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学祥老师的文章《全球进入特大地震活跃期》里面有趣的统计数字
杨学祥老师根据百年来地震历史记录,对8.5级以上地震进行梳理,发现他们集中发生在拉阿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7级或8级地震为标准分辨不出地震的活跃度(震级差一级,所释放的能量差30倍,即9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8级地震释放能量的30倍)。2006年我们给出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的地震分布证据:
他的表1给出 8.5级以上强震集中在拉马德雷(PDO)冷位相时期
也就是说,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18)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4)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年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2016年是8.5级以上特大地震的活跃期。他对2006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8.5级以上强震已由2006年的2次增加到6次,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以8.5级地震为标准,很好地区分了地震活跃期和间歇期,并对地震活动的增强有预测作用,实用价值很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0298.html
他的表2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里面的冷暖相对时期的分界却显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数字规律。就是这个期限几乎都是11的倍数。
1890-1924 = 34
1925-1946 = 21
1946-1957 = 11
1957-1976 = 11
1977-1999= 22
2000-2012 =12
这里也许暴露了地球物理学强地震现象里面的一种物理机制,11年这个规律太敏感了,立刻让然想到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数,以及行星共线对太阳引起的潮汐作用。以及太阳的光球等离子体内部不均匀转速产生的漩涡作用以及其对应的雷诺数和不稳定效应的关系。
如果有心人把太阳活动的起伏曲线和这些周期标在一起,再用统计理论分析一下,一定是非常好看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