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de Gennes-闻到Nobel的味道(4)

已有 13281 次阅读 2007-5-23 14:47 |个人分类:奇闻逸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闻到Nobel的味道(4)-Pierre-Gilles de Gennes

2007.05.23

刚看到Pierre-Gilles de Gennes于上周五逝世的消息,觉得很突然。2005年9月在Berkeley物理系听他的报告时(闻他的Nobel味道),他看起来还好好的,再说74岁也并不算老。

我对Pierre-Gilles de Gennes的了解其实很少。1997年左右,我看到他的那本Dirac纪念讲座的Soft Interfaces一书,觉得很有意思,而且和自己的研究有关系,所以才对他的研究和成就有所关注。老实说,这对于一个学化学家的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很喜欢de Gennes在Soft Interfaces一书开始对interface的描述。他说:

“The borders between great empires are often populated by the most interesting ethnic groups. Similarly,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wo forms of bulk matter are responsible for some of the most unexpected actions. Of course, the border is sometimes frozen (the great Chinese wall). But in many areas, the overlap region is mobile, diffuse, and active (the Middle East border of the Roman empire; disputed states between Austria and the Russians, or the Italians,...).
At a certain naive level, these distinctions can be tansported to physical interfaces between two different forms of matter.”

以帝国的边界来说明物理的界面,当时对我来说还是很新鲜的,所以印象深刻。de Gennes书中的这段话以及书中的内容,启发了我对自己研究的界面科学领域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

昨天为了查证一下上面的原话,到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网络上去看藏书中有没有这本书,结果居然是没有。可见我们的国家科学图书馆主要还是个空架子,国家有那么多钱开奥运会,却没有钱把国家科学图书馆填满,而科学技术还是第一生产力呢,实在是让人难过。好在郝炘女士提醒在books.google.com上可以查到,所以才查出来放在这里。看来有了互联网以后,即使国家科学图书馆没有了我们还是可以进行科学研究。

de Gennes被称为液晶物理之父和软凝聚态物理之父,得Nobel奖就是因为液晶物理和软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我最近几年的研究中也涉及到一点点简单的液晶分子的二维相变问题,这正是上次去理论所请教欧阳钟灿老师的原因。我们从实验中发现液晶分子的二维相变中有普遍的连续取向窄化的相变过程,而且这正好为表面压变化提供了定量的微观机制。但我们找遍了文献,没有看到别人提到这件事情。我们自己感觉三维体系的相变也应该有类似现象,但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象我们看到的二维相变那么清楚的实验现象被观测到。因为最近还集中精力于其它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推进得还不是很得力,现在还在进行之中,实验方面正在继续。不过理论方面估计需要我或者我未来的某个学生把de Gennes的很多东西读得更明白的时候,能真正地理论联系实验,才会有更多的进展。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和de Gennes有遥远的关系。上次荷兰AMOLF研究所的Mischa Bonn教授到我的实验室参观,正好见到在我的实验室中和学生一起做实验的高分子物理学家Howard。Howard现在美国一所大学做教授,我们一起尝试用非线性光学方法研究高分子相变中grain boundary上与界面相关的问题。当时Howard和Mischa聊了几句后突然问:你和Daniel Bonn是什么关系?Mischa说:他是My brother,我们差两岁,不久他就会回Amsterdan大学当教授。Mischa大概35岁上下,已经是AMOLF和Leiden大学的正教授,他本身是标准的帅哥,两只眼睛连我都觉得非常迷人,除了物理化学之外,他告诉我他对逻辑和语言学很着迷。要是成功的科学家都这么帅的话,就不怕社会上一般的年轻人会对科学不感兴趣了。

Howard接着说:我没想到Daniel这么年轻,因为他和de Gennes在巴黎做的关于界面相变,Wetting和dewetting的工作非常有影响,所以我对他的工作比较熟悉。几个月后,我在Amsterdam访问Mischa的实验室,Mischa的一位博士后告诉我,千万不要在Mischa面前夸Daniel厉害,因为他一直希望别人夸他自己是更好的科学家。我说:Mischa也很不错,不过即使他科学上不一定比Daniel好,但我相信他肯定比Daniel更帅。由于没有追问Mischa到底Daniel和他谁大,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究竟谁比谁大两岁。

de Gennes据说是很与众不同的人。但我并不很了解他的各种轶闻,也许他相关领域的物理学家知道得更多。有一篇de Gennes自己写的简短自述,收录在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编的One Hundred Reasons To Be A Scientist一书中。de Gennes在这里简单地讲述了他自己的研究道路,的确别具一格。

de Gennes的简短自述请见One Hundred Reasons To Be A Scientist一书第76-77页。One Hundred Reasons To Be A Scientist一书的pdf文档,可在以下网站下载:http://users.ictp.it/~pub_off/books/100_reasons.pdf

Nobel网站上 de Gennes的简单传记见: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91/gennes-bio.html

Nobel网站上 de Gennes的Nobel演讲文字稿见: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91/gennes-lecture.html

所有的不过都是肥皂泡

de Gennes于1991年12月9日所作的Nobel演讲题目叫做Soft Matter。在演讲的最后,他引用了下面这首诗:

“Have fun on sea and land
Unhappy it is to become famous
Riches, honors, false glitters of this world
All is but soap bubbles.”

肥皂泡(soap bubble)正是让历史上很多科学家都着迷的最重要的soft matter。de Gennes说:所有的不过都是肥皂泡。这首诗从某种程度表明了de Gennes的人生和科学态度。当然,如果肥皂泡还能带来Nobel奖,为什么不这么说呢?

2003年我到美国大使馆去签证参加国际光学工程师协会年会,签证官员问我:你研究什么?我说: Soap bubbles。他又问:作为一个化学家,为什么你要去参加国际光学工程师协会年会?我说:因为我研究soap bubbles要用到激光。终于被签证官追问出了一个敏感词汇,结果我不得不回来又补了些签证材料,最后在开会前不到10天才拿到签证。因为担心我拿不到签证,会议主办方专门把我的报告安排在整个大会的最后一个。还好最后一个报告往往是听众最多的,有关系的人要告诉主办人自己还在,没关系的人因为自己的symposium结束得早,找不到其它报告,也会跑来。

如果我当时告诉那位签证官,de Gennes的Nobel演讲中讲过所有的不过都是肥皂泡(All is but soap bubbles),不知道他是不是会让我早一点拿到签证。或者他会因为de Gennes是个法国人,又是有名的左派知识分子,而拒绝让我进入美国,也未可知。

9.11之后,不是有些美国人要把French Fry(炸薯条)改名为Freedom Fry(自由薯条)吗?

*本文有修改,特别感谢Ising和郝炘的指正。2007.05.24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2341.html

上一篇:科学政策中的简单博弈
下一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