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人的可塑性及其理解

已有 2487 次阅读 2019-3-6 16:5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03年8月16日游兴隆山,登山与同伴谈及人之为人,认为有两个条件:人首先是一个灵长类动物,再则是社会一员,两者缺一皆不可为人。前一条件无需证明,后一条件有狼孩、猴孩、熊孩、猪孩等为证。即人生之初,若离开人之社会混入其他动物社会,即成非人,已几乎不可更改。如印度之猴孩至死亦不过学会几个单词而已。据称前几年在中国北方发现的猪孩,已基本改造为人,并已结婚成家(女性),喜喂猪,可能与其未完全脱离人类社会有关。其余事例不论,有其报道。

离开人类社会是狼孩之谜的初步解释,其道理显得虚浮。其实更深的解释,当以《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一书(作者康拉德·洛伦茨,奥地利人,人号之为“习性学之父”,习性学亦称“行为学”或“动物社会学”)发展提出的“印刻效应”为要点。其学说见该书P239页,印刻效应两个特征:(1)由本能预先安排好的作用形式的获得过程;(2)效应发挥具有敏感期,是印刻效应发生的关键时期,若非在此期获得学习机会,则再无从获得学习机会。

狼孩的解释为:在印刻效应敏感期,脱离人类社会,生活于狼群社会而从狼处学得了狼的习性。但如此远非全面:虽然学得狼习性,为什么会变成狼的体形和狼的生理特性?后一点暗示,人有多向发展的潜能,如面团一般,塑狼为狼,塑人为人。其他动物似非如此,仍须深解!印刻效应为动物遗传学之习性现象,其物质基础可能是顺序激活现象,社会文化亦应为一种遗传机制。猜测:亦应有一种印刻效应存在,在其敏感期之所学,将作用终生。

以上记于2003年8月19日

或许狗之为狗也是印刻效应所致。六畜之中唯狗猫与人相守,猫属独行动物,无太多与社会有关的习性供印刻效应激活,这些社会习性包括对同伴的理解力等;狗属社会性动物,其社会习性必须在适当时期被印刻效应激活。而且,由于抱养小狗多在其断乳初期,大致正是其社会行为模式印刻效应期,导致狗印刻上人类的社会习性,即更强的对主人的理解能力,善于扮演人类角色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在某个关键期,狗的脑子就印刻上了自己家中一员的信念,确定了以家中一员为最高原则的基本行为模式。

以上复读前文时记于2013年3月3日

2019年3月6日再整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631-1166051.html

上一篇:百谜之谜
下一篇:人是自我选育的一个物种
收藏 IP: 221.7.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