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盲人有视力吗?---揭开人眼的神秘面纱(8)

已有 3825 次阅读 2017-9-2 20:17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央视, 佛学, 科学世界, 盲视, 楊雄里


盲人有视力吗?

Do the blindman have sight?

----揭开人眼的神秘面纱(8

都世民(Du Shimin)

《科学世界》2016年第9期发文““看得见”的盲人”。作者顾凡及。这篇文章对人眼视感系统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提出这些观点的根据是,来自于病患者因手术治疗或其它病症引起“失明”。在这种状况下,进行一些细致观察,与病患配合获得新知。笔者结合中国央视播放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中,盲人也有“视力”的现象,结合讨论。以展示人眼视觉的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

盲视的由来

19世纪末,德国生理学家赫尔曼蒙克和英国生理学家大卫费里尔讨论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柩位置时,对动物狗和猴进行试验,通过毁损枕叶皮层,发现“心灵盲”(mind blindness),狗失明了,但狗能“感觉”周围物体,可以越过障碍物。却认不出什么物品,因狗不能说话,无法知道是怎么回事。

1917年,英国医生乔治里多克和德国医生分别发现,在战争中,脑部受伤的士兵视野里有盲区。里多克医生收治的伤员,因子弹穿过右枕叶,他仍然战斗了十多分钟,后来昏迷11天。醒来时,看不见面前盘子中左边食物。奇怪的是,他能感觉到有东西在动。坐火车时,也感觉左边有东西在飞快地动。却说不清是什么在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神经学家劳论斯魏斯克朗茨发现一患者,大脑右半球初级视皮层上有一肿瘤,因肿瘤大,手术时不得不切除很大一块右侧初级视皮层,这导致他左侧有一盲区。但他左侧初级视皮层是完好的,因此能看见右侧物体。奇怪的是,物体在右侧时,他看得见,也能说出是什么。可是放在左侧盲区时,他看不见。可是魏斯克朗茨拿一个方块和一个菱形块置于患者盲区时,让他猜,他却能猜出。让他去拿,也能准确拿到,也能感受到盲区物品的移动。但是问患者是什么东西时,却说不知道,看不见。患者却能猜出有没有东西、在不在动,他却能下意识感知。即有“视力”。于是盲人这种视觉感知被提出来:“盲人视力”,简称“盲视”。这一名词夲身是矛盾的结合体。这与“心灵盲”是有差异的。

盲人陳燕为何也有“视力”?

201671日,中国央视综艺节目播放了盲人陈燕挑战不可能”。笔者看后写下的感受是:盲人陈燕利用听觉感官,用自己发出的声波(击掌、喊声),获取的声音信息可以识别面前的真人、假人即模特,身高、动静状态。识别20个小朋友的服装,四个药童身上背的水壶有两个塑料制品、两个铝制品。陈燕识别两个服装相同的儿童,衣服是否合身,要识别男女童,这20儿童中有四个药童服装相同,她全部分辨清楚。最后从四个相同服装药童中分辨不相同的地方,一开始她自己说输了,但她没有放弃,后来又过了20分种,她成功识别出穿药童服装的孩子背篓中,放置的不同材质水壶和相同材质水壶各两个。

让人惊奇的是,作为盲人利用声波,能识别服装类别,衣服是否合身,还能判别背篓中水壶材质。这首先表明人的识别功能不仅视觉,听觉也能。大脑怎么实现感官功能替代机制。生物学、物理学、电子学、化学、人工智能等学科该如何解读?

其实盲人听力识别不是陈燕独有功能。盲人李琦从15只狗的喝水声,识别目标狗。这是听力识别另一途经。

当笔者仔细阅读《科学世界》这篇文章后,有新的理解和新的疑问。

视觉解释的差异与疑问

1.两条视觉通道?

人有双眼,收到光信号后到达視网膜,经过一系列转换后变为电信号,进入视神经通道,是两股,从太阳穴一侧,即颞侧,一直上行;另一股是靠近鼻梁一侧,在视交叉处穿越到另一脑半球上行,在上行过程中,有10%视神经到达中脑上丘等核团,另外90%到丘脑外侧膝状体,继续上行到达枕叶初级视皮层。也有少数视神经可能进入别的视皮层。这是另一条视觉通道。杨雄里先生的解释中,有平行的信息处理过程,即并行通道的提法。但解释是以细胞为基点,即简单细胞和复杂细胞。不是以通道为基点。两种说法那一种合理?这里未涉及基因和神经元映射的神经网络。

2.感官信息的整合发生了什么?

