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et Leydesdorff教授的新探索
武夷山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Loet Leydesdorff教授是世界著名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奖得主。可是有很多同行忘记了或从来没有注意过:他先后获得过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社会学博士学位,他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各自的思想体系都不陌生,对于社会学则非常熟稔。在多个学科的长期浸淫积淀,再加上他的定量分析能力,就如虎添翼了。这不,最近他又有一篇跨学科研究的文章被Scientometrics录用,待发表,全文见http://arxiv.org/ftp/arxiv/papers/1504/1504.04801.pdf。这篇文章,没有科学社会学的功底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我个人认为,这将是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这里先大致翻译一下该文的题目和摘要。
Can Intellectual Processes in the Sciences Also Be Simulated? The Anticip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Possible Future States(科学中的智识过程也能模拟吗?未来可能状态之预期与可视化)
摘要:
社会-认知行为复制着也改变着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这些结构维度之间的分析性差异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科学发展的更丰富的模型。在本研究中,我认为:(1)社会结构将期望组织为信念结构,而信念结构是可以归结到个人和社群的;(2)期望在学术文献中被具体化了;(3)从智识上说,科学(学科、专业)往往自组织为理性化期望之体系。尽管社会组织总是地域化的,但学术论著可以流通传播,只要采用具有普遍符号意义的交流编码,期望是可以稳定化的。不过,知识重组仍将是潜藏的二级动态过程,参与者只能反思式地接触该过程。但是,涌现中的“意义视野”通过将未来可能状态限定为边界条件,仍可以为处于历史演化中的组织提供反馈。我提出,用预期系统计算中常用的递归方程和超递归方程(hyper-incursive equations)来模拟这些未来可能状态。这些模拟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将社会结构沿其轨道的历史进程(即递归进程),期望系统在制度层面的演化发展(即超递归发展),以及期望在行为、组织和文本中的递归实例化这三者之间的耦合展现在我们眼前。
以上是摘要。下面再大致翻译文章的开头两段,以助于对作者研究意图的理解:
自从Epstein和Axtell于1996年发表著作Growing Artificial Societies: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ottom Up (生长出人工社会:从底向上的社会科学)以来,基于主体的建模(Agent-based modelling,或ABM)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已经十分流行。 Epstein于2006年提出了他的“生成主义的”研究纲领,声称:只有能够对待研究的社会现象进行模拟,使之从底向上“生长”出来,涌现出来,才能对该现象加以解释。在科学技术元勘(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中,这一研究纲领与科学社会学的强纲领相吻合:应当将个体和这些个体在机构中的集合作为分析单位,由此产生出科学动力学。从这一视角出发,可将科学视作基于社群的信念系统,分析单位则是主体(agents)或集体,它们受到一系列社会利益和认识论兴趣所驱动。
虽然主体----即科学家----能够感知与理解其所从事科学的智识维度,但ABM中,并未将超个体层面上的科学之知识组织给概念化为话语互作用的实质性成果。科学之知识组织被视为科学之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内容是根据对互作用的主体之个体认知而确定的。从这一视角说,参考文献和引文可以理解为科学实践中的修辞手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