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科研绩效评鉴的学理教训
武夷山
著名学者Diana Hicks和Sylvan Katz在Minerva杂志2011年第2期发表文章,Equity and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unding(科研经费分配上的追求平等与追求卓越),原文见附件1或附件2。该文从学理上总结了英国科研绩效评鉴(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
2001年,第一次搞RAE时,有2598个系参加。这些系的评分结果分布形状,大致是将对勾符号√上下颠倒180度,再左右颠倒180度。即很差的系较少;卓越者数量也不多,但比很差者要多;数量最大的是偏向卓越者那头的比较卓越者。分布曲线的基尼系数为0.157。
直到2007年,才开始用RAE的结果来指导经费分配。政府采用的经费分配计算公式,除了RAE得分外,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如系的规模、所处学科领域、大学是否位于伦敦,等等。
2003年的RAE结果,分布曲线的基尼系数为0.510;2007年的RAE结果,分布曲线的基尼系数为0.528。基尼系数越来越大,说明各系得分的相互差距越来越大。
假定是完全平等的分配方案,则表现居于头40%的获得40%的经费。
而在正态分布中,表现居于头40%的将获得59%的经费。
如果科研成果分布是洛特卡分布(博主:即少数科研人员或少数系科发表了一大半的成果),而资源分配是正态分布,则排在头10%的表现卓越者能获得20%的资源,但相对于其贡献而言,还是“吃亏”了。业绩排在11%至20%者,其成果占成果总量的12%,能获得15%的资源。从总体上说,业绩得分排在前40%者,在学术贡献中所占份额比在资源分配上所占份额更大,较吃亏。
因此,人们就宁愿处于第二档,而不愿追求卓越。
事实上,据Glässer 等学者2002年发表的研究结果,RAE使得原来处于中上水平者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质量,驱逐了低质量的研究人员,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卓越。
博主:我国高考的总体问题与此类似:淘汰了太差的,挑选出一大批中不溜秋偏上的,但将才华非凡但偏科的人(如当年的钱钟书)也都无情地淘汰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