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estc2014xiaoyu 传道、授业、解惑也~ Learn about the most effective knowledge to solve problems and achieve insight.

博文

对科研团队的一点思考 精选

已有 13472 次阅读 2021-10-27 00:19 |个人分类:一只木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 初心始现

 2006年攻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已创建并带领了一个很大的科研团队:百余号人,数百平科研用房,每年逾千万科研到账经费,相对稳定的课题来源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丰富的学术成果层出不穷……

 那时候的我感觉在这样的“大团队”里好自豪、好有资本,因为走到哪里,一说是某某团队,大家都会露出羡慕的目光,那是一份荣耀。

 当时偶尔自己会冒出一个念头:将来万一我当老师了,希望自己也创建一个这样的团队!当时科研团队的学习经历,给了我很多关于带团队的启示和激励。

image.png

图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主楼广场

2 征途困惑

 时间飞逝,斗转星移,今天的我真的成了一名大学老师,开始经营自己的科研团队,却有着各种感悟和感慨。此时,才发现学生时代的荣耀是一份表面的感知,其背后有太多事物发展趋势和人性的对抗。

 自2014年正式工作到今天,8个年头,我经历了传统大团队的聚散离合、感受借鉴了独立PI模式的利弊,并正在尝试科研团队项目驱动的合伙制创新模式;其间,太多的不解和探寻,太多的无奈和尝试,当然,也有很多的惊喜、坚定和迭代。科研团队的建立、运营和管理,或许是一个open question,也或许根本就是一个悖论的立题。这些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科研道路上学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不断优化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

image.png

图 网络图片

3 传统模式的利与弊

 传统大团队的管理模式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或许会有不同,但是大致思路应该类似,那就是一个大团队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负责人,他是团队的灵魂人物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团队的发展都是依赖于这个Leader的资源、视野、魄力和发展路径来进行。同时,团队的学生、项目、科研方向、经费、成果等都是统一管理,团队有相对明确的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定,大家都默守或墨守。所谓统一管理,就是说所有资源的分配是有一定规则的,不管明面上的显示度是什么,不以个人意愿为转移。

image.png

图 网络图片

 3.1

 仔细剖析一下传统大团队的优势,在某些阶段还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从学校、学院的管理者,还是科研团队的缔造者和参与者,具体如下:

 1、某些关键时刻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科研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的创造,某种程度上必须依靠大团队;

 2、可以形成一定的团队文化氛围,这是集群效应、规模效应带来的必然,哪怕没有文化也是一种文化;

 3、在团队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能实现专业知识的快速积累,利于传承,在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上能形成持续的研究能力;

 4、团队稳定后,某种程度上能为团队老师和学生降低杂事的干扰;

 5、对于团队的老师和学生,有一个发声的代表,尤其是身处学院层面,大家很多切身利益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6、对于学校、学院而言,能进一步提升二级管理单位的便捷与效能,学院只需要管理大团队的负责人,不需要面对一个个的个体老师和学生。

 以上都是传统大团队模式的优势。然而,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团队的核心人物要对团队的现在和未来有比较强的把握,能形成公信力,能带着大家共同去奋斗。这是一切大团队开始的那个“1“,其余优势条件都是后面的”0“。

image.png

图 网络图片

 3.2

 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所有的事物是相生相克而又辩证统一的,有好就有坏,有利就有弊。对于一种模式、一个制度,亦是如此。

 传统的科研大团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显露出它的不适和劣势,具体包括如下:

 1、对学生个人而言,大团队是去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是流水线的,有时为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必须牺牲几届学生的随机性,将一切不确定性降为最低,这样会导致团队整体活力的僵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免会与教育的初心相违背。

 2、对团队老师而言,集中式管理模式下,每位老师的能力圈自降一级。很多在大团队的老师甚至不知道科研项目管理的基本规定,因为团队有专门的科研秘书会去处理,久而久之老师们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对团队形成依赖,进而限制了老师们能力中的独立、自主,也就没有创新可言。

