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如此匆匆,已至七月末。
六月初孩子们针对于《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的点滴感悟,被我一再推后,未及时整理分享,心中十分歉疚。
近日夏雨绵绵,终于没有被事情追着跑;望窗外蒙蒙烟雨,静坐桌前,得以抒怀。
薛波是我班上的一位才子,一位内敛、有思想的男孩子。
以下是他课程中真挚的文字分享。
**********************************************************************
亲爱的李老师,
您好!
我是那个每次下课后仍然会等一会儿才吃饭的男生。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想吧(文笔极其不好...)
我个人感觉上这门课,除了知识上的丰富,最大的收获是各种综合观的培养。
比如,上完这门课后,我便对一种人格(或者形象)十分向往,那便是:说话不紧不慢(the most important),心胸豁达开朗,内心果敢坚定。
上完一学期课以后,xiaoyu老师也着实成为了我心目中的idol。何以然?
首先,老师不紧不慢的说话方式令我情不自禁的产生崇拜之意。我一直想成为像老师这样,表达能力强,说话不紧不慢的人;奈何,可能是天生不爱说话及对自己不自信的缘故,现在表达能力仍然不强,但我会逐渐弥补。
其次,老师的独立之人格及坚强之心态也令我着实崇拜。老师和我们讲过她自己的生活经历,虽大学期间家境不好,但老师的努力及独立精神使得她获得现在的成就。而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困难相较于老师当时的困境,可谓是微不足道(我们现在有的吃、有的喝、交的起学费)。然而现在呢,很多学生得了抑郁症...或许是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缘故吧,毕竟从小也没经历过什么大的磨难。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感想,可能会有些偏颇,但颇是肺腑之言。
以后我也会向xiaoyu老师多学习学习,变得坚定,变得慎独,变得善于表达,变得具有国际视野……总之就是变得更好啦。
最后,希望老师还是多注意身体,毕竟身体最重要啊(the most most important!)。
您的学生
薛波
2019年6月1日
**********************************************************************
其实,薛波发给我这段文字比较早了,当时读了就比较有感慨;囿于后来一系列繁琐的事务性事件,没有及时梳理其中的教义。
再读这段文字,感受到的仍是那份推心置腹的真诚,以及作为老师的一种自豪感!
所谓老师,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小的时候不以为然,长大后深以为然。
虽然雷老师教导过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从不要想着去改变谁,因为想要从思想上改变别人的人是“疯子”,能改变自己的人是“神”!工作后,更是理解这里面的道理。但是,作为老师这份职业,天然有一份神圣的责任与使命感,故而,总是在探寻如何输出更多的真知与范式。终于,在一年年的授课中,在一场场的对话中,在目睹一次次的挣扎探寻中,让我再次找到了一个平衡点,那就是尽可能以更优化的思想去影响别人。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改造自己的过程。
薛波的感悟,让我认识到思想的影响虽是无形的,却是来自内心的,好似一颗充满能量的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悄然发芽、生长,直至撑起生命之树。作为一名老师,能在短短的20个学时,给予年轻的心田一颗晶莹的种子,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
同样,表达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与周遭沟通的一种能力。以前不觉得自己表达能力强,但是后来当我能把内心的万千情绪,以一种理性的、温润的语言或者文字传递出来的时候,那是十分幸福的。因为,历史拉长看,我们的一生何其渺小和短暂;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是何其的微不足道,但是当你能用某种形式表达的时候,你的思维、你的感受、你的认知,都得到了升华,有了回应,难道不是很奇妙的事情吗?在这一点上,感谢薛波的反馈,他是我的一面镜子,虽无过多的话语,但是亦师亦友。
另外,对于生活苦难的认识,是一种对生活本质的回归,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孩子确实是欠缺的,甚至是匮乏的。因为失去了对生活原本面貌的认知,导致很多孩子的“得到”过于容易和快速。不经历风雨,怎知彩虹的美丽;不经受磨砺,怎知幸福的味道。这一点,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希望我们的发问与分享,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能影响更多人的思考。好比风吹过,稻香阵阵,授粉、结果、生长,孕育了万千稻田;却也在无意中会吹掉某只鸟儿新搭的某个窝儿~对于稻谷,你能说这风是磨励吗?同样,对于鸟儿,你能说这风是生活的礼赞吗?事物是辩证中发展与进步的。
从薛波真挚、朴素的文字,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他的思维以及认知体系,在这里他内秀、专业、专注,同时能跳出来看自己,都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
时隔两个月,对薛波说一声感谢~
谢谢你的反馈与互动,谢谢你的独立思考与行动,祝愿你未来独立、美好。
七月再见,八月你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