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白求恩的中国抗战报告文学

已有 3794 次阅读 2020-12-24 18:06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白求恩的中国抗战报告文学

北京晚报 | 2020年12月24日


  ▌海龙

奔赴中国战场时的白求恩

白求恩拍摄的延安开会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献身中国抗日战争82周年。1938年的1月8日,白求恩在北美的严寒中登上了援华抗日的征程。其时,他刚从引发世界大战的马德里战场返回美-加募捐支持西班牙人的抗争。可是在北美,他得知了中国人民抗战爆发的消息。中国人在抵死求存,这个不死的民族生命岌岌可危!白求恩发现那时中国比西班牙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战场医疗救护条件更差。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奔向了遥远的中国。

  抵达血与火的战地中国后,他拒绝在条件稍好些的国统区做专家,而坚持到晋察冀火线救助流血搏命守土的战士。一年零九个月以后,他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陌生的中国土地。以后的岁月里,他被中国人民永远怀念着。八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世界仍然不安宁。疾风知劲草,回顾白求恩当年的义举,在严冬里可以让我们看到人间的一抹温暖亮色。

  白求恩除了是一位名医,一生还有很多爱好。世人熟知他作为医生和战士的一面,却较少得读他的文学作品。笔者近年有幸在纽约重新发现了他的一批文学手稿和他当年寄自晋察冀前线的书信,并曾经在《北京晚报》上发表过他的战地书信和诗歌作品。今天,我愿以此文共享我此后发掘出来的他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些都写于战地,可视为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珍贵史料。

白求恩赴华登船前给友人的信,说明他为什么会来中国,以及以后与自己联系的方式。

  第一部

  《在汉口》

  记录初来中国所见

白求恩“过黄河”一文内页

  白求恩在晋察冀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参加了大大小小战斗几十次。其间他抢救伤病员数千人、亲自开刀动手术逾千例。同时,他还建立了数十个流动医院。除了繁忙的工作和奔波,白求恩在这一年多时间里还撰写了大量的信函、日记、工作报告和散文;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表了中国抗战的报道、通讯作品,其写作量之巨简直令人不可思议。除去战斗和日以继夜的救死扶伤,仅只是作为一个写作者,白求恩的工作量和成绩就几乎不亚于任何一位多产作家(别忘了,他此间还写了四本医学教科书)。并且,还拍摄了大量图片、电影资料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他在中国时撰写的部分报告文学,并希望以此为线索来探讨一下白求恩的内心世界和他的写作主题及艺术技巧。

  我拟按照时间线索来介绍和分析他这一时期的创作。这样做的好处是脉络比较清晰,也使大家有个明显的时间主轴,以便我们理解白求恩在中国的行踪及他的思想变化和升华。

  白求恩到中国后最早的纪实作品是《在汉口》。白求恩乘船到香港后在二月初就奔赴汉口。当时的汉口是中国战时中心。抵汉口后,他发现此地是中国国民党的临时政府,而中央政府正迁往重庆。白求恩当时见到的汉口一派混乱、鱼龙混杂。他看到满街伤兵和难民在哀嚎等死;天上日本飞机狂轰滥炸、墙上树上是弹片和崩裂悬挂着的人的肢体和内脏,这地狱般的惨状他过去闻所未闻。白求恩无比愤怒,决心要把这些写出来向全世界公布。

  赴华前,援华医疗队说好了是去支援中国政府,可是到达后他发现“政府”没有了。但在汉口,白求恩接触了周恩来等人及红十字会林医生,他申请去支援八路军。同行的美国医生帕森斯闻此断然拒绝,帕森斯并扣住了援华委员会交付的经费和医药物资。此举造成了美-加援华医疗队的实际分裂(当时帕森斯除因意识形态不同而不合作外,他还有酗酒等问题。他实际上一天也没有参加过中国的抗战服务,而是被诊断出酗酒中毒等精神问题,旋即返美。后在纽约醉死)。

