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关于论文引用动机的问卷调查研究 精选

已有 17248 次阅读 2009-7-2 07:5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于论文引用动机的问卷调查研究

马凤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38

(发表于《情报杂志》20096期)

摘要:国外已经有大量关于引用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国内也有一些关于引用行为的研究,但都是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很少。国内迄今尚未发现关于引用动机的实际调查的任何文献。我们分别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作者和中国情报学核心作者为对象,作了两项关于文献引用动机的调查,了解到科研人员的引用动机,以及文献引用的相关问题,等等。

A Survey study on motivations for citation

Ma Feng   Wu Yishan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in China   Beijing   100038)

Abstract: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ver citation behavior abroad. In China, some theoretical studies on citation behavior have appeared in domestic literature, but little empirical work has been done.We conduct two questionnaire surveys to learn about the motivations, depths and effects of citation. One survey covers the authors who published articles in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The other aims at the most productive and most cited Chinese author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urvey results are analysed.

Keywords: citer;  motivations for cit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references

1 引言

1927年,Gross[1]发表了一篇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Gross首次使用被引次数评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但直到60年代SCI问世后,获取被引次数数据才比较方便。此后,人们使用引文分析评估国家科技政策和学科的发展,评估科研单位、实验室的实力,评价书和期刊的质量,也用来评价个体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等。人们普遍采用某位科学家著作的被引次数来衡量该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对科学界的影响。[2]

用被引次数作为科研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之一,只有当引用一篇文献则确实表明作者(引用者)真正利用了该文献时才是合适的。但是,从被引次数,看不出作者的引用动机,看不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19)支持

到被引部分的内容信息,也不知道作者是否真正利用了被引文献。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引用行为。目前,大量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主要讨论科学

家在何种程度上引用文献,以及引用某特定文献的原因。对于科学家在何种程度上引用文献,大多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于引用动机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实证分析方法,如问卷调查或访谈法。

国外已经有大量关于引用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国内也有一些关于引用行为的研究,但都是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很少。国内迄今尚未发现关于引用动机的实际调查的任何文献。为填补国内学术界在引用动机实证研究方面的空白,我们以个体科研人员为对象,作了两项关于文献引用动机的调查,获得了一些有用的数据。

2 引用行为研究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引用行为的研究共有30多项,产生了40多篇文献[2]。按照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或文献可主要分为四类:①源文献(引用文献)中引用部分的内容分析;②引文(被引文献、参考文献)中被引部分的内容分析;③引用动机调查或访谈;④研究人们为什么不引用。

Gar?eld[3]1962年首次提出了15种可能的引用动机。他根据引用部分在源文中的位置、文字内容、引用方式等,推断归纳出15种引用动机。Lipetz[4]1965年对引用行为的不同种类进行了分类。Gar?eldLipetz没有进行实证研究,获取相应的统计数据,给出各种假设引用动机发生的频率,但他们首次对引用动机概念进行了阐释。此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引用行为的调查和研究。

Brooks[5][6]首次直接询问科研人员的引用动机。他与本校各系部最近发表过学术论文的作者,就引用动机进行了访谈。他将调查到的引用动机分为3类:①说服读者,积极引用,为了交流,社会认可;②消极引用;③提醒读者,操作性信息。几乎与此同时,Vinkler[7]1987)调查了匈牙利中央化学研究所20位作者的引用动机。按照预先定义好的引用动机类别,这些科研人员对他们引用过的484篇引文,说明他们的引用动机。Vinkler将调查到的引用动机分为两类:①与学科专业、被引文献的内容等相关的引用动机;②与行为相关的引用动机,如在科学共同体内建立社会关系等。Cano[8]1989)调查了42位结构工程领域科研人员的引用动机,结果表明比例较高的五类引用动机为:①尊重领域内已有研究成果(26%);②源文理解的真正需要(21%);③引文与源文在概念或理论方面相关(19%);④使用被引文献中提到的工具或技术(12%);⑤源文内容是对引文内容的发展(14%)。

