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成龙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gatcl 博客主题:超深盆地调水增雨,改变气候改善生态,造福中华造福全人类。

博文

台风云墙内高速螺旋上升运动的气流动力

已有 4719 次阅读 2018-9-22 12:05 |个人分类:归因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台风云墙, 高速螺旋上升运动, 气流动力, 水汽向上运动, 带动

 

台风云墙内高速螺旋上升运动的气流动力

——水汽向上运动能带动其它气体向上运动的直接证据 

 

1为台风结构与大气垂直环流的示意图。流入层大气向台风中心做辐合运动,A点的大气压PA大于B点的大气压PB,流出层大气从台风中心向外做辐散运动,C点的大气压PC大于D点的大气压PD,所以,A点和D点之间的气压差△PAD大于B点与C点之间的气压差△PBCPAD>△PBC按理AD之间应该有气流上升运动,但台风现场的客观事实是AD之间没有向上的螺旋运动,而台风云墙内BC之间有螺旋向上的高速运动,为什么?

热带亚热带海洋水面蒸发的水汽向台风中心辐合,致使台风云墙内存在大量水汽,BC之间的水汽压力差和温度差致使水汽垂直向上从B点向C点高速运动(请参见水往低处流,汽往冷处聚),水汽向上运动带动其它气体向上运动,再加上地球偏转力的作用,导致台风云墙内大气螺旋向上高速运动。台风云墙内大气螺旋向上高速运动证明,水往低处流,汽往冷处聚水汽向上运动能带动其它气体向上运动。台风运动过程中,台风云墙内大气(含大量水汽)螺旋上升,克服地球引力的阻挡,重力势能大幅增加,这说明水汽压力差和温度差致使水汽垂直向上运动的作用力很大,水汽向上运动带动其它气体向上运动的作用力很大,这就是地球上台风运动的物理作用机理。台风是地球上平面尺寸最大、最明显的物质运动,台风云墙内大气高速螺旋上升运动是水汽向上运动能带动其它气体向上运动的直接证据。

 

1.png

1 台风结构与大气垂直环流的示意图(1



2.png

3.png

4.png

2 台风结构与大气垂直环流的示意图(2



5.png

6.png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今天超强台风“山竹”袭击广东,珠海的风力达12级以上,在值班备勤过程中,我上网了解到,气压越低,台风越大。如本次台风,在登陆菲律宾的吕宋岛以前,91120时至91502时,气压为910hPa,为18级台风;经吕宋岛减弱,气压有所上升,91617时登陆我国时,气压为955hPa,为14级台风。

 

http://www.gaosan.com/gaokao/71960.html介绍,台风眼区的风平浪静与台风云墙区的狂风暴雨截然不同,台风云墙区往往是最危险的地方。云墙区内对流活动非常强烈,积雨云顶可达十几公里高度。台风最大风速发生在云墙内侧,最强暴雨发生在云墙区内。

 

又据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B0%E9%A3%8E%E4%BA%91%E5%A2%99/22634075介绍,台风云墙亦称台风云壁。环绕台风眼周围宽几十千米、高十几千米,耸如墙壁的云体。云墙区气压梯度极大,气流旋转极快,上升运动极强,云体发展极盛。其下常狂风暴雨,巨浪滔天,天气极为恶劣。台风内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均出现于此。而台风中心的台风眼区风力锐减至极小。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警报中的近中心最大风速()”即指云墙区的最大风速()

 

在台风值班备勤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台风云墙区可能是水汽向上运动带动其它气体向上运动的实例,能这样理解吗?请参阅我去年的博客文章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1092093

 

 

祝平安吉祥!

檀成龙

2018-9-16于珠海

 

 

  

本文预印本网址:

http://prep.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641b5f6b0165ff6eca0804ff


台风云墙内高速螺旋上升运动的气流动力.do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1136333.html

上一篇:请教⑹:对多元拟合的多重共线与水汽参数的一些认识
下一篇:中国降水统计规律能外延扩展到日本东京
收藏 IP: 14.125.59.*| 热度|

4 周少祥 尤明庆 迟延崑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