 3、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大团队的头部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高,大量的一级资源集中在根结点,下面的团队老师由于各自能力的逐渐降维,会逐渐跟不上“火车头“的速度;而Learder的个人能力与精力总是有限,最后导致很多信息无法及时对称,进而很多有价值信息逐渐流失;慢慢很多大团队也会陷入到”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4、大团队发展中的乏力和颓势,大团队的Learder一般都是“终身制“,没有接班传承可言。同时,容易造成大树之下寸草不生,梯队建设很难。因为底下的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没有得到独立成长的空间,没有锻炼的机会,不经历风雨难以成长和肩负未来的责任和使命。

 很多高校会感慨为何本土很难培养出一些院士、长江、各种国字号人才,那是因为这些大树还是小树苗的时候,缺少足够的阳光雨露,缺少一定的生长空间。

 5、大团队管理模式盛行后,学校、学院相关主管部门,对于散户老师难免缺少关注、包容,缺乏资源注入,因为他们会不自觉地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大团队负责人身上,无形中会降低科研氛围中的自由、尊重和包容,会降低创新性成果的可能性。单纯从管理的角度无可厚非,然而高校始终不是企业。

 6、大团队的运作,弱化了二级管理部门的管理,有时会变成某种程度上大家只知团队Leader,不知学院Leader;无形中给很多老师带来了意识的异化,整个学院的精神凝聚力也会降低。这一点我想很多行政领导感同身受,与管理的初心相出入。

4 时代的产物

 近二三十年,随着大学定位的变化、高等教育目标的转变,随着研究生扩招、科研导向提上日程,随着社会、企业期待的转变,大团队顺应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

 然而,时下不同于过去二三十年前;以前,大家资源有限、能力相对专才为主;现在,大家资源相对丰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资源圈,都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相对全面的能力素质,这时候传统的大团队模式,就会因为每一个个体意识的量变而导致最终的质变。

 是不是大团队已优势全无,都是弊端?也不是,这是一个辩证、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新时代呼唤新型科研团队管理模式的尝试和创新。

5 顺势而为

 中国的高速发展在很多方面确实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但是内涵式发展还需要时间来积累;时间的卷积过程某种程度不可或缺,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无法逾越。

 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无法100%制度化和规则化,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的社会归属感和价值观。如果那样将会变得冰冷,继而陷入另外一个极端。

 结合中国特色,我们应该站在这个历史的时间节点,思考传统团队的利与弊,保留精华,去其不合时宜的地方,同时借鉴国外的PI制度,创新的改造和创造。

 2021年科学杂志新公布的未来125个世界科学问题,其中就有“人和人、组织和人如何更加优化的协同”,这是一个世界难题,也是一个融合了人文、社会、历史、科学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学科,是一个open question。

 创新团队的合作模式,必然是对等、尊重、去中心化,以国际化的视野,不断创新、创造,不断保持团队中个体的活力;对外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形象,对内它可以相互协作,二次合作,以某种精神契约为前提进而协作、共享。

image.png

图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银杏大道

 今日的思考,或许是沧海一粟,但是我想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都面临这样的困惑,我们需要从点滴的改变做起。

 当然也有些同仁会觉得,这是蚍蜉撼大树,这些年形成的东西怎么可能说改变就改变。是的,我们尊重规律,不代表我们完全放弃努力;我们臣服于现实,不代表我们不能尝试在适应的前提下,做出些许的改变。

 或许我们是整个组织创新傅立叶变换的起点,或许我们是未来多少年后来看,创新改变的那个拐点。

 不管哪般,坚守为国育才、为人师表、为己无愧的初心,认真踏实的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情,终究会聚沙成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81219-1309598.html

上一篇:“卓越工程师计划”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下一篇:你的课堂,我的讲堂 | 2022年,再次开课了
收藏 IP: 118.113.188.*| 热度|

37 刘立 周忠浩 吴国林 雷宏江 冯兆东 胡新露 杨正瓴 黄永义 杨顺华 张坤 曾杰 孙志鸿 宁利中 李陶 姚伟 王启云 张兴光 梁洪泽 王飞 靖常峰 王安良 谌群芳 王磊 张红光 罗民 郑永军 王志杰 曹俊兴 郑强 彭真明 王林平 陈南晖 李万峰 陈永 杜芳 王鹏 guest1900115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