BonziSnyder[9]1991调查了纽约州立大学和锡拉丘兹大学的51位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职工,询问他们引用自己和引用他人的原因,结果表明“自引和他引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Liu[10]1993调查了从19811987年间在Chinese Physics发表过文章的415位作者。科研人员说明他们认为的基础性的、必要的被引文献。结果表明“只有少数科学家说80%的引用都是必不可少的”。Shadish et al.[11](1995)从物理学科期刊上选取了几百篇引文,针对预先列出的30种引用动机,调查这些期刊论文的作者,然后从引用动机中提取因子。

CaseHiggins[12]2000)考察了引用高被引文章的动机。他们找出两位通信研究学科高被引科学家的所有著作。从19951997年间,共有55位作者引用这两位科学家。询问这55位作者引用他们的原因。结果发现低被引文章和高被引文章的各种引用动机所占比例不同。Rong Tang[13]2006)选取49位生物学领域作者和50位心理学领域作者最新发表的论文,询问这99位作者的引用动机,并请每位作者对本人的每篇引文给予重要性判断。结果表明引文对源文的重要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国外这些引用动机研究的设计思路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不同,国内迄今没有发现引用动机的实证研究,故难以判断中国科研人员的引用动机与国外同行是否相同。但引用动机并非随机性很强,不同作者的引用动机并非完全绝对不同,而且引用现象也不是不足以有效衡量影响作用大小。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内科研人员的引用动机进行调查和分析。

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界引用动机调查结果

我们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界的科研人员为对象,做了一次关于引用动机的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些数据。选取科技期刊研究界的好处是:从事期刊研究的人员分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众多领域;其中很多人并非专职从事期刊研究,而是以科研为主业,期刊研究为业余爱好;该领域的人员对于这样的问卷可能有较浓厚的兴趣。这些数据回答了“科研人员引用文献的动机有哪些”、“哪些引用动机值得提倡?”、“目前文献引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等,对我们了解中国科研人员引用文献的现状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问卷调查的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的。我们参考了以往文献中提到的文献引用动机,挑选了众多文献都涉及的共性引用动机,再加上我们分析出的其他可能动机,共归纳为17种。选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年到2007年间刊载的论文中,注明了电子邮件地址的所有作者。共搜集到307篇有作者电子邮件地址的论文,将307份调查问卷发送给了这些地址,请应答者分别对这17种引用动机给予重要程度评定。回收到151份,回收率为49%。个别回答者对问卷中的一些选项难以作出判断,没有给出重要程度评定,因此表1中有的选项的总数不是151。详见表1。

从整体上看,对表1中列出的所有引用动机,应答者认为其“完全不重要”的比例都不高,说明这些引用动机在引用过程中可能都存在。

表1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界“引用动机重要程度”问卷调查结果

 

引用动机

非常重要

重要

说不准

不重要

完全不重要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对学科或领域开拓者(创始人)表示尊重

35

23.2%

62

41.1%

27

17.9%

23

15.2%

4

2.6%

对参考文献给予肯定(对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尊重)

