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关于负面引用的一项有趣研究 精选

已有 10889 次阅读 2015-10-28 07:03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负面引用的一项有趣研究

武夷山

 

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站20151021日线上先期发表了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Christian Catalinia教授与另外两位学者合写的论文,The incidence and role of negative citations in science(科学中负面引用的发生率和作用)。原文见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5/10/21/1502280112.full.pdf

他们以Journal of Immunology(免疫学杂志)1998–2007年期间发表的15,731篇文章为样本,这些文章被引用了762,355次。其中18,304次属于负面引用,约占总量的2.4%。被引文献总量为146,891篇,其中10,405篇遭到至少一次负面引用,约占总量的 7.1%

研究发现,第一,文章发表后的头几年,遭到负面引用的概率较高,因为在这个阶段,很多问题未见分晓,歧见、辩论较多,共识较少。

第二,研究人员只有关注了某些文献,才会去作评价和引用(不管正面还是负面),明显差劲的文献是得不到任何关注的。因此,获得负面引用的文献其实是质量较高、比较重要的论文,这些文献的平均被引用次数要高于从未获得任何负面引用的对照组。也就是说,科研人员越关注某篇文献(可能就是因为其新颖性和高质量而关注),就越可能对之进行批评、延展,或是对文中的某些说法给以条件限制。

第三,做出负面引用的4888篇文献(占总量的31%)与从未出现负面引用的10,843篇文献的引文分布,在统计上并无差异。这些发出批评声音的文献也对本领域的整体进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也许表明,有负面引用出现的领域反而有着较坚实的基础,或至少可以说,由于受到科学家的不断关注(前已说明,关注才会批评),这些领域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

第四,本文关注了负面引用在文章的不同小节是如何分布的,结果发现,约84%出现于“结果与讨论”小节。可能的解释有两方面,第一,免疫学论文多数报道的是“发现”(从而出现在“结果”小节),而不是理论与方法;第二,理论与方法小节使用的语言与词汇不那么直截了当,因此,本文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算法不易识别出它们是否属于负面引用。

第五,进行负面引用的科学家,更可能处于与被批评的文献较接近的学科领域,更可能与被批评的作者有较小的社交距离。引用者与被引用者的地理距离越近,越不容易发生负面引用。对这一点的解释是:在知识空间里,社交邻近比物理邻近重要;对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在文献上开展公开批评确实更困难些,他们可能宁愿当面做一些沟通。

第六,文章被批评后,其后续引用会受到影响吗?研究发现,被负面引用的论文和未被负面引用的可对照论文组的引文轨迹是很相像的,只存在着微小的长程“惩罚”效应。即,过了很多年后,被负面引用论文的被引状况会弱于对照组。

 

博主:本文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零被引论文并不都是垃圾论文,其中可能含有睡美人文献;同理,负面被引论文也不一定都是错误百出的论文,而可能是受到“吹毛求疵”待遇的较好的论文,这种“吹毛求疵”对于学科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在做出扎扎实实的研究之前,千万不要乱下简单化、一刀切的结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31543.html

上一篇:克拉拉的人生三阶段论----日记摘抄(377)
下一篇:4年前获奖的《失控》的作者来到北京
收藏 IP: 219.142.241.*| 热度|

45 孙学军 陈小润 许培扬 陆泽橼 杜建 钟炳 赵星 陈南晖 魏瑞斌 沙晨 蒋迅 章成志 韩枫 王鸿飞 高峡 俞立平 文克玲 梁进 徐传胜 赵丽莹 吴标兵 张文军 赵凤光 杨正瓴 李世春 李峰 李天成 梁妍钰 赵美娣 金耀初 吕洪波 闵应骅 杨金波 姬扬 黄健 陈冬生 强涛 shenlu ghzhou5676 xchen decipherer qzw zjzhaokeqin lrx loujinsh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