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2003年我填写的参与科普工作状况问卷

已有 1742 次阅读 2023-7-26 11:07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03年我填写的参与科普工作状况问卷

武夷山

 

    下面是我20031028日填写的关于参与科普工作状况的问卷,在博客上贴出前做了个别文字调整。

姓名

武夷山

性别 

出生年月

1958.5

毕业学校、专业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技情报专业

工作单位(从事科普工作高峰时的单位)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您的工作和所从事的科普活动有什么关系?(1科普就是工作,2与工作有部分关系,3与工作毫无关系)

您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1科普作家;2科普理论家、3科普评论家、4科普翻译家(可多选)

3、4

您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于您从事科普工作有什么看法?(1支持,2反对,3不理会)

1(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从事科普工作对于您在单位里的晋职(1有帮助,2有负面影响,3看不出影响)

迄今为止,您从事科普工作有多长时间了?

16

您的第一篇相关科普(评论、理论、翻译)作品是何时发表的(如您愿意,希望简单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情况。文章名,发表刊物,主要内容等)

1987年在《文汇报》发表豆腐块文章,“爱因斯坦趣闻”,是我科普生涯的开始。198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我的独译著作《人工科学》是第一部重要的科普作品(该书性质介于科学专著和大科普著作之间)

您的上一篇相关科普文章是何时发表的(如您愿意,也希望简单介绍一下)

“专业与业余”,科学时报,2003.10.24

(博主今注:即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602.html

您认为自己最重要的相关科普文章(著作)是那一篇(部)?(也希望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发表(出版)时间,发表刊物(出版社),主要内容,比发表刊物)

我作为校译者之一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被广泛引用,迄今影响最大。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您在从事相关科普创作时,是否考虑过预期的读者对象?

不考虑,只考虑拟投稿刊物的宗旨

您估计在全国范围内您大概有多少相关科普工作同行?可否列出您熟悉的人物?

熟悉的约50

您对相关科普工作的总体评价如何?您认为存在哪些问题?症结何在?有何建议?

相互交流不够。例如,搞数学科普的与宣传科学文化的不一定认识。存在不团结现象。某些科普工作者的功名心过重。

您怎样对界定科普,或者说,您怎样理解科普?

我理解的科普是不包括技术普及的,重思想层面。技术普及可归入技能培训。

在您看来,科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Enjoy life more and deal with 

daily affairs better.

您是否认为我们的科普理念需要更新?如果需要,该如何更新?

理念问题不算太大,关键是做事。

您对在高校设立科普专业或者科学传播专业有何看法?

研究生阶段可设。

您对“科学传播”这个提法是否有过耳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知道。但不一定用它代替“科普”。

对于当前在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科学文化、科学精神,您怎么理解?或者说,在您看来,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说得太滥了,就像酒文化、茶文化一样。

您对当前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科学主义及相关问题怎么看?

在科学尚未站稳脚跟时,过度批评“科学主义”,社会效果不一定好。在小圈子里批评则无所谓。但是在发展中医药的问题上,确实需要批判科学主义的恶劣影响。

您怎样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1水火不容,此消彼长;2各有价值,可以并存?3……)

有过度强调仪轨的宗教和强调终极关怀的宗教,后者与科学可以并存

您怎样理解科学与迷信的关系?

实用科学知识的增长与破除迷信不搭界。关涉宇宙观、进化观等等的知识越丰富,迷信的地盘越小。

清明节很多人烧纸钱,您怎么看?(1封建迷信;2一种民俗;3一种表达哀思的方式;4……

不可一概而论,有的是迷信,有的是表达哀思的方式。正如有人欣赏芭蕾,有人在观看芭蕾舞表演时其实在欣赏大腿一样。

您对科学是否有禁区这个问题怎么看?

思考问题没有禁区,但是在可能严重影响(冲击)人生的领域,在一定时段内,需要暂时设置禁区。

您怎么看克隆人这个问题?(1克隆人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2应该禁止;3不论是否禁止,都是不可避免的;4问题复杂,一时还看不清楚;5……)

应该禁止。

怎样理解科学的负面效应?(1前进中的失误,通过科学发展可以纠正;2是双刃剑,不可避免;3……)

不可避免

您认为科学技术存在伦理问题吗?

存在

您认为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认识世界,服务于人生

您怎样理解科幻作品(包括小说和影视)和科普的关系?

科幻主要属于文学,文以载道亦可,不载道亦可。科普主要属于一项使命,mission,有点像传教士所做的事

在上面的这些问题中,您认为哪些最需要关注?您认为遗漏了哪些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96685.html

上一篇:意大利和美国的一些翻译奖
下一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著数量索引”数据库统计的译著数量最多的50个国家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8 郑永军 杨正瓴 张晓良 尤明庆 周忠浩 赫荣乔 贾玉玺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