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双缝实验”是奇异 还是迷?

已有 19917 次阅读 2022-5-24 10:45 |个人分类:科普创作|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双缝实验”奇异 还是迷?

都世民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科技报道中有关不可思议的“电子双缝实验”。为什么奇异?迷在哪里?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疑问。

关键词:双缝实验,人眼,奇异,迷,宏微观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7826550

为什么”双缝实验”变得离奇?

2021-08-10,有一篇网文:什么是双缝实验?为何有人认为双缝干涉延迟实验让人类感到畏惧?(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692011574718729&wfr=spider&for=pc)

2021-09-21,有一篇网文:”不可思议的“电子双缝实验”,是不是暗示了整个世界都是虚拟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438242283531949&wfr=spider&for=pc)

还有两篇网文:

2021-05-18 双缝干涉实验,能颠覆你对一切的认知,甚至让你怀疑现实世界

https://www.q578.com/s-11-1623413-0/

2019-09-29为什么双缝实验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110A009L000

文章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讨论”双缝试验”及其相关问题。

这几文章提出以下问题:

·我们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们的世界会不会是虚拟的?

·一些专家学者从“电子双缝实验”的不可解释性,催生了一种想法。认为这个世界是被设定好的“程序”产生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根据需要不断地变化。这个想法就是根据“电子双缝实验”,于是认为这个世界是虚拟的。

·把干涉现象与量子的叠加关联在一起。这样的关联对吗?

 

什么“电子双缝实验”?

·双缝干涉实验指的是,在产生光亮的地方,先放置一块不透明的挡板,这块挡板上共有两条窄的缝隙。在挡板的后面还要放置一个可以用来进行观测的感光物质。

在实验室还要设置一个光源。文章的作者没有说清楚光源的属性。文章的作者也许认为光源与这个实验关系不大。当我们把光打开时,光透过缝隙,在背景板上会出现一条一条竖着的黑白条纹。由此证明光是一种波

·此后研究人员改进了这个实验,把不透明挡板换成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照相底片,光源比原来要小很多。光源打开时,一开始在底片上呈现的景象是无数不规则分布的小点,而且这些小点不断增加,最后小点聚集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由此证明了光不仅是一种波,也表明光是粒子。人们把这称之为波粒二象性

·尽管双缝干涉实验得出的结论已经让很多专家学者惊讶,但他们接下来还进行了新一轮的试验,把原本的光源变成了电子,而且每一次只发射一粒电子。

如果这粒电子想要通过不透明挡板的话,只能自己寻找缝隙。如果要进行干涉的话,首先要确定对象,没有对象的话,干涉就没办法进行,但这次试验得出的结果却显得很奇怪。

研究人员想要找到粒子通过哪个缝隙,想要寻找缝隙的时候,干涉条纹突然消失了;如果放弃寻找缝隙的话,干涉条纹又再次出现。

疑问与思考

〔1〕上述说法意味着什么?找与不找缝隙,实验室有什么变化?观察者与缝隙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产生什么影响?光源发生变化,对人的眼睛有什么影响?

 

 

 

 

〔2〕出现这样的情况令人不解,是迷还是奇异?

是会自生自灭。这奇异要想破解是要经过一番思考,寻求因果关系。文章作者认为,原来光波的传播就像波纹一样,光子的变化表现得非常神奇。人们想要对它进行观察的时候,它就会自动消失,不观察的时候它又会出现,这是为什么?

〔3〕我们人的眼睛运行速度能与光速比较吗?如果不能比较。又怎么去观测光子呢?

〔4〕人的眼睛在明亮与昏暗的两种环境下,人眼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是不一样的,研究人员知道吗?两种情况的转换时间不是以一分钟为计算。也就是说。在这种实验中,研究人员的眼睛也参加了实验,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带来的影响。

〔5〕后面的实验。看上去很神奇!实际上是混淆了宏观与微观的两个层面,没有考虑人眼的变化。人类怎么进入微观层面?去找这双缝实验中挡板缝在哪里?实验者为什么不想一想?你能够用手去抓着光子吗?你又怎么能找到这个缝在哪里呢?你的眼睛也无法去判别。你这个实验怎么做呢?让人怎么相信你的说法。

〔6〕双缝试验的解释只用几何关学来解释只是近似。如果把窄缝隙看成一个偶极子天线,在这种情况下。光源的偏振方向与偶极子天线的场分布有关,总的场分布是两个偶极子天线场分布之和如果这个实验。由两个窄缝隙变成三个,可以进一步来验证这个结果。这与量子叠加态有什么关系?

〔7〕关于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在这里讨论。郭光灿院士曾经用量子理论来解释眼睛的工作机理。也就是用概率的观点。笔者不知道这概率是多少?人的眼睛才能看得见。微小光学专家们是用波动理论,不是量子理论,来分析人的眼球。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有关联的,却很少受到关注。因为跨学科了,不好解决。

〔8〕上述几篇文章的介绍。对光源属性不太注意。只关注光源的大小。对其偏振方向、光源离窄缝隙的距离、窄缝隙尺寸、波长、光强等诸多因素没有给出。文章的作者应该说清楚。

〔9〕光是电磁波,也就是交变电磁场。光子是不是波?光子碰到不规则的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怎么观察?光子的移动是不连续的!而波的传播是连续的。在实验中怎么区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339965.html

上一篇:双缝实验令人生疑?
下一篇:何谓现代视觉?
收藏 IP: 219.237.18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