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摘要
期刊处理投稿需要时间,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期刊的影响因子。
李江 / 浙江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新财富网站
本科生知道在发表论文之后更容易获得奖学金和保研资格后,常常问我,为什么今天投出去的稿子明天不能刊出?是啊,如果期刊论文稿的处理速度能像新闻稿一样快,或许是学术界极大的幸事。因为,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时扩散,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术圈的运转速度。
然而,让人沮丧的是,我们很多学科领域的期刊处理论文稿的速度非常慢,从投稿到正式刊出(这段时间通常被称为“时滞”),常常会超过3年。这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等,等待编辑处理稿件,等待审稿人审稿,等待主编的决定,等等刊出……。
按照当前期刊影响因子的算法,期刊在2016年的影响因子只考虑2014和2015年发表的论文在2016年的篇均被引次数,而根本不考虑2013年发表的论文。那么,2013年的投稿论文到2016年才刊出的话,这篇论文无论被引用多少次,都不会对任何期刊的影响因子有贡献,因为这篇论文的所有参考文献都必然是2013年及以前的文献。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所有论文的时滞都超过3年,那么所有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将变为零。
如果某刊的发表时滞超过3年,那么它的影响因子会变为零吗?
不一定,如果该刊的时滞越过3年,而其他刊时滞在3年以内,那么,无论该刊引用了多少期刊,无论引用了多少次,该刊对其他任何期刊的影响因子都没有贡献。但是,只要该刊被时滞短于3年的刊引用了,那么它的影响因子就可能不会零。
如果论文稿都像新闻稿,今天投稿明天刊出,期刊影响因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时滞和影响因子之间并非单调的线性关系:时滞越长,影响因子越低;时滞越短,影响因子越高。因为,从逻辑上,时滞太短,当年的引用也无法计入影响因子。为了考查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根据影响因子的算法及各种可能的影响因子,构建了以时滞为自变量,以影响因子为因变量的模型,然后,用一组期刊的时滞和影响因子数据做了验证,发现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在影响因子的峰值之前,时滞越长,影响因子越高;在峰值之后,时滞越长,影响因子越小。
这项研究为我们推开了一扇门,原来,影响因子也有不靠谱的时候。影响因子降低了,主编不必立马自责,影响因子升高了,主编也不必立马自喜,很可能只是其他期刊的时滞发生了变化。
我们坚持认为,在同行评议不可信的时候,用影响因子作为期刊评价的标准是可行的。但是,我们不必盲目信任,过于依赖影响因子。
参考文献
Shi, D., Rousseau, R., Yang, L. and Li, J. (2016), A journal's impact factor is influenced by changes in publication delays of citing journal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i:10.1002/asi.23706
文字编辑:李江 / 浙江大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