E之间到中亚沙漠,折向东,经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古尔班通特沙漠,中蒙边界到105°E附近,向南经陇中、南到四川盆地后达滇北。

沿高原边缘是多雨带,从喜马拉雅山南坡起,西经帕米尔高原、沿高原北缘、至祁连山是高原坡度最大地带,有着上升气流作用。它像一条腰带围绕高原周围。南坡降水在10002000mm,而北坡则30100mm,最多降水量在东南坡,达5000mm以上。

1310 高山冰雪区有无第二最大降水带问题

高山地区气象资料比较少,不同部门的研究人员利用不同的数据,做不同的订正,如认为目前的降雪观测用的雨量筒没有防风圈,这对于降雪多,风比较大的高山区就使测量到的降水量有系统性的偏小等等,于是有人提出过新疆山区存在两个最大降水高度的观点。对此,需要有更多的资料和开展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14 沙漠降水

过去沙漠地区没有气象资料,人们凭想象认为那里降水少,没有暴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那里设立气象站,陆续有了比较连贯的气象资料。

141 沙漠的暴雨和临时“湖泊”

在塔里木盆地的满西(40°06′N83°06′E199872308时至72408时,24小时降水达28.6mm。从232215分至2303分,48分钟内降水达19.6mm。当时有雷暴,地面风向西北风,后转为北风,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罕见的暴雨。72320时,500hPa知,满西上空为一倾斜槽,有较大不稳定能量积聚,700hPa上,库车至安迪河温度差大,这是触发不稳定能量的有利条件。随着低槽东移,槽前不稳定能量释放,对流加强,积雨云发展,致使暴雨产生。

暴雨使地表面积水5cm,持续时间2天,石油营房前积水,有人称为沙漠“湖泊”。沙漠腹地沙层厚度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仅仅28mm的降水,何足以渗透沙层?其实在沙漠区沙层下面,覆盖一层第四纪黄土层,当石油工人进入营地后,吊车、汽车、推土机等,将黄土层上面沙层刮去,又经车辆压实,致使黄土层较坚实,不易渗水,由此产生临时“湖泊”

在迎风坡的拗陷地的确可积水数日,致使芦苇根部横生竖长,这也是沙漠奇观。

142 低山、高沙丘“最大”降水高度带

一般讲,低山相对高度在100m左右,形成一山体时,在山体中部,降水量多于山顶,也多于山麓或平原区。沙丘也具有同样的分布特征。现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一井(海拔1118.0m)所测资料佐证之。

 

1999年塔中气象站沙丘降水量随高度变化%

(例18708时,例28118时,例38220时)

测站

相对高度

1降水量

1降水%

2降水量

2降水%

3降水量

3降水%

总降水量

%

塔中

10m

0.1

2

6.2

29

1.8

39

8.1

26

山腰

35m

4.0

98

7.8

36

1.5

33

13.3

44

山顶

80m

0

0

7.7

35

1.3

28

9.0

30

 

塔中一井营地正南,有一沙丘相对高度约80m,共设置三个降水量测点,即山顶、北山坡腰(相对高35.0m),塔中气象站(相对山间洼地高约10.0m之余)。19998月起,作了三次降水量值观测,(小量降水不计算)结果均显示出降水量在大沙丘中间有一最大值,其百分比在山腰处,可达44%,其次是沙山顶部。这测值是在迎风坡测的,在背风坡没有设点。推估,降水随高度分布差异较小。

143 小山丘小沙丘降水分布

小山丘,指直径在10m左右,高度在2m左右的小丘体,或者是锥形沙丘,它的降水分布不同于低山和大沙丘。首先,最多降水不在迎风坡,而是在小丘体的背风坡。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在迎风坡,而是在山顶后面的右方坡地,且靠近山顶区。而山丘两侧,是次小区。这种分布和大地形山地降水是相反的。

在起伏的向风面和山顶,风速大,且有上升风速的分速;在背风面,风速小且有下降风速的分速。在向风面风速大,雨滴、毛毛雨、雪花不易停留,山顶风速更大,降水少,将雨滴、雪花带到背风坡,风速减小,雨滴、雪花降落。这一结论在国内外都得到证实。

