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从业4-6年的科学家的发文量最高 精选

已有 10914 次阅读 2018-4-18 18:1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2.png

PNAS 上的一篇论文发现,获教职4-6年的科学家的发文量最高,另外,科学家发文量的变化并非总是先增加后减少。


步一 / Indiana University

1.jpg

注: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学者的发文量目前是评价该学者学术贡献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不过,学者在其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年均发表论文的数量可能有所差异。已有研究认为,一位科学家的发文量应该是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先逐步增加,然后达到某一高峰后由于年龄、精力等原因逐渐降低[2-4]。然而,近期在PNA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1]显示,这种模式只能解释五分之一左右计算机领域科学家的发文量变化模式。

 

学科平台越好,科学家的发文量越高


研究使用了两个数据集。第一个数据集包含了美国和加拿大205所拥有博士点的计算机学院教师的基本情况数据,例如他们的教育背景,以及所在机构的学术排名等;第二个数据集则包含了这些机构2011-2012学年在职的5032名教职人员的数据,如他们的简历(包含了职称情况和入职年份等)、个人主页信息等。从这些数据中,作者挑选了2583名教师的数据,这些教师的博士学位和第一个教职都是从这205所计算机学院内获得的。数据集显示,整体来说,从属于排名较高的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其人均发文量更多,无论是在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

 

科学家的发文量随时间怎么变?


研究把所有机构(计算机学院层面的机构,而非高校层面)按照其排名分成五组,分别代表了前20%、20%-40%、40%-60%、60%-80%和后20%的机构,并看所有计算机科学家获得教职后的时间和该年份下的发文量做比较。结果发现,整体来看,每组机构中的教师其发文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在前20%和20%-40%这两组中最明显,而在后20%的组中已经不甚明显。最后的20%更倾向于呈现“先少量增加,然后保持不变”的趋势。


然而,个体情况是否也如此呢?为此,作者考察了每位作者的年均发文量和其职业生涯年份变化的关系。第一类作者,其年均发文量逐步增加,如上图右上方的示意图所示;第二类作者,其年均发文量先减少后增加,即在其职业生涯中间存在一个发文量的低谷期,如上图左上方的示意图;第三类作者,其年均发文量在职业生涯初期(即刚刚获得教职的前几年)较高,但年均发文量逐步减少,到了其职业生涯后期甚至接近零,即其职业生涯后期该作者基本不产出论文;第四类作者,其年均发文量先增加后减少。不过第四类作者只占全部作者的20.3%左右。


科学家在哪一年最高产?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学者的最高产年份都出现在其拿到教职后的第1年到第10年内,其中普遍来看第4-6年的产量最高。这有可能和学者要争取终身教职岗位(tenure track)有一定关系。极少量作者的最高产年份出现在其拿到教职后20年后。注意,这一结果和上图并不矛盾。上图的趋势是一种“拟合”结果,但本部分所说的是“最高产”年份,强调的是最大值。

 

第一作者逐渐变成了通讯作者


这项研究还考虑了计算机科学家职业生涯不同阶段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里用最后一位作者来度量)文章的数量,这里为了标准化使用了发表第一和通讯作者文章数量的概率分布来度量。结果显示,不论是前20%的机构学者,还是40%-60%或者后20%的学者,随着拿到教职后年份的增加,学者发表第一作者的论文比例大幅下降,但发表通讯作者论文的比例明显上升,而且上升最明显的阶段就是在他们拿到教职后的前5年。


 3.png

[1] Way, S. F., Morgan, A. C., Clauset, A., & Larremore, D. B. (2017). The misleading narrative of the canonical faculty productivity trajecto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702121.

[2] Lehman, H. C. (1954). Men's creative production rate at different ages an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Scientific Monthly, 78(5), 321-326.

[3] Diamond, A. M. (1986). The life-cycl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mathematicians and scientist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1(4), 520-525.

[4] Simonton, D. K. (1997). Creative productivity: A predictive and explanatory model of career trajectories and landmark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4(1), 6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109650.html

上一篇:科学家的『学术注意力』有限
下一篇:他们不喜欢『睡美人』这样的术语
收藏 IP: 122.225.220.*| 热度|

4 武夷山 王崇臣 强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1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