32

21.2%

81

53.6%

32

21.2%

6

4.0%

0

0%

将参考文献作为背景性材料

37

24.5%

99

65.6%

10

7.3%

4

2.6%

0

0%

参考文献对该领域内前期的研究工作作了较全面的概括

33

21.9%

69

45.7%

38

25.2%

8

5.3%

3

2.0%

赞同参考文献中提出的新概念、观点或方法等;或采用了参考文献中提出的新方法

49

32.5%

74

49.0%

24

15.9%

4

2.6%

0

0%

为综述、评论以前的文献而引用

39

25.8%

96

63.6%

8

5.3%

5

3.3%

3

2.0%

对本人的文章予以更正

9

6.0%

38

25.2%

65

43.0%

32

21.2%

7

4.6%

指出参考文献中的不足之处;或否定参考文献中的观点

21

13.9%

76

50.3%

44

29.1%

9

6.0%

1

0.7%

介绍未被传播、很少被引用或未被引证的有用文献

12

7.9%

59

39.1%

39

25.8%

33

21.9%

8

5.3%

对参考文献作者的优先权要求提出异议

5

3.3%

29

19.3%

65

43.3%

32

21.3%

19

12.7%

参考文献为本人的某些观点提供了论据;或者参考文献相当于本文中的某些观点的实证;或者参考文献对某概念、观点或方法的确切文献出处给予了证明或论证

49

32.5%

91

60.3%

8

5.3%

3

2.0%

0

0%

核查参考文献中的某个概念或名词;或核查参考文献中某个观点或概念是否被讨论过

21

13.9%

66

43.7%

45

29.8%

18

11.9%

1

0.7%

验证参考文献中的数据、公式、方法、工具等

14

9.3%

91

60.3%

33

21.9%

11

7.3%

2

1.3%

参考文献论证充分,有说服力

24

15.9%

74

49.0%

35

23.2%

18

11.9%

0

0%

与参考文献的作者经常交流知识、意见,对参考文献的作者比较熟悉

4

2.7%

20

13.4%

54

36.2%

58

38.9%

13

8.7%

参考文献作者(作者所在机构)是该领域内公认的权威作者(机构)

5

3.3%

36

23.8%

62

41.1%

34

22.5%

14

9.3%

参考文献发表在权威期刊上

3

2.0%

35

23.2%

52

34.4%

48

31.8%

13

8.6%

多数应答者认为“对学科或领域开拓者(创始人)表示尊重”、“对参考文献给予肯定(对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尊重)”、“将参考文献作为背景性材料”、“参考文献对该领域内前期的研究工作作了较全面的概括”、“赞同参考文献中提出的新概念、观点或方法等;或采用了参考文献中提出的新方法”、“为综述、评论以前的著作而引用”等这些粗线条概括的引用类型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暂且将这六种引用动机归为“粗略的引用”。

认为“参考文献为本人的某些观点提供了论据;或者参考文献相当于本文中的某些观点的实证;或者参考文献对某概念、观点或方法的确切文献出处给予了证明或论证”(92.8%)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最高,说明将参考文献作为本人论文的论据最为普遍。对于“参考文献论证充分,有说服力”,可能有人认为文献内容的表达不重要,含意才重要。但有64.9%(包括“非常重要”)的科研人员认为表达重要。也许不采用参考文献中的论据、论证,源文仍论证充分,是一篇完整的论文,但为了增强论文的可靠性、论证充分性,引进更多的论据、论证。其实这时参考文献是多余的。暂且将这两种归为“详细积极的引用”。

“对本人的文章予以更正”、“指出参考文献中的不足之处;或否定参考文献中的观点”、“对参考文献作者的优先权要求提出异议”选项,回答呈现一定的集中性,但争议比较强。这三种可以归为“详细消极(或负面)的引用”。

有相当一部分应答者认为“验证参考文献中的数据、公式、方法、工具等”重要或非常重要,但也有一部分应答者认为说不准或不重要。“核查参考文献中的某个概念或名词;或核查参考文献中某个观点或概念是否被讨论过”、“介绍未被传播、很少被引用或未被引证的有用文献”,这三种可以归为“详细的中立引用”。

此外,社会因素的引用动机也呈现一定的集中性,但争议性也最强。如“与参考文献的作者经常交流知识、意见,对参考文献的作者比较熟悉”、“参考文献作者(所在机构)是该领域内公认的权威作者(机构)”、“参考文献发表在权威期刊上”也呈现一定的集中性。引用实质上属于一种行为,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总体上,引用动机受两种因素影响:理性因素和社会因素。理性因素可分为四类:粗略的引用;详细积极(正面)的引用;详细消极(负面)的引用;详细的中立引用。不过,多种理性引用动机实际上包含了或多或少的社会因素。

4中国情报学核心作者引用动机调查结果

考虑到对多个学科研究人员的引用动机调查中,作者的选择是比较粗疏的。通过调查作者引用特定文章的动机,了解到的信息可能更真实、具体。因此,除了调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界的引用动机外,我们还对中国情报学核心作者的引用动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情报学核心作者的引用动机,有助于了解情报学领域科研人员的引用动机。将情报学这个具体学科核心作者的引用动机与上述多个学科科研人员对引用动机重要程度的判断相结合,也有助于了解引用行为,还有助于发现文献引用中存在的问题等。