  在周恩来等人的调解下,帕森斯勉强同意留下美洲运来的医药物资给医疗队(当时曾被滞留在香港),而他本人则控制资金。自此,白求恩和护士伊文跟帕森斯分道扬镳。白求恩和伊文开始志愿到武汉各医院去抢救伤员和难民,随后去了延安。同时,白求恩也抓紧时间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当时中国战区的实况、收集材料并写出战时汉口的情形。在抢救伤员和繁忙工作之余,白求恩完成了这部作品。

  这是白求恩来中国后创作的第一篇报告文学。在此文中,他详细地报道了战时混乱中汉口的医疗资源和战地救护、军队的卫生等情况。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第一手真实史料。除此以外,白求恩写作此文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除了揭露日寇暴行以外,他还要向国际社会呼吁募捐救助物资。他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向水深火热的中国军民伸出援手,特别是从人道主义立场对战乱中的中国军人和难民提供医药物资。

白求恩拍摄的战时情景,随“黄河”一文发布。

  后续作品

  《过黄河》等

  再现真实的战地场景

  白求恩第二篇报告文学作品是《过黄河》。这部作品白求恩后来寄到美国,曾经在美国《战斗》杂志全文刊载。除了文字,此期杂志还刊载了白求恩拍摄的中国战地照片、绘制的地图等。

  1938年2月下旬,白求恩跟美-加医疗队一行在周恩来安排下去延安,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辗转迂回,路途中一再受阻。并且多次遇到军队堵截、交通工具受损、被炸、被日军空袭等遭际,有几次甚至险些被日军俘虏。美国和加拿大报纸此间曾经几次报道过他的死讯。白求恩最后终于排除万难到达了延安。他的《过黄河》一文生动地描述了他们这场九死一生的经历。

  在发表此文时,《战斗》杂志专门加了编者按,称它是一部战争史诗,是来自中国抗日战场上最真实的报道。白求恩此文几乎是逐日记载了他40天里地狱般的生死历程。但他的信念是明确的:他要去延安、去为晋察冀军民服务!

  读这篇高度纪实的作品,我们跟随白求恩的脚步,几乎伴他经历了他所遇到的一切:铁路被炸毁的夜袭,黎明寒夜中的摆渡过黄河,紧急逃离被敌机扫射成蜂窝的车厢,疲惫的军人、嚎哭的战争孤儿、战地荒镇路边的小吃棚、空袭中被炸死的牲畜和痛哭的骡夫、逃难途中遇到的荷兰教士、被敌人子弹洞穿化脓、内脏外露的坚忍的伤兵……此外,他还写了和日寇近距离的遭遇战:日军两万,他们只是孤零零的一支运输队,被堵到了河滩,在蝗蜂般的弹雨中死里逃生,这些遭际绝对是传奇。

  白求恩写这篇报告文学的目的不在渲染地狱景象,而在于真实描写战地的惨境和苦难中不屈的中国人的意志。

发表白求恩《过黄河》一文的美国《战斗》杂志1938年8月号

  白求恩的第三篇报告文学是他发表在加拿大著名的《号角日报》上的《窑洞大学:中国解放者的基地》。这篇文章是白求恩到达延安以后所写的对延安的观感,也是他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最真实的写照。从一路恐怖、被追杀到终于抵达延安,他的喜悦和兴奋是难掩的。

  这篇长文中白求恩激动地介绍作为一个外国人眼里延安的新鲜事,还有延安抗大的一切。包括这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窑洞大学的学生来源,从百万富翁、大亨、官员巨室子女到农家子弟;从电影明星、海外华侨到天南海北贫苦众生、童子军学员。这里生机勃勃,是一片希望的土地。

