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2022年3月,《文艺报》记者发给我一个采访提纲。我发过去一篇非原创文章——这里,“非原创”指的是,文章中的某些事例在我过去发表的文章中出现过——作为对采访问题的答复,后来,他们在采访报道中用了我的几句话,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35092.html)。现在,我将发给对方的文章全文放在这里。)
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携手与“联姻”大有裨益
武夷山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文学艺术是想象力信马由缰的领域。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携手与“联姻”,有利于文学艺术和科学双方互相滋养,共同繁荣。
首先,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成为一家人,或者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同属一个家庭,这是难得的幸事,因为这带来了天然的交流互动机会。例如,科学家钱学森的妻子是音乐艺术家蒋英。钱学森曾说,“几十年来,蒋英带给我的这些艺术作品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艺术的熏陶开阔了我的思维。”又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家卡尔. 杰拉西(1923-2015)拥有令人艳羡的科学与文学两栖生涯。他1951年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种类固醇口服避孕药,为此而于1973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1年获得国家技术奖章。后来,他致力于文学创作,表现“虚构作品中的科学”,成就斐然。他的第三任妻子Diane Middlebrook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英语教授,也是一名专业作家。再如,文学艺术家丰子恺(1898-1975)先生的幼子丰新枚(1938-2005)先生家学深厚,会背诵数千首古诗词。后来他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获得科技情报硕士学位,毕业后成长为知识产权专家。丰子恺先生的外孙宋菲君小时候文理科都很优秀,在高考选专业时犯了难。丰子恺先生郑重地建议他考北大物理系。他听从外公的建议,考上了北大物理系,并一辈子从事科学研究。
其次是科学家与文学家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创作科普作品。科学家主要保证作品的科学性,文学家能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例如,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陈润生院士与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研中心)科普作家刘夙合作撰写了《基因的故事:解读生命的密码》(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留下佳话。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书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由于该书深受读者欢迎,2018年又修订再版。又如,2011年8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与美国Tor出版社签订了合作协议,拟推出多部“基于科学的商业小说”。当年11月,Tor出版社物色的一些图书作者来到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他们在此参加两天的工作坊,与该中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接触互动,该中心的部分数据和设施也向这些作者开放。该合作计划2014年推出了第一部作品,是著名历史学家和作家William Forstchen创作的《天空之柱》。再如,浙江农林大学碳汇专家周国模教授与作家王旭烽女士以及一些艺术家合作,创作了《幽篁国的竹林碳语》(王旭烽、周国模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等多部科普作品。
再次,精心设计一些促进科学家与文学艺术家对话互动的机制。在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开展了不少驻场作家、驻场艺术家之类的计划。例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开展了著名的驻场艺术家计划。该计划邀请艺术家使用新媒体,并与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结成对子。双方合作的结果,既产生了有意思的艺术作品,也带来了技术创新成果。艺术家们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新视角和做事的新语境,从而活跃了研究中心的气氛。拍板开展驻场艺术家项目的是当时的研究中心主任John Seely Brown。他认为,该项目有三大好处:一是艺术家与科研人员的接触互动能激起更深刻的回应与情感,是默会知识的激发器;二是围绕科研人员面临的研发问题开展聚焦的交谈互动能带来很多启示;三是艺术家有助于产生对复杂问题的简洁解决方案。他强调说,毕加索用5根线条所表达的东西,比我们多数人写一本书所能表达的还要多。
当然,“驻场”的“场”不一定是科研机构,还可以是政府部门、图书馆、医院等。2020年9月,加拿大西蒙佛雷泽大学(SFU)图书馆的驻场作家计划迎来了第一位非虚构作品作家Mark Winston(马克.温斯顿)。多年来,温斯顿与学生、科学家、其他专业人员和作家合作,完成各种能抓取眼球的非虚构作品,包括项目建议书、报纸上的观点文章、杂志文章和图书等。西蒙佛雷泽大学的驻场作家计划旨在发挥非虚构作品写作在向学术界以外传播知识的威力,增强SFU教职员工讲述精彩的科研和学术故事的能力。温斯顿在这里要做三件事:举办非虚构作品写作的培训班;展示非虚构写作如何通过公共活动将学术内容传递给公众;对SFU的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师资人员和其他员工的公共写作项目提供辅导。
总之,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携手与“联姻”,大有裨益,大有可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