情报学核心作者引用动机问卷调查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将高被引作者和高产作者作为核心作者的操作性定义。根据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4],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的高被引和高产作者合并共为83位。可惜其中有两位核心作者已逝世,另有1位核心作者在国外,没有找到地址。选取这80位核心作者最新发表的一篇附有参考文献的论文。若多篇附有参考文献的论文发表时间相近,则选取核心作者作为独立作者的论文。如果检索到的论文都是合著论文,则选取核心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可能合著论文的每位作者对同一篇参考文献是否引用观点不一,这一点我们没有考虑进去,不过最后只有极少数选取的是合著论文。将80份调查问卷发送给这些核心作者,询问核心作者引用本人最新论文的每篇特定参考文献的具体原因。因此,虽然发送给核心作者的80份问卷中,引用动机选项一样,但用来分析的参考文献是各不相同的。回收到57份,回收率为71%

57篇论文共有539篇参考文献。引用同一篇参考文献可能有多种原因,因此表2中选项回答总数不是539(回答总数为975),各选项占参考文献总数的百分比和大于100%。详见表2

2 中国情报学核心作者引用动机问卷调查结果

引用动机

数量

占选项回答总数的百分比

占参考文献总数的百分比

对学科或领域开拓者(创始人)表示尊重

32

3.3%

5.9%

对参考文献给予肯定(对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尊重)

89

9.1%

16.5%

将参考文献作为背景性材料

187

19.2%

34.7%

参考文献对该领域内前期的研究工作作了较全面的概括

67

6.9%

12.4%

赞同参考文献中提出的新概念、观点或方法等;或采用了参考文献中提出的新方法

113

11.6%

21.0%

为综述、评论以前的文献而引用

102

10.5%

18.9%

对本人的文章予以更正

1

0.1%

0.2%

指出参考文献中的不足之处;或否定参考文献中的观点

7

0.7%

1.3%

介绍未被传播、很少被引用或未被引证的有用文献

12

1.2%

2.2%

对参考文献作者的优先权要求提出异议

0

0%

0%

参考文献对本文的某些观点提供了论据;或者参考文献中的内容相当于本文中的某些观点的实证;或者参考文献对某概念、观点或方法的确切文献出处给予了证明或论证

246

25.3%

45.6%

核查参考文献中的某个概念或名词;或核查参考文献中某个观点或概念是否被讨论过

8

0.8%

1.5%

验证参考文献中的数据、公式、方法、工具等

3

0.3%

0.6%

参考文献论证充分,有说服力

24

2.5%

4.5%

与参考文献的作者经常交流知识、意见,对参考文献的作者比较熟悉

10

0.9%

1.7%

参考文献作者(作者所在机构)是该领域内公认的权威作者(机构)

51

5.2%

9.5%

参考文献发表在权威期刊上

23

2.4%

4.3%

整体上看,表2与表1结果比较一致,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①几乎一半(45.6%)的参考文献由于“为本人的某些观点提供了论据;或者相当于本文中的某些观点的实证;或者对某概念、观点或方法的确切文献出处给予了证明或论证”而被引。这与表1中的数据是非常一致的。研究科学修辞的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引用是一种修辞方法,是一种说服别人的手段”。他们认为当一位科学家获得自己认为重要的成果时,为了说服科学共同体认可和共享他的研究成果,他会特别说明自己的研究工作如何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取得发展,或将已有的某些研究成果或现有文献作为论据或论点,与自己的文章联系起来,以说服读者[2]

②“粗略的引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核心作者的回答(总数为975)中,“粗略的引用”(回答数为590)所占百分比为60.6%这与表1中数据也很一致。

③表1中,“对本人的论著(或论文)予以更正”或“对文章作者的优先权要求提出异议”而引用参考文献,多数人说不准其重要性。从表2中看出,很少有人这么做,即使有时可能需要更正以前的著作,或批判学术研究中的抄袭等不良现象。但也可能科研人员本人不确定是否需要更正,或难找到确凿证据表明别人抄袭自己的成果。还可能因为考虑到这样做“比较麻烦或作用不大”。

