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这台降温仪让我的心凉透了 精选

已有 17196 次阅读 2017-9-29 16:17 |个人分类:察见渊鱼者不祥|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物理太重要了,一定不能放弃啊!

前两天,我看到一篇关于固态降温仪”的科学新闻,美国加州大学(UCLA制造一种可转换电和热能的薄膜电热效应),可以根据外加电场的开或关而释放或吸收热。该薄膜每克制冷功率高达2.8这种降温仪可以让一部三星智能手机电池的温度在5秒内降低了8摄氏度。相比之下,空气降温技术在50秒内仅降低3摄氏度。

我有些好奇,就把文章找来看了看,可是这台降温仪让我的心凉透了:这完全就是瞎扯嘛,哪里能降温呢?

本来吧,一篇文章错了就错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种文章多了去了,何况CCTV也没有报道它。可是我这个人有些“SCI控”,对高档次文章崇拜得不得了,这篇工作可是发表在Science上的,而且还有大腕的捧场文章助兴,所以还是说两句吧。(以下数据和图片取自 R. Ma, et al.,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loric cooling with electrostatic actuation, Science 357 (6356), 1130-1134.

高分子材料薄膜,7厘米长,3厘米宽,60微米厚,做出适当的电极,夹在两片铝板(大概6毫米厚)之间,就构成了这台固态降温仪。有一套电路可以让这个薄膜升温或降温,如左图所示,高温(红色区域)大约23度,低温(蓝色区域)大约18度,绿色区域为室温,大约20度。另外一套电路可以让这个薄膜与上方或下方的铝片贴在一起,如右图所示,交替操作就可以把热量从上面传递到下面了。制冷功率高达每克2.8,就是用它来实现的。

把上方的铝板换成锂电池,就可以为三星手机电池降温了,5秒内电池温度降低了8,如上图所示了不起吧!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用点简单的物理知识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一次操作可以让60微米厚的薄膜的温度升降5度,贴到6毫米厚的铝板上,最多只能把它的温度降低0.05度,因为固体材料的比热都是差不多的。换句话说,如果想让温度降低一度,那么铝板的厚度就只能是300微米左右,也就是0.3毫米。再换一组数据,文章里说,制冷功率是每平方厘米30mW,那么,固体材料的比热大多是每度每克1焦耳左右,如果让材料的温度降低1度,也只能是300微米厚,正好是1厘米的百分之三。

所以,很可惜,这台固体降温仪让你失望了。也许你会说,人家明明就测出来了呀,这可是实验结果啊,发表在Science上,还有大腕捧场,难道还不如我在这里红口白牙地瞎白活?这么说吧,如果你给我一篇Science文章,再给我一本普通物理学教材,让我选边站,我只能说:我爱Science,但我更爱物理。

测量错误可能来自于哪里呢?具体原因我不知道,但我猜是因为他们需要加很高的电压,从而干扰了测量系统。

干掉了这台降温仪,我又想起了浙江高考的物理选考事件,不禁心头火起,我要大声疾呼:物理太重要了,一定不能放弃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78362.html

上一篇:力学教学2017流水账06
下一篇:谈谈引力波事件GW170814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31 李颖业 尤明庆 武夷山 李维纲 苏德辰 李学宽 赵凤光 周洲 范振英 吕喆 邢志忠 樊哲勇 戴德昌 曾春华 彭真明 徐令予 刘全慧 张江敏 易雪梅 苏力宏 马红孺 黄永义 刘钢 赵建民 鲍海飞 王安良 董焱章 李毅伟 徐磊 葛素红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