中脑上丘,视觉信息与躯体感觉信息和听觉信息进行整合,使感觉反应与五官的相关运动协调。盲人陈燕和李琦的表演给观众的感觉是:他(她)们确实是盲人,眼睛蒙上了黑布,问其能否看见,其回答和自己自言自语,也可看出他们确实都看不见。陈燕外出时有导盲犬,在家可潇洒自如。



此图源自楊雄里“视觉”百科词条,与《科学世界》上的图有些不同。

可是他们表现与声音有关。“关音响!”、“击掌”、“发出喊声”、“听狗喝水声”、“好像有东西在动”(指主持人抖动衣服)。《科学世界》的说法没有考虑感官信息的整合,因此推测视感系统中有“什么”通道。是指盲人看不清、分辨不明“看见”什么,但盲人“无意识”避开这些物体。似乎是一种本能反应,“看见”物的影子。如果考虑感觉信息整合,试验应该另作安排,会出现什么情况?不清楚。

3.视觉信息处理的等级假说与无魂说

楊雄里先生对視觉信息处理的表述是:从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同心圆式的感受野到简单、复杂、超复杂细胞对刺激的特殊要求,反映了视信息处理的不同水平,在每一水平,细胞所“看”到的要比更低的水平更多一些,越是高级的细胞具有越高的信息抽提能力。这种以细胞为基点的说法与无魂说都让人心生疑惑。

科学世界》文章介绍的实例是,盲人黛安娜.弗来彻因一氧化碳中毒损伤了视感系统的“什么”通道,因此看不见物体形状,按视力正常检查可界定为“失明”。

让人奇怪的是,医生拿出一枝铅笔问她:这是什么东西?她说不出是什么。她说:“让我看看吧!”。她伸手把铅笔拿了过去,让人惊呀的是,她动作迅速、准确、流畅,好像有一个“无魂人”操作似的。也许是“灵魂出窍”的缘故。可是这种推断无法证明。

医生好奇,又拿了一条直线物品,问她是竖放还是横放?她说不知道。医生递给她一封信,让她放进邮筒里。她不愿意,说:“我干不了!”可是医生坚持让她做,于是她从医生手中拿了信,准确地放进了邮筒,让医生惊呀。信进邮筒口很顺利,正好从缝口放进。这种“无意识”的动作,如同“无魂人”在做。盲人陈燕辨别儿童身上背的水壶是金属还是塑料的?也能准确说出正确答案,也像是“灵魂出窍”一般。这也是有的观众怀疑央视播放节目有假的缘故。

上述情况如何解释是个问题,用“无魂人”、“灵魂出窍”或“高级细胞”来说明,应该说是研究者的一种无奈推断。

上述盲人的表现让笔者感到,不同的研究者对视感系统信息传递通路,有不同的说法,问题发生在初级视皮层以后的通道,该如何解读?归纳起来有以下问题:

1.视觉感官系统,在光感受器收到电磁信号后变成电信号,即进入视神经通道,这篇文章提出两条通道,这与楊雄里院士对视觉通道的解读是不同的;

2.有学者在科学网发博文质疑央视播放节目的真实性,是否是主持人暗示等造假?有疑问很正常,但怀疑造假却是怀疑,提不出根据。我们对不理解的事物,认为是伪科学和造假要慎重,要有根据,不能凭主观想像,似是而非。更不能用自证清白来怀疑自己不理解的事物。

3.陈燕的表演展示的情况比《科学世界》文章所述的复杂得多,难度更大;

4.盲视的说法会不会与听觉感官有关?如果试验中将耳朵堵上会怎么样?

眼者心之机

从佛学的角度怎样看待眼与心的关系呢?

佛学《金刚经》十八品指出人眼有五种功能: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在讲述五种功能后,指出人眼看沙,沙在恒河中,指出宇宙世界是无穷数。转而指出人世间若干种心,将眼于心关联在一起。南怀谨先生著作中,指出“眼与心的关系非常密切”。道家的《阴符经》指出:“眼者心之机”。孟子也强调观察人时,特别要观察眼睛。在中国古文化中,对眼与心的关联有诸多说法:熟视无睹、视而不见,这两个成语形容人眼在视野里可以见到很多物品,不少物品是视而不见,见多了也如同没有见到,通常只关注新的变化。有时别人说到某事物时,会勾起一些回忆,想起见到的事物。这与前文所述的“什么”通道有关联,只是我们不注意区分有意识视物和无意识视物。

但是《楞严经》上有四句话:“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前者是肉眼所见的“相”,即现象。后者的见则不同,是能见之见,有“联想”之见,明心见性之见,是一种境界之见。这时见到的与前面见到的就不同了,这已从感官进入“心”,这是古文化中对见的含义区分。然而这“心”,古时也有作“灵魂”之说,《辞海》中有此注解。可是这个“心”字说法很多,却找不到“心”的确切位置。有时笔者在想,当今世上有诸多全自动化设备,它是无人操作,可是系统起始运行到终止,都是系统外的人控制,系统维护和修理、检测都有人介入,所以这系统外的人,若与人自身的运行比较,会不会真有“无魂人”、“灵魂”的存在,只是找不到它呢?

其实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还展示:警官用眼识别脚印,能在30名模特中找到事先指定的目标人。这里揭示的是正常人将所见到的人和场景,经过“心”的运作,找到目标人。如果我国业内专家能利用相关设备,对正常人和盲人的视觉感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许会有新发现。决不会停留在“人眼是相机”的认识层次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73933.html

上一篇:人在纸上舞 奇!
下一篇:百科词条“人工智能”如何理解?
收藏 IP: 114.243.10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3 1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