  除了学生来源,白求恩还介绍了抗大人学习、工作和训练情况,同时还将这所崭新的学校和自己经历过的欧美名校做了横向的比较。白求恩以饱满的激情描述了这里的一切,并且指出,窑洞大学代表着中国的希望。白求恩的报告文学除介绍了抗大学员的衣食住行,还浓墨重彩描写了勇敢无畏的一批少女学员。这里的学生皆如部队编制,官兵一致互敬互爱,他们必将成为无坚不摧、引领中国走向胜利的巨大力量!——据记录,此文应该是最早向西方世界介绍延安抗大的一篇宏文,也是当时在国际上正面宣传延安抗日力量的一篇重要史料。同时,它也应该是我们今天研究中共党史和军史的一篇难得的文献。刊发此文时,报纸还配合刊登了白求恩的大幅照片和延安窑洞大学图片,其影响非常巨大。

《过黄河》一文刊发时所配发的路线图,显示了他们九死一生的奔波历程。

  最后一部

  《一次县委紧急会议》

  还原民主政治在晋察冀

白求恩在加拿大报纸上发表延安抗大报告文学

  此前美国和加拿大媒体已经有过中国抗战方面的文章,但它们多是介绍国民党方面的情况。关于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抗战的内容近乎没有。白求恩接下来的第四篇报告文学,就是希望从正面角度介绍一下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情形。

  白求恩的第四篇报告文学是《一次县委紧急会议》。此文起因是当时晋察冀军区缺医少药,使伤病员死亡率疾升,这让白求恩非常焦急。白求恩执意要化装去北平或天津购买医药。此举非常危险,但白求恩个性执拗一定要去购药。请示中央后,聂荣臻司令员决定用派他去参加县委会议这项“紧急任务”转移他的视线。白求恩是个军人,他会无条件执行军令。他非常珍惜参加晋察冀政府会议这项荣誉。会后,他撰写了这篇报告文学并希望将其刊登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报纸上,向那里的人民报告中国基层百姓抗战具体真实的消息。这篇报告文学的内容比较独特。在此文中,白求恩最早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共抗战时期敌后民主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以及民主政治在晋察冀如何运作。同时,此文也真实地报道了当时一个基层县委会的会议内容和细节。

  一如白求恩一以贯之的写作风格,此文写得生动、传神、氛围栩栩如生;它富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同时也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展现。在写作技巧上,这篇报告文学的特点是它善于写景和描摹。它还表现了白求恩擅长运用对话来叙事的特点。

  首先,作为报告文学这种体裁,此文的灵魂在于它的真实性。作者在这儿非常注重真实的细节描写和介绍,其内容非常详实具体。它不厌其烦地介绍了这个地区的地理、人口、出产、税收、社会阶级阶层的构成、财产状况等等。此外,它还描述了这里人们的生活习惯、经济条件、老百姓的体质体格、健康状况等等。在政治和社会面貌方面,白求恩介绍了这儿的民主政府的生成、运作以及它跟当地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等等——其精细程度简直就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文化人类学家采访写就的一篇文化志报告。白求恩深知他的读者是西方人,他们对战时中国的状况一无所知,如果没有这些细节,这篇文章就失去了灵魂。

  由于白求恩仔细了解事实的前后背景并对之有了扎实的研究和叙述,此文不仅对于那时西方人,即使对今天的中国读者也是一种可贵的情景再现;对我们今天回顾和认识那段抗战史和中国革命史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

  除了自然境况的描写,白求恩在文章里也详细地对这个地区坚壁清野政策和敌情做了详尽的报告。本文的写作难点在于它的细节处理方面。我们知道,虽然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但稍不小心就容易将这类文章写成流水账或格式表。好的报告文学作品仍然要有可读性和趣味性才能吸引读者。白求恩则调动了一切材料来完成这个目的。

  他在此文中善用穿插、对话的形式来推进情节,夹叙夹议。同时,白求恩还巧妙地利用细节和花絮来烘托气氛。在综合运用各种技巧的同时,白求恩还夹杂人物素描、辅以情境描写和气氛烘托来突出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文章结尾部分的景色描写。白求恩深谙写作的技巧和诗意原则。他这篇长文的构思布局十分讲究。在文章结束时,他描写会议结束大家返回战场时黑色天幕上千万颗闪闪发亮的星星,和在被烧毁的屋宇残墙上辉光映射下的“除了战斗,我们没有生存之路!”等几个黑色大字。——在寒冷和无垠的夜空中,他的此番描写画面感很强,使文章结尾有力、深沉而且斩钉截铁。今天读来,它仍然充满着鼓舞人心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白求恩的英雄事迹像一团火,在他牺牲80多年后还在燃烧、点燃并启迪着世界上热爱和平的人们。白求恩精神又像一支人道主义的火炬,它辉映过暗夜,同时也指向着光明。中国已经度过了最黑暗的岁月,但在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我们不应该忘记白求恩这位曾经不遗余力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服务并献身于中国的国际主义英雄。