④表1中,许多人认为“核查参考文献中的某个概念或名词;或核查参考文献中某个观点或概念是否被讨论过”、“验证参考文献中的数据、公式、方法、工具等”重要,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说不准或不重要。从表2中看出,确实有一部分科研人员因为核查或验证而引用参考文献的。与其它引用参考文献的原因相比,核查或验证数据、公式等是比较一件比较艰巨的事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一般人们都习惯“拿来就用”,不愿花功夫去核查、验证。但事实上,别人做过的研究或已有的文献并不一定都确凿可信,除了核查来源出处外,必要时还应核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或检验概念名词是否讨论过,避免重复。

⑤许多人认为“论文论证充分,有说服力”重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认为说不准或不重要。从表2中看出,论文的表达如何也会影响其显示度或被引情况的。在多篇论文论述相同问题时,人们倾向于引用表达清楚、意思明确、论证充分、有说服力的论文。尽管,这些文字表达较好的论文不一定是同类文章中思想观点、内容质量最好的论文。

⑥表1中,多数人对社会因素方面的引用动机看法分歧比较大,难以判断其重要性。表2数据表明社会因素也影响着人们的引用行为。引用行为规范理论偏重于引用的理性因素,认为引用参考文献更多是因为它的“导向作用和象征作用”。导向作用是指,参考文献告诉读者一些以前可能不知道的文献,可能其中有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象征作用是指,认可参考文献具有知识产权(著作权)。但引用行为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科研人员引用动机复杂,由多种社会因素构成。[2]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引用是理性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于这两类因素,哪一种是决定性因素,看法不一。

⑥问卷调查中,设计的选项大都是关于引用他人的原因。情报学核心作者的回答中,部分作者提到自引,但没有提供自引的动机。在BonziSnyder[9]1991)的对自然科学领域作者的引用动机调查结果表明“自引和他引没有太大区别”。考虑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性质、传统习惯等不同,社会科学领域自引可能比他引包含更多的社会因素。

⑦部分核心作者没有填写问卷,但对引用动机或问卷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看法。有两位作者说到引用文献时,没有考虑很多。有位作者提到,没有考虑为什么引用,但每次引用都会在源文作上标识,可以通过内容分析判断出引用原因,也补充说一般是因为应用了别人的观点而引用。

⑧对有关本人特定参考文献的引用动机,有作者提到问卷中选项都不是非常合理或贴切,也有作者提到有的特定参考文献的引用动机是难以说清楚的,还有作者提到有些只是与问卷中选项相近但不完全吻合,或者有的选项并不能单独成为一种引用动机。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引用特定参考文献的原因有时是很复杂的,或者说引用动机受多种理性因素和社会因素或其它因素的影响。

⑨除上述提到的引用动机外,核心作者引用特定参考文献的其它引用还有:“对标准的评价”、“对标准的引用”、“自己写过参考文献中有关词条”等,暂且将这些归到“粗略的引用”。

5 对调查中获得的其他信息的分析

除填写问卷外,一部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作者还提供了许多引用动机的相关信息,一些情报学核心作者还提供了许多非常详细的关于特定参考文献的引用动机、引用过程及相关问题的信息。将问卷调查结果和这些“其他信息”结合起来,有助于了解科研人员的引用行为。总体上看,“其他信息”所反映出的观点和看法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是很一致的,但丰富了问卷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主要为以下几类:

  其它引用动机

有人认为引用是“开展研究工作的依据”,似乎引用文献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可能开展

研究前需要进行文献调查、资料调研,以判断研究的科学性。有人提到有的文献带来了创造“灵感”,应该作为参考文献列出,也有人提到为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了追索本学科、领域或主题的发展而引用,还有人提到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而列出参考文献。这四种体现了的参考文献的导向作用。有人提到直接引用别人的某些研究成果,如分析的数据、背景介绍等,可以减少重复、简单的研究工作。有人当参考文献内容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时,引用。可能实际上不引用参考文献也可以,但是为了尊重相关研究成果而引用。暂且将这些归为“粗略的引用”。