小山丘或起伏地形,随着山丘面积和高度之比,也相应的扩大。但它仍属起伏小地形的范畴。

15 降水的统计特征

151 降水资料的一般格式

降水是时有时无的气象要素,而且它的数量变化很大。关于它的记录和分析比连续变化的气象变量(如温度)就要复杂一些。体现降水的信息格式有:在天气图(地理底图)上给出某时刻的正在降雨的区域、一个阶段(1天或者旬、月、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在单站降水数据基础上的很多特征量:平均值、降水变率、离差系数、标准差、偏态系数等等。在气象部门的统计报表上还可以找到一日最大降水量、一次最长连续降水的日数和雨量、各种级别的日降水量的出现次数、最长的无雨日数等。

水文部门要面向防洪和工程建设的保证率,对历史上的最大降水、24小时、12小时、6小时、1小时的最大降水量和一定的流域内的降水的维持时间、笼罩面积、降水量的关系都十分关心,并且开展了专门分析。而降水的出现概率在工程和天气预告上都有实用意义。

这些关于降水的统计对象,有的比较容易从基本报表中得到,有的要开展专门的分析研究才可能得到结论。下面介绍几个统计特征量。

152 降水变率

降水变率是描述降水量的相对变化(变化程度)的一种特征量,用百分比表示,它是当年降水ri(年,或者月)与多年平均值的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再用多年平均值除。即

年降水量的变率一般要比月降水变率小。在新疆地区降水变率还有降水量大的地区降水变率小的特点。新疆降水量山区比盆地大,那里的降水变率小。

北疆额尔齐斯河流域、伊犁河流域、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天山北麓,年降水变率很小,一般在1825%之间。南疆沿天山南麓地区为2835%,吐鲁番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区可达5060%

月降水变率分布规律和年降水变率相似,但比年变率大4070%,个别月份可达150%以上,托克逊24月非常大。

新疆平原区降水变率与中国同纬度(东部区)比较偏大,北疆准噶尔盆地区比东北松辽平原高出510%,南疆塔里木盆地区比同纬度华北地区大1020%

153 降水变差系数Cv

描述变量相对变化的另外一个特征量是统计学中的变差系数Cv ,它可以用于变量大于0的情况(如降水),不能用于变量平均值为0,或者负值的场合(如摄氏温度)。其公式为

σ是变量的标准差。研究发现新疆各地的年降水变差系数Cv与年平均降水量之间存在负幂关系,降水量大,Cv值就小:

(张学文)

154 一日最大降水量

新疆干旱,大范围的大降水过程比较少。但是小范围的强降水时有发生。1963613日塔城盆地的哈拉依敏水文站4小时降雨122.1mm1981年若羌7514小时下了73.5mm的暴雨,为年降水量的4

新疆一日最大降水量(以北京时间20时为日界)出现在天山北坡的天池,达95.3mm1978612日)。另据《新疆降水概论》记载,调查资料,和田排孜互提在80分钟内降水量达130mm1980523日)。北疆一日最大降水量为4080mm,南疆3575mm,山区要超过这些测值。

 

各地一日最大降水量(单位mm)(1951-1980

    

一日最大降水量

      

一日最大降水量

405

360

   

569

巴音布鲁克

463

   

607

   

563

   

410

486

乌鲁木齐

800

   

327

546

   

569

天山天池

953

   

466

669

   

735

 

由于“24小时最大降水量”可以不在固定的北京时间20时到20时这一时间段做统计,从而应当统计出更大的最大降水量,统计显示有的地方它可以比2020时的最大降水量大一倍。

无论一日最大降水量、还是24小时最大降水量,对设计水库库容、水坝、公路、铁路、航道的涵洞、桥梁、城市地下水、水力发电、溢洪道建设、防汛、浮桥、集输管道等,都是必须考虑的。

2 降水日数

21 “降水日数”的含义

若天上降了几滴雨、飘了几片雪、地上不湿,观测的雨量筒测不出降水的量来,这时的降水量记录为0.0mm,表示有微量降水,但是它不能作为“降水日数”参加统计。中国气象局在上世纪80年代规定:在一天的降水量达到或超过0.1mm,才称为一个降水日。下面分析都是根据这一规定进行。其他国家也有不同规定。