  白求恩报告文学作品摘译

  《过黄河》

  ■海龙 译

  【其一】……

  那天我们只走了六十华里。很显然,日本人知道我们之间距离几乎已经是近到触手可及了。我们知道鬼子的骑兵一天就能行进我们两倍的路程,他们会随时逼近我们。我们在进行着一场竞赛,看谁能最早抵达黄河。在没能穿越这条大河前我们就不算逃离了险境。

  如果穿越了大半个地球辗转到达此地、我们还没来及到战地抢救伤员就被日本人俘虏了,那该是个多么巨大的耻辱啊!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四十八岁了。去年今日,我在马德里包扎了六个伤兵,都是手和臂膀受伤;是些可以忽略不计的轻伤,而那些重伤员都在返途中死掉了。

  星期五,我们离开河津,到达了陕西省黄河东岸的村子。听说日本人焚烧了我们昨天刚刚经过的那个村子。晚上九点,在深沉的黑暗中,我们继续沿着河岸前行。这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场景。

  河岸上点燃了一堆堆篝火,五千多人聚集在一起,还有卡车、大车、骡子、马匹、大炮和堆积如山的货物在等待着穿越黄河到对岸的陕西。篝火的闪光在巨墙般陡峭的山间互相映射着,黄河在高耸的悬崖间奔腾。它的急流裹挟着巨大的冰块互相撞击,以每小时四十多华里的速度在黝黑的河面上咆哮。整个场面神奇且充满着蛮荒之力。

  【其二】……

  星期天很冷。疾风卷着尘土充斥天地间。下午四点,日本人的骑兵横穿过我们到达了东岸。我跟一伙从岸上帮我们运送器材的人一起跑到了河边。日本人开始用机关枪向我们射击,成束的子弹倾泻在离我们一百码外的河水里。

  我们赶紧爬上河岸遁入了战壕。在那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河对岸的敌人。我们沿着战壕拐入了河岸,但最后,我们被命令离开那里,而且要冲过一块开阔地。突然,敌人又向我们开火了。我们赶紧趴下。子弹掀起的烟尘就在我们左近,非常可怖。我抬起头,惊恐地发现,我们距离前面对着我们的一支步枪差不多仅五十英尺左右!等到日本人的视线稍稍转向别处,我们兔起鹘落般迅疾逃离了那个地方!

  我们听说日本人的军队有两万人,由四到五百骑兵,还有炮兵和步兵等组成。我们的大部分设备都运过河来了,但是没有朱德的那匹红马的消息。

  我们今晚搬进了窑洞,这儿比房子舒服多了。又包扎了很多伤员,我们队里留下了两个人在这里等着集聚我们的骡子和大车。

  这是一个寒冷的夜,第二天早晨醒来,我们发现地上积了约两寸的雪。我很同情那些就躺在地上没有任何遮盖的军人们。我们的窑洞温暖舒服。在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吃的,除了小米。

  上午,日本人的炮兵部队到达了河对岸。他们往西岸炮击了一整天。爆炸声在山岭间久久地回荡。轰炸延续了三天。我们的回答是,日本人的炮击能将三百英尺外的房顶完全掀掉,但却伤害不了我们的毫毛。因为我们的窑洞都是挖在山隙里的,而且都掘到了地下四十英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64018.html

上一篇:人面繁花相映红
下一篇:域外新书——谐学:关于自发秩序的新科学(2003)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3 杨中楷 杨正瓴 林建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