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经济真相系列——日本经济为什么会停滞

已有 2297 次阅读 2023-2-8 15:21 |个人分类:经济真相|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对于日本长期经济停滞的原因,有大量文章分析解释,比如因广场协议导致的日元升值、房地产炒作和股市泡沫,以及人工成本、传统的阶层式文化等等。随着大数据研究兴起,一些文章通过分析人口组成、消费组成、出口组成等等,给出一些结论。数据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经济千变万化,总存在着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难以理清真正因果关系,也难以说明是否存在真正的关联。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说服性。

  本文还是从逻辑上详细分析日本经济,也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日本为什么停滞?这即是一个伪命题,也是一个真命题。

  如果按真命题来理解,日本遇到了真障碍。市场容量受限,消费提升不上去市场容量类似国土面积,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边界。而影响市场容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产品价格、人口。日本人口基本不增长,甚至要减少。而每个人所消费商品也基本饱和。消费不足,只能依靠出口。过于依靠外需,其它国家也会不爽。随之而来的则是贸易冲突。

   经济停滞属于一种正常现象。我们不妨憧憬一下,假如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按5%的速度发展,日本京都地区应该变成什么样子。憧憬东京拥挤的交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日本普通人将消费什么样的商品?

   GDP按5%的增长率,30年后就要变成4倍当下GDP。日本人口没有增加,人均GDP增长4倍。每个人的需求量增长接近4倍,食品增长接近4倍,住房面积增长接近4倍,电视数量增长接近4倍,家里用具增长接近4倍,……。显然,日本土地面积就不允许,住房也不允许,资源也不允许。日本也许有巨大增长潜力,生产能力也跟得上,可是人们不需要更多的产品,现实条件也不允许。因此市场限制了日本经济发展。

   当市场容量稳定,经济自然处于停滞。增大市场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价格。降低价格带来了市场扩大;另一个是创新,例如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电子设备,属于创新产品。

    有一些产品通过降低价格可以扩大市场,可大多数产品就算降低了价格,扩大的市场也非常有限。每一个人因为精力有限,并不可能使用太多的商品,所以就算降低价格,人们也不见得会多买,比如食品、电器之类。现在电信技术发展很快,用微信打电话几乎是免费,人们每天打电话时间也没有增加多少。现在电脑、手机技术发展很多,很多人也没有买多台电脑来使用。从市场方面来说,日本在产品创新方面几乎无所作为。由于人口不增长,市场难以扩大,经济自然要停滞。

  日本经济为什么停滞?这同样是一个伪命题。

  日本经济停滞只是GDP数值的停滞,不代表日本经济真停止不前。从GDP数值上,日本经济停滞了,可是日本工业品的质量一直在提高,生产效率一直在提高,科技一直在发展。然而产品价格一直没有改变。消费电子工业产品的价格一直下跌。现在日本人买一台彩电,30年前也买一台彩电。两台彩电价格一样,从GDP上看没有变化,可是产品完全变了。10年前的电脑与现在的电脑,价格一样,GDP一样,性能完全不同。从表面上看,产品价格没有变化,生产的数量基本没变化。但是产质量大幅度提升了。从这个方面来看,日本经济并没有停止,一直在前进。

  世界各国面临同样的问题,解决办法各不相同。

  日本甚至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生产能力很强,但消费一直不增长。由于科技发展,人们生产力快速提升,产品产量大增。然而,消费却稳定了下来。既然生产与消费注定无法匹配,只有考虑“生产”端。

  提高生产效率已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变为了“产品质量”。“供给侧改革”同样是在“生产端”发力。从方向上肯定是没错的,只不过在具体操作上还是容易出错。很多人仍在遵守着过去的模式——提高效率。“做大做强”变成了“做大”,“做强”总无法落实。

  欧美国家做出了榜样。在社会面上,设法建立创新环境,实现在消费端做出突破,比如乔布斯搞出个人电脑,摩托罗拉搞移动通讯等等。欧美高福利,有利的创新环境等等,表面上是低效率,实际是一种维持高水平的手段。

   高效率是日本经济停滞的根源。

  与庞大的生产能力相比,消费的增长显得微不足道。这意味着,即使抛弃一些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仍能满足生产生活,社会仍能幸福。应该抛弃哪些手段?显然应该抛弃压抑、限制人才能发挥的手段。

   高效率有两种,一种是技术上提高,另一种是组织上提高。我们提倡科技上的高效率。组织上的效率提高,很多没有必要提倡。比如说我们搞了拥挤的公共交通系统,搞了大城市,搞了大工厂,搞了大企业,什么都是“大”。为什么要“大”?就是为了短期的高效率。可前面提到,现代社会不是效率社会,而是质量社会。也许,按现在的组织方式能够生产1亿辆小轿车,可是我们才能消费500万辆,多余的生产能力只能白白浪费。通过延长工作时间,通过城市化来提高发展速度已经没有必要。 