降水日的统计,是将一天内出现≥0.1mm降水天数加起来,按旬统计,称旬降水日数,按月统计,称月降水日数,将一年12个月日数加起来,称为该年的降水日数,若将多年的降水日数加起来除以年数,称之为平均年降水日数。

22 年降水日数

降水日数地理分布特点与降水量的地理分布特点相似:山区多于盆地;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盆地边缘,多于盆地中心和沙漠腹地。准噶尔盆地一般4060d,炮台78.9d,克拉玛依68.2d,由山麓向山区递增,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区,一般80100d,如塔尔巴哈台山、阿尔泰山西部和中部的中山带,多在100d以上。天山北坡为80120d,在中山带迎风坡达100d以上,伊犁河谷、巩乃斯河中山带可达120d

在南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阿奇克谷地一般1015d,(等值线)呈椭圆形。在山麓地区约1520d,天山南坡4060d,天山西部和帕米尔6080d,个别地方可达100d左右。昆仑山区一般4045d,在阿奇克谷地西北部、阿尔金山东北部、罗布泊以东地区,降水日数偏少约510d。吐鲁番盆地约815d左右。

23 年降水日数最多的地方

新疆年降水日数最多的地方在巩乃斯河雪害治理站,约148.9d,其次是昭苏146.3d,第三位是乌鲁木齐县大西沟气象站,达139.1d。第四是小渠子,为123.8d,第五是新源118.9d。伊犁河谷地区为迎风坡,降水日数较多,如特克斯115.0d,尼勒克为111.9d,巩留为102.0天,平原区也在80d以上,塔城盆地降水日数较多,如塔城101.6d,裕民102.6d,额敏为101.8d,托里108.3d。阿勒泰地区一般7090d,森塔斯未超过100d

24 年降水日数最少的地方

新疆年降水日数最少的地方,应在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域,均出现在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吐鲁番盆地和塔克拉玛干腹地,而最少的地方不在沙漠腹地。如吐鲁番为15.0d,铁干里克14.3d,若羌12.7d,且末11.9d,安迪河10.7d,托克逊8.3d,塔中一井10.1d(仅两年资料)。由以上得知,托克逊不仅仅是新疆降水日数最少的地方,也是全国降水日数最少的地方。

25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日降水量≥0.1mm的连续天数称为连续降水日数。

新疆连续降水日数最长的是乌鲁木齐大西沟,196775日至24日,连续20d共降水达78.6mm1977621日至79日,连续19d降水达75.7mm;昭苏1976616日至74日,连续19d,降水量达99.4毫米,居第二位;巴音布鲁克1961723日至86日,连续15d降水达50.8mm,居第三位;巩乃斯河治理雪害站1969115日至27日,连续降水13d共降水40.3mm,居第四位。

26 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

气象部门统计规定,0.0mm的降水,是微量,不作为降水日看待。

新疆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第一位是托克逊,于1979928日至1980911日共计350d,第二位是且末,于1959817日至1960613日共计302d,第三位是吐鲁番,于1967812日至1968820日共计299d,第四位是策勒,于196186日至1962530日共计299d,第五位是民丰,于197995日至1980626日共计296d,在南疆南部、东南部,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达250d者,极为常见,比比皆是,这不仅在新疆居首位,也居中国之最。

27 年雨时的分布

一年中实际下雨(雪、雹等)的时间的累积值称为这一年的“雨时”它以小时为单位。我们可以分析雨时的多年平均值。两个地方降水日数相等,但是它们的雨时可以不同。“雨时”数除以24小时并不等于“降水日数”,它比降水日数更准确地描述了“降水时间”。

新疆雨时的分布特征是由北向南递减,由西向东递减;山区大于平原、天山区大于青藏高原的分布特征。最多雨时区在巴音布鲁克和吐尔尕特,分别达1777.4小时和1621.4小时。最小的雨时,在阿奇克谷地东部,约3050小时,在沙漠腹地广大地区100120小时,在天山东北库鲁克达格山北坡达390410小时,南坡300340小时。在西部山区达300500小时,山前区为150200小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213889.html

上一篇:祝贺曾庆存院士荣获最高科技奖
下一篇:新疆的雪、雾凇--新疆气象手册(19)第2篇第3章第3节
收藏 IP: 110.152.217.*| 热度|

3 周少祥 檀成龙 王澄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