不少人提到“遵循科研规范与学术道德”、“科技期刊对文章发表的要求”、“一些期刊为了提高本期刊的影响因子”、“装饰门面而已”、“没有参考文献的文章一般不易发表”、“提高本人论文的被引率”等,一些期刊要求发表的论文应该有参考文献,甚至要求参考文献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而一些科研人员在列参考文献时,可能粗略阅读过大量文献,这些文献思想观点内容相似,作者则选择只列来源于外文文献、知名期刊、知名机构或知名作者的文献。可能为了达到期刊的要求,也可能认为这样能够提高文章的水平、权威性等。也有人提到为“提高研究结论的水平与价值”,可能引用了参考文献的论文表明研究工作做得更好。还有一些科研人员提到“示好”“文献的作者是同事”或为其它特殊目的而“假引”也可能存在。这些可归到“社会因素的引用”。

②引用的随机性

有部分作者提到,引用是出于学术研究的习惯行为,引用时没有考虑很多。似乎引用某篇文章是顺理成章的,不涉及选择引用哪篇文献的问题。也可能引用哪篇并不很重要,比如当同类文章很多时,被引的那篇文献可能有多篇“替代文献”。也可能是否引用并不需要考虑太多,引用或不引用都可以。在调查中,看到有作者从来没有或很少引用他人的文章,也看到有的作者部分论文有参考文献,部分论文无参考文献。但这也可能是属于“引用了,但没列出”。

这些都表明了引用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也说明了引用或不引用的动机复杂,还表明参考文献并非总是必要或重要的。

③文献引用中存在的问题

不少人提到“二次引用”、“二次参考文献”的问题。一些作者并未阅读过自己所引用的文献,而是将别人论文中文献引用部分所对应的参考文献作为本人的引用文献。或发现了与自己所写论文部分内容非常相关或一致的论文时,直接引用该论文,将该论文的参考文献直接作为本人的引用文献。

有人提到“假引”、该引而不引、不该引而引的问题。引用受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可能有时作者引用习惯不明确,加上引用可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作者实际上引用了多篇文献时,但只列出了部分参考文献,该列出的没有完全列出,或没有列最相关的文献,反而列不大相关的文献。还有人提到“被迫引用”现象。通常情况下,参考文献具有两个特征:与本人所写文章内容相关;本人亲自阅读过的文献。但有时为了迎合期刊的要求,增大论文的录用率等,一些作者列出没有看过的或不大相关的参考文献。这类问题在国外也存在。Evans[15]核查了三种医学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发现48%的引用都是错误的,“结果表明一些论文作者没有核查过他们的参考文献,甚至没有阅读过参考文献”。Eichorn,Yankauer[16]核查了三种健康期刊论文“150篇参考文献引用有1/3是错误的,其中1/10是明显的大错误,比如,找不到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Broadus(1983)[17]估计10%-60%的参考文献有错误。

6 结语

国内很少有人从实证方面研究作者的引用行为,特别是询问作者的引用动机。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作者的引用行为也很少。事实上,不仅为解释作者引用文献的动机,也为改进科研评估中被引次数的评估作用,从科研人员那里收集引用动机的数据是比较重要的。

本文主要研究科研人员的引用动机,以个体科研人员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科研人员引用动机及文献引用的相关问题。

引用动机有很多种。引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性因素,如引入他人提出的观点、方法,将他人的分析数据、论证作为本人文章的论据等;社会因素,如通过文献引用建立与他人的联系,提高论文的录用几率等;随机因素,如文献的可获得性,引用习惯等。引用可能源于这些知识、技术、学科、社会等因素,也可能是这些因素的不同程度的组合。

尽管科研人员的引用动机各异,但主要的引用动机有:①表示对前辈、开拓者、他人研究成果等的尊重;②将参考文献作为背景性材料;③借鉴参考文献中的概念、观点、方法等;④将参考文献作为论点、论据或论证;⑤综述、核查、验证、评论、评价、更正或反驳;⑥有说服力的表达、权威期刊、权威机构、权威作者等。

