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夸父追日——“知”与“不知”

已有 5153 次阅读 2010-3-16 15:31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夸父追日——“知”与“不知”

作者:展望之

出处:教育参考,2010年第2

  

A:真巧,这条路不狭,却面对面地遇上了。既然遇见,就要请教问题,还是关于孔子的,想请你阐释一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大家都熟悉的话。

    B:不敢当,我试着说说看。这句话是说,要承认自己有所真知,亦有所不知,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A:通常就是这么理解的,说明孔子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否还有更深的道理?

    B:孔子的话只说到这里,但是它的真正的价值却在那没有说出来的潜在的意思:既然有“知”和“不知”两个方面,那么人就应当努力将“不知”变为“知”。最主要的是这个“变”字。

    A:这点我懂。怎样“变”,那就是学和问。这方面,孔子就讲得太多了,“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每事问”、“不耻下问”等等。我们就不用化时间讲述了。

    B:个人,甚至整个人类,都不可能占有全部的真理,永远只能占有部分真理,但是又应该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全部真理,这是个人的终身使命,也是人类的永恒使命。这样的引申,是合乎逻辑的,包含在孔子的思想里。意义是积极的,鼓舞人去勇敢地追求真理和知识。追求的前提是承认自己的无知,也即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是自己不认识不了解的事物。所以,孔子在另一个地方又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A:对。后来的儒家说:“一物不知,儒家之耻”。世界上万事万物,浩如烟海,岂能全部知晓?这是愚蠢的自满,也是直接违背孔子思想的。

    B:这句话也有积极的一面,推动人们去了解世界,了解万事万物,但真要做到无一物不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倒是老子说得好:“知不知,上。”就是说,人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最好不过。

    A:古希腊苏格拉底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唯一知道的正是自己的无知。”因此,他奔走于世间,探究真正的智慧。实际上,他也正是以这句话为最高智慧,只有承认自己无知才能探索到真正的知识。

    B:苏格拉底引导人去怀疑、去思索,激发他们追求知识的欲望,自己去寻找肯定的答案。老子的态度没有这么积极。他看到了“不知”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可是又夸张地说过头,认为“不知”比“知”好,劝导人们抛弃聪明和智慧。庄子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他说:“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如内矣,知之外矣。”竭力强调“不知”是深刻、内涵的,“知”是浅薄、外露的。他进而认为,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太不值得,大无意义了,还是浑然无知好,这才是人生最高境界,最大的幸福。尽管,老庄对生命哲学有着非常深邃的探索,但是,在知识论方面的论述,比孔子、苏格拉底显然消极得多了。孔子和苏格拉底把自觉的思想的权利提高为原则。

    A:好像还有不少思想家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我们再研讨研讨好吗?

    B:蒙田就有一句名言:“我知道什么呢?”表面上看来,他的话带有很大的虚无色彩,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只有怀疑才能判断和论定。”他认为“我知道什么呢?”这个疑问警句比肯定的说法表达了更多的真理。他对各种事物,特别是对盲目信仰提出种种怀疑,从问题出发,去思考,去寻求,最后依然是肯定知识的重要性。究其实质,与培根的话:“知识就是力量”殊途同归。他们两人表面上相异的话,恰恰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人的认识的两个互不可少的主要方面以及所达到的完整意义上的人类自我认识。这两个方面同样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都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A;我也想起了蒙田那句关于“无知”的有趣的话:“啊,无知和好奇,是一只多么柔软而美妙的枕头,可以安放一个智慧的脑袋。”

    B:“知”和“不知”不是对立的、隔绝的,而是有机相连的。库萨的尼古拉在《论有学识的无知》中说过:“我们追求知识的自然欲望不是没有目的的,它的直接对象就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实现这一欲望,我们就会获得有学识的无知。甚至对最热情地追求知识的人来说,也不可能有别的东西对他更有益处;那就是他确实在他本人的那个特定的无知中获得最深的认识,谁对他本人的无知认识得越深,他的学识就会越多。”

    A:请阐述得明白些。

B:孔秋亚克说:“人类总是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他们的最新的知识同他们所已获得的某些知识联系起来的。”倒过来说,只有在旧的知识基础上才能获得新的知识。每一个人都只能在自己的原有知识面上有所提高和进步,不能凭空地发现。牛顿如果没有原有的物理知识,那么他看到再多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也发现不了万有引力。“不知”到“知”是一种有机的辩证变化。所以,王国维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豁然开朗,前面必然有着积累。顿悟,只是渐悟的飞跃形式,浓缩了时间,并没有断裂和空白。

A:我来打个比喻。个人,还是人类,都有着“知”与“不知”两个相连的国度,通过学习和追求,“知”的国度不断侵占“不知”的国度,前者的疆土日渐扩大,后者的疆土日渐缩小。

B:这个比喻不确切。尽管“知”的国度是在不断扩大,但是“不知”的国度却不见得缩小,有时反而会跟着“知”的扩大而扩大。

A:这怎么会呢,难道你是个不可知论者?

