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一同事过生日,远在山东的朋友寄来了胶东花饽饽为其贺生日。好漂亮、好精致的大花饽饽,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随手用手机拍下。
胶东花饽饽有三百多年的制作历史了,经过胶东媳妇的巧手,一团团普通的白面,摇身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精灵,不论是大西吉、小猴几还是人人追捧的锦鲤,都能展现在你的眼前,花饽饽上鲜艳的色彩,也是用瓜果蔬菜的汁水和上白面制作而成。
制作这样的花饽饽,不仅原材料简单,就连工具也十分“接地气”,擀面杖、圆珠笔笔管、细齿木梳等各类模具都是几种常见的物件,经过胶东媳妇的巧思巧手、“废物”利用。
一个个喜庆鲜艳的花饽饽就做好了,胶东花饽饽不仅用于食用,更多的是用于庆祝和祭祀,春节的饽饽、正月十五的饽饽、二月二的饽饽、结婚的喜事饽饽、小孩儿过生日的饽饽、老人的祝寿饽饽等等。
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蒸上一锅花饽饽,将花饽饽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精致的花饽饽寄托的是胶东人民对于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也能感悟到该地域民间老百姓绚烂质朴的乡土文化,质朴的外表蕴含着“守艺”的价值,延续了百年的胶东花饽饽,生长扎根于百姓生活,是小朋友对于过年过节的翘首以望,是父老邻里对于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是都市人对旧时光的留恋,同时也被时代赋予了更多“传承”和“文化”的韵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