参考文献对引用者的概念、思想、观点、方法、实践方面的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难以定性描述。在列举某篇特定文章的参考文献时,作者可能不确定哪些文献应该列、哪些文献不应该列。但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列出的参考文献应该具有两个特征:本人真正阅读、理解了其内容的文献;在本人的论文中真正提到、引用过的文献。

引用实质上也属于行为,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加上参考文献的定义、界限、标注方式等没有得到统一,不免出现诸如“被迫引用”、“假引”、为特殊目的而敷衍了事的引用、二次或多次参考文献的引用等问题。人们普遍认为,在学术研究中,参考文献对科研人员的概念、观点、思想、发现的形成及科研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的传播和扩充过程中,参考文献具有导向作用和象征作用。虽然参考文献具有这些积极作用,但目前文献引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人们对目前的参考文献的利用情况、积极作用的发挥情况看法不一。

将来的引用行为研究,应该将内容分析和引用动机分析结合起来。除了对引用动机的研究外,还应对不引用和自引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引文评估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参考文献和引用的定义、特征、界限、标注方式等应该得到明确。不应该将参考文献的数量、语种、来源期刊、来源机构等作为论文质量评估的唯一或过于重要的指标。引用、引文方面的定量数据已经有很多,将来应该多从引用者出发,收集定性、主观的数据,将定性和定量数据结合起来,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规范引用、引文,使参考文献在知识的传播和扩充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ross,P.L.K.,Gross,E.M.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J].Science,

1927,66(1713):385-389.

[2]Lutz Bornmann,Hans-Dieter Daniel.What do citation counts measure?A review of studies on citing behavior[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8,64(1):45-80.

[3]Garfield,E.Can citation indexing be automated written in 1964,included in: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Philadelphia: ISI Press,1970, Vol:1,84-90,1962-73

[4]Ben-Ami Lipetz.Improvement of the selectivity of citation indexes to science literature through inclusion of citation relationship indicators[J].American Documentation,1965,16(2):81-90.

[5]Terrence A Brooks. Private acts and public objects-an investigation of citer motiva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85,36(4):

223-229.

[6]Terrence A Brooks.Evidence of complex citer motiva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86,37(4):34-36.

[7]Vinkler,P.A quasi-quantitative citation model[J].Scientometrics,1987,12(1/2):

47-72.

[8]Cano,V.Citation behavior:classification,utility,and loc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89,40(4):284-290.

[9]Bonzi,S.,Snyder,H.W.Motivations for citationa comparison of self citation and citation to others[J].scientometrics,1991,21(2):245-254.

[10]Mengxiong Liu.study of citing motivation of Chinese scientist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93,19(1):13-23.

[11]Shadish,W.R.,Tolliver,D.,Gray,M.,Sengupta,S.K.Author judgments about works they citethree studies from psychology journals[J].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95,25(3):477-498.

[12]Case,D.O.,Higgins,G.M.How can we investigate citation behavior?A study of reasons for citing literature in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200051(7):635-645.

[13]Rong Tang,Martin A.Safer.Author-rated importance of cited references in biology and psychology publication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8,64(2):246-272.

[14]苏新宁(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68-1071.

[15] Evans,J.T.,Nadjari, H.I.,Burchell,S.A.Quotational and reference accuracy in surgical journalsa continuing peer-review problem[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90,263(10):1353-1354.

[16]Eichorn, P.,Yankauer, A. Do authors check their references?A survey of accuracy of references in 3 public-health journals[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987,77(8):1011-1012.

[17]Broadus,R.N.An investigation of the validity of bibliographic citatio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83,34(2):132-135.

 

作者简介:

武夷山,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

马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41453.html

上一篇:转载并强力推荐:高墙与鸡蛋
下一篇:知识的“阶数”
收藏 IP: .*| 热度|

16 赵星 刘耀 刘玉平 章成志 李万春 曹广福 吴江文 王号 周春雷 陈国文 刘立 贺天伟 王立 马光文 许培扬 mychinasea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