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亨利. 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一) 精选

已有 6738 次阅读 2017-5-17 06:32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亨利. 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一)

武夷山

Henry Small(亨利. 斯莫尔)是著名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奖获得者。他在Journal of Informetrics(信息计量学)杂志2017年第11599-612页发表文章,A tribute to Eugene GarfieldInformation innovator and idealist(向信息创新者和理想主义者尤金. 加菲尔德致敬),该文全面评述了加菲尔德的一生成就。下面摘译该文要点。

2017226日尤金.加菲尔德去世,我们失去了一位信息时代伟大的先驱者和创新者。我有幸与他共事45年。

他是先驱者,创新者,创业者,要求严格的老板,口无遮拦的批评者,维护信仰的斗士,推动者,工作狂,良师,父亲般的人物,好朋友,慷慨的人。

1972年进入美国科学情报所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我会见证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这个新领域的诞生。

下面,我略述加菲尔德的部分成就,以反映其独特的人格、雄心和理想主义。

化学标引产品

我们主要将金(博主注:“尤金”的昵称Current Contents(现刊目次)和SCI联系到一起。其实他的早期研究领域是化学和化学标引。

目录页服务

金一生事业的基点,是及时地将期刊目录页提供给读者以让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文献这样一种想法。事实上,Current Contents是他的信息产品中最早、最著名、最赚钱的一种。

穿孔卡片与计算机

金参与了IBM公司的“Welch工程”,接触并掌握了穿孔卡片技术,被称为IBM的穿孔卡片“大牛”,他则喜欢自称为“信息工程师”。

后来,他想读图书馆学的博士学位,但是当时哥伦比亚大学没有图书馆学博士计划。他建议,哥大成立一个跨学科的委员会来培养跨图书馆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这个委员会的名字可以叫做“科学文献学的机器方法:计算机之应用”。但是他的建议未获得响应。他在费城成立了一家公司,一开始叫“文献自动化公司”,后改名叫“尤金. 加菲尔德事务所----信息工程师群体”。但是,宾夕法尼亚州政府对他说,不允许用这个名称,因为他没有获得工程师的资格认证。

面向科学的引文索引----概念形成

当年“Welch工程”的顾问委员会负责人叫Chauncey Leake,他曾不断在金耳边唠叨,让他研究一下,综述文章为什么对科学家那么重要。金经过研究后发现,综述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索引式的陈述,关联着一些参考文献。就这样,Chauncey Leake的建议促使尤金关注参考文献。

完成科学引文索引概念拼图的另一块来自谢泼德公司(博主注:该公司的产品是美国律师们十分需要的法律文献检索工具----《谢泼德索引》)的前总裁、已退休的William Adair先生。他给尤金写了一封信,建议说,法律判例引用索引的那一套思路也可以应用于科学领域,还具体建议说,可试着编一个医学文献和工程文献的索引,一直回溯到30年代。金从没听说过《谢泼德索引》,于是就到巴尔的摩市的Enoch Prattle中央图书馆去看了看这个索引是什么样。该索引的编制思路与其对参考文献的关切合上了拍。  

后来金在哥大读图书馆学学位的时候,写了一篇学期期末论文,讨论建立科学引文索引的设想,这就是他1955年发表于Science的那篇里程碑论文的基础。

(博主: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引文索引这件不朽作品其实是“群英会”的成果,催促加菲尔德研究综述论文的Chauncey Leake和建议加菲尔德借鉴《谢泼德索引》的William Adair都功不可没。)

(未完待续,等有空时再接着摘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5356.html

上一篇:佛是真正的“博主”----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69)
下一篇:[转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草案)今公布,征求意见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22 李泳 蒋迅 侯沉 韦玉程 鲍海飞 杜建 强涛 陈小润 陈冬生 于国宏 杨正瓴 章成志 魏瑞斌 赵美娣 王启云 周春雷 胡小洋 haipengzhangdr xlsd zjzhaokeqin xqhuang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