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变了,文学作品中的科学日常和科学家形象 精选

已有 7135 次阅读 2022-5-28 07:16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变了,文学作品中的科学日常和科学家形象

■武夷山

(发表于2022年5月27日《中国科学报》)


     2021年4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社会学教授Sina Farzin、德国不莱梅大学驻场作家Susan M.Gaines女士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Roslynn D.Haynes女士三人共同主编的Under the Literary Microscope:Science and Society in the Contemporary Novel(本文作者译为“在文学显微镜下:当代小说中的科学与社会”)。

    笔者1993年发表过一篇题为“从文艺作品中的科学家形象看反科学思潮”的会议论文,此文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便是Roslynn D.Haynes发表于1989年的论文《文学作品中的科学家——形象与成见及其重要性》。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文学作品必然对此有所反映。不过,这条反映之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科学与文学之关系的一位学者在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在文学作品中是找不到对科学日常运作的描写的。这句话在当年也许是对的,可现在不再是这样了。

    三位主编在本书“导言”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间,我们开始看到有一大批新型小说涌现出来,它们对于真实的科研实践(包括历史上的和当代的科研实践)以及科学家角色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了明晰、深入的描述和探讨。

    新一代的科学小说(science novels)有各种叫法——“虚构作品中的科学”“技客小说”“实验室文学”等。无论叫什么名字,反正科学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读者在此空间氛围里可以更好地体验和思考科学的威力:科学既揭示大自然的秘密,也推动社会变革,引发也试图缓解各种风险。

    本书考察了在这一新的创意空间中发生的话语之隐含意义,一方面,科学及其成果是如何被社会接受的,是如何影响社会的;另一方面,科学工作是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的。

    本书收录的文章分析了芭芭拉·金索沃(美国国家人文勋章获得者)、美国作家理查德·鲍尔斯(名著《回声制造者》的作者)、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我国作家余华对他评价极高)等在内的众多作家的作品,讨论了很多至关重要的主题,包括科学机构的经济化,科研工作中的伦理、风险和性别不平等问题,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之重塑,不断演化的科幻作品中的科学,读者对科学小说之接受以及科学小说对公众理解科学之潜在贡献,等等。总之,本书可以成为当代文学课程和科学元勘课程有价值的参考书。

    全书分为“导言”《文学显微镜之下的科学》和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题为“背景与语境”。分别为1~3章:晚近非虚构作品中的科学与社会(两位作者都是英语教授);从个体知识生产到集体知识生产——非虚构作品简史(两位作者分属于社会学和传媒研究);在疯狂与平庸之间——当代小说对科学之混杂描绘(刻板描绘和真实描绘并存)。

    第二部分的主题是“嵌入的科学:科学工作和知识受到的社会影响”。分别为4~7章:面临风险的科学家(两位作者一个是文学学者,一个是天文学家);臆想小说与似然合理性的意义——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的批评性反响所反映出的反乌托邦科学;当科学家是一位女性——小说与女性主义科学元勘(作者是文学、媒体与传播专业的女教授);科学之经济化——来自科学小说的启示(作者是社会学家)。

    第三部分的主题是“孰因孰果:科学及其社会后果”。分别为8~10章:技术现代性之科学小说——晚近科学小说中的科学形象(作者是媒体及文化研究教授和英语教授);不听话的动物,顽固的事物——当代科学小说中的生物实体和科学知识生产(两位作者都是文学教授);小说中的风险叙事及其引起社会共鸣的潜力(四位作者中包括一名文化社会学博士后、两名英语文学教授和一名社会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2-05-27 第3版 读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40529.html

上一篇:快速写书评——日记摘抄867
下一篇:去中央电视台看春晚部分节目预演——日记摘抄868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12 史晓雷 周忠浩 尤明庆 许培扬 王安良 张晓良 晏成和 杨正瓴 李学宽 程少堂 刘洋 李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