  从目前来看,日本在科技和组织上都是高效率的典型。因此需要改革,从社会组织形式上进行改革。

  日本经济的解决办法

  日本怎么办?可以学习美国欧洲的办法。在高福利下,重新构造日本经济体系。社会组织模式进行大幅度改变。从过去以“生产”为模式,改为以“生活”为模式。考虑怎么让普通人生活得舒服,更符合人的天性。可以让日本人回归更自由的生活,让普通人有更多住房面积,使得消费电子需求增加。人与人之间距离增加,需要更多车辆。离上班地方更远,车辆需求增加。

  限制日本人的加班,让日本人更多休假,进而释放创造力。给普通日本人更多自由,从而获得更多创新。当然,也学习美国设置创业风险基金,让年轻人创立自己的梦想,让年轻人不断冒险,甚至有必要让政府来托底。还有在创业上增加投资,在教育上增加投资,在科研上增加投资。

  可以这么说,限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市场容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产能充足,市场不足。那么,在创业时浪费一些,在生活中浪费一些,在科研过程中浪费一些,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已经从“量”的不足变为“质”的不足。

  很多人提到发展,就要搞城市群,感觉在模仿日本的城市群。日本几十年的停滞说明了城市群是失败的例子,并不值得学习。从外表来看,城市群很拉风,很有成就感。实际上,城市群就是落后思维的产物。城市群是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而不是生产更好的产品。

  城市群代表着机械化,代表着强有力的组织性、控制性、限制性。用外表的统一来体现出宏大叙事。而最大的危害则是限制了创新,限制了发展。

  假如按5%的年增长率,20年之后,城市群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只能说会变成让我伤感的样子。目前的根本问题在于市场容量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城市群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现代经济发展范式已经改变。我们很多工作仍在提高“量”能力,而不是提高“质”能力。如果思路不改变,日本就是前车之鉴。

   现在不是产品不足,而是产品太多。因此,生产不是问题。既然生产不是问题,就没有必要让农民工没日没夜干活;也没有必要让一些人背井离乡远赴他乡打工;也没有必要让人们拥挤在一起。提高工资、减少工作,让人们去参加培训,多出去游玩。增加福利,让整个社会的人生活在快乐之中,不需要为食品、为住房、为医疗发愁。

   以上是对经济发展新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

附:

  在写本文之前,我一直认为日本停滞十分正常。因为发展经济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土地、时间等等都是硬性约束。而在我们的电视、电影、小说中,往往忽略土地,忽略时间,好像有传送门,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土地因素并不为人所注意。

  写作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经过深入思考,慢慢发现了日本经济问题根源。而这个根源可以从经典经济学课本中找到。我们先天认为,搞经济要提高效率,资本家要获取利润,市场能够解决问题。这些想法统统有问题。不是错误,而是不那么正确。搞经济可以提高效率,但不应该以让“人”难受的方式提高效率。资本家要获取利润,实际上大多的结果并不好,绝大多数竹篮打水一场空,企业倒闭。市场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市场解决不了土地、资源等硬性约束问题。

  在现实中,经济发展总脱离不了这些约束,而且是无法改变的硬性约束。如果需要经济增长,我们必须考虑5年、10年、20年后的社会模式。比如说,我们可以考虑50%的家庭有了小轿车。修建多少高速公路,修建多少高铁。住房面积增加多少,电视、空调普及率达到多少。

  当我们经济落后,在欧美屁股后面追赶他们的时候,发展经济要容易很多。毕竟欧美给了例子,给了粗略的答案。

  当经济发展程度接近欧美国家的时候,就发现答案没有了,就要自己摸索。而自己摸索,绝对是另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激发思考,因此提了一个问题:一只狗能否长成大象的体积?一头大象能否长成巨大恐龙的体积?

  从表面上看,一只狗能长成大象体积,只要成比例放大即可。从生物学上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狗的体积变化带来太多影响。

  假如狗身体变大,心脏就要出现问题。血液量至少同比例增加,而血管长度变长。血管变长,血液流动阻力自然增加。心脏动力除了要考虑血液量,还要考虑与血管长度匹配。心脏同比例增加,只是满足了血液量,但没有考虑血管长度增加带来的阻力。为了应对血管变长,心脏必须做出调整。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动物的体重大小和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呈负相关,一般体重越大,心率越慢。心率慢是为了减缓血液流动速度,减低血液在血管中的阻力,从而降低心脏负担。

  假如狗身体变大,狗身体散热就要改变相应的模式,身体越大散热也就越困难。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内容。因此,假如狗狗身躯要变大,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

  日本社会的GDP自然增长很慢,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如何才能脱离GDP增长缓慢?改变思维,直面社会的痛点,社会有什么痛点就改变什么。

  1、日本人住房困难,就强力疏解城市群,把产业向周围推,推到乡村。

  2、东京地铁拥堵,就强力把打工人与企业绑定在一起,要求工人与企业尽可能接近。

  3、日本人辛苦,就立法减少日本人的工作时间。

  4、日本人缺少休闲娱乐的内容,就搞一些集体性活动,比如搞点狂欢节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375378.html

上一篇:什么是生命?——乱扯一下生命起源
下一篇:经济真相系列——谈谈两个思维转变
收藏 IP: 219.143.177.*| 热度|

1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