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乐观主义者
武夷山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2012年12月13日)
科学活动的早期资助者是一些贵族。后来,政府逐渐成为科技事业的有力后盾,大企业也投入不少钱搞研究开发。于是,个人资助者的地位相形减弱。近年来,像“X大奖基金会”这样的私人资助机构的知名度再次鹊起,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这类私人资助机构的决策方式较简便,不像官方资助机构那么文牍主义充斥,而且,其资助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它与诺贝尔基金会之类资助机构的重大差异是:前者要靠专家委员会来决定,谁行;X大奖基金会则是提出一个技术挑战,给出参数要求,谁在规定的期限前首先挑战成功,谁就行。因此,没有什么争议。
X大奖基金会的创始人叫Peter Diamandis。2012年2月,他与新闻记者Steven Kotler合写的一本书问世了,书名是《富足:未来比您想象的要美好》(Abundance: The Future IsBetter Than You Think)。为此,《自然》周刊采访了他。
记者问:你对人类的前景十分乐观,可是,人类已经耗尽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你乐观的依据何在?
他说,地球的承载能力是个相对概念。比如,我只能够得着桔树低枝上的桔子,那么5棵桔树才能养活我全家。如果我能造一架梯子,高枝上的桔子也能摘下来,则一棵树就能养活我全家了。假定人类粮食不够了,我们需要的“梯子”也许是基因工程,也许是在摩天大楼内大搞水载法种植。
记者问: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呢?
他回答:人类生存离不开水,而地球上98%的水是咸水。已经出现了淡化水的适用技术,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正在非洲试推广Slingshot咸水淡化器,它的个头只有小型冰箱那么大,可以用牛粪作为其动力源。再一个例子,手机用户数呈指数增长,要不了多久,全球人口的70%都将拥有手机。我们基金会将奖励先进的手机应用方式的开发,例如,未来的手机用户能够靠手机进行自我身体诊断,好比随身带着一位医生。
记者问:这类技术的开发速度如何?
他说,世界上有很多技术的发展速度都是指数式的。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人声称,这个浩大工程至少需要50年才能完成,把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调来干这个,人数也不够。部分由于我们基金会的支持,人们开发出了高效测序技术,现在,一些个人和小型团队就能完成过去只有政府的财力才能供得起的测序任务。现在,越来越年轻的“技术慈善家”不断出现,他们像比尔. 盖茨那样,拥有亿万财富,又慷慨捐献出来。2010年,全世界已经有20亿网民,2020年网民人数将达到50亿。他们都能够投身于全球经济,以极低的成本开展创新。
记者问:现在的状况比过去好吗?
他回答,在20世纪,人类的寿命翻了番。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和平的年代。每一代人都认为,自己面临的问题最严重,但最终都克服了那些问题。这对我是重要的启示。人们会将往昔理想化,而忘了那时其实是多么悲惨。当然,看到问题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进化出的特质,对问题超级警觉是最有利于生存的。
记者问:你对贫富差距怎么看?
他说,有时候,贫富差距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在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年收入在7.5万美元以下时,收入额才与幸福感正相关。如果非洲居民能满足温饱、保健、教育等基本需求,尽管其收入仍然不高,但意味着巨大的进步。
最后一个问题,你打算活得长久些以看到美好的未来吗?
他回答说,我在医学院读一年级时看到一个电视节目,说海龟能活700岁。我就想,它能长寿,我怎么就不行?我们基金会打算提出一个挑战,看谁能解决组织器官生长的问题,这样以后身体的零部件就可以替换了。我与世界上最棒的科研人员和医生一直保持联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