 B: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休谟和康德,前者认为人们没有理由证明自己的感觉就是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反映;后者认为人们只认识“现象界”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他们的错误,已经被批判过了,我不会重犯的。我是完全同意世界可以被认知的。我相信恩格斯的话:“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也就是说;“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费尔巴哈也认为人的主观思想反映客观世界是一个世代相继的历史过程。他说:“我的知识、我的意志是有限的;但是,我的界限却并不就是别人的界限,更不是人类的界限;……对某一个时代来说不可能的、不可思议的事,对下一个时代来说,就是可思议的和可能的事了。我的生活被束缚于一个有限的时代,人类的生活则不然。人类的历史,就是继续不断地克服在某一个特定时代里被认为是人类之界限,从而被认为是绝对而不可逾越的界限。”他坚信:“我们没有认识的东西,将为我们的后人所认识。”

A:可是,你前面又说“无知”的国度是不会缩小,有时反而会扩大。这不矛盾吗?

B:不矛盾。一方面,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随着实践在不断增长……

A:打断一下,维纳说过:“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一个人,即使他是做出了辉煌创造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人的认识能力几乎是无限的。

    B:你补充得好。但是,请不要忘记另一方面。人的认识对象是宇宙,无限的宇宙。不但,大是无限的,小也是无限的。根据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在《新基本粒子对话》中提出的理论,我们知道:人们现在所能找到并认识的基本粒子决不是物质可分性的极限,它只是物质无限层次中的一个,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增长,会进入到新的层次,这个认识过程是无限的,物质的层次也是无限的。无限是绝对的永恒无始无终。在这个角度上说,世界是不可知的。

A:这次我有了一个好的比喻:夸父追日。

B:就是这个意思。还是库萨的尼古拉说的:“绝对真理,按照它的本质,是我们所无法达到的。……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本体论的真理,是不可能全部无遗地加以掌握的……我们越是深刻地学习这个关于无知的教训,我们就越是接近于真理本身。”另外,正像波普尔说的:“对每一个问题的每一种解决都引出新的未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知识只能是有限,而我们的无知必定是无限的”。他还有另一段更好的话:“我们对世界知道得越多,越是深入知识,我们也就越是明确地坚信不疑地感觉到自己的不知,也即对不知,有了自觉的认识。”

  A:我同意了你的话。认识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无知”为“知”的无限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说,真理还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真理尚未形成,但是它正在形成。它永远也不会形成,但是它将日甚一日地形成起来。

  B:人的最神圣的使命,最大的快乐,就在于对真理的永远的追求。“假使上帝把两只手伸给我,一只手里是绝对的知识,另一只手里只是对真理的追求,并对我说;‘你选择吧!’那我将立刻回答说:‘不,造物主!你自己把这永恒不变的绝对知识拿去,把神圣的不满足和永不停顿、舍己忘身的追求给我吧。’”——莱辛的话。

    A:我也想起了一句很好的话,笛卡尔说的:“什么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呢?那就是,一个在怀疑,在理解,在肯定,在否定,也在想象,在感觉的东西。……这个东西不停地希求要更伟大更美好……”。

    B:再来一句。回到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

A:关于“知”和“不知”的问题,我们讨论得差不多了吧,只是好像离孔子远了点。

B:没有。尽管我们作了许多引伸、阐发,但是,我相信它们的意思都包含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伟大的话里。

    A:你认为古今中外哲学家们的思想都是相通的?

B:对。请允许我再连用三个外国哲学家的话来结束我们的对话:“如果我们能够把各派哲学的界限都接近起来,那就幸福了。”——休谟。“事实上没有任何一派是孤立地思索,这些派系不仅在精神方面互相渗入,而且在确定的内容方面也是互相渗入的。”——黑格尔。“哲学大师们的中心思想本质上都是非常简单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03514.html

上一篇:1982年,一个研一学生对技术攻关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我才无用亦天生(外一则)
收藏 IP: .*| 热度|

9 阎建民 王号 钟炳 张焱 黄富强 侯成亚 pkuzeal ffy threedoctor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