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与鬼王对话集(5)

已有 2167 次阅读 2015-4-27 16:11 |个人分类:与鬼王对话集|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周可真:话说世相论浮躁】


iwesun  2007-5-1101:26

民族虚无主义和虚无的民族主义的差别?拿着一些地球人都知道的基本原理,到处生搬硬到,自以为是伟大的科学发现,意义到底有多大?我以前,在论坛上可一些“易们”说,看典籍,有两种眼光,一种是科学的眼光,也就是数学的眼光,就会越看越少,就剩下些数学公式;另一种是文化的眼光,看着看着,折射出人间万象,越看越厚。其实这两种眼光是不同的,一个用于科学研究,一个用于科学应用。就这样,给一个老易讲了半天,最后他明白了,他也看易越看越少了,总结了两个字,科普,要继续拿着〈易经〉给大家科普。真得气死我了。

2007-5-11 17:23研究易经是可以的,研究圣经都没关系。科学研究没禁忌,但研究的人,如果不在在高于古人的层次上,就经常会迷失。比如,有个易研究出了核裂变,238,238,都可以通过它的一堆数字捣弄得到,我说这有点无聊,但也无所谓,在家怎么研究都可以,但满世界嚷嚷,说重大科学发现,有点烦。看典籍要能抽象出哲学的营养,不可拘于形式,不可生搬硬套,文化的营养是科学探索的启迪。但这种启迪,不能代表科学本身。这个观点,妥否?

 

可真  2007-5-16 07:37

"文化的营养是科学探索的启迪。但这种启迪,不能代表科学本身。"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在我看来,科学本身是属于文化的东西,是一种文化现象.

但文化是比科学更广泛的东西,它还包括各种非科学的东西(如宗教哲学等等).只是由于中国人在思维习惯上从来不重形式逻辑,从来不重概念的界定,所以在具体运用科学和文化这两个概念是往往其外延经常变动,如有时科学指自然科学,有时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如有时文化指精神文化,有时指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因其如此,要说清楚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几乎是没有可能的,这种不可能是因为一般的中国人不可能跟你讲什么逻辑,相反讲逻辑,作概念分析,做澄清概念的意义等,往往会被认为是"玩弄概念游戏"或"咬文嚼字"等等.这种不讲逻辑的思维习惯,导致中国学术无法进行实质性有意义的讨论,因为在这种讨论中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偷换概念"或"诡辩""狡辩".因此,中国学术也就很难发展起来.这在人文学科领域尤其明显,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个领域,科学有过实质性的进展了吗?没有,除了从国外"引进"的那些.

 

iwesun  2007-5-1609:00

科学属于文化。这个观点我也是同意的,但鉴于目前没有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科学之外,用“非科学”来代表?“非科学”给人的感觉就是“错误”,不好,只好借用“文化”一词。

没有错误的理论,只有错误的应用。所有的理论只要满足形式逻辑,本质上就是科学,所以,科学和文化本质上是相容的。

科学的本质=定义+数学推导,定义不是客观真理,在许多学科还没有找到最根本的定义的时候,会存在一些看起来像是客观真理的定律,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发现这些都不过是建立在一些更为基本的定义而已,比如,很明显的例子,就是牛顿定律,现代科学研究,所谓牛顿定律,不过是人们对空间的对称性和平直性的定义。

所谓科学就是变着法的说一个定义,在这个范围,它是不会错的,实践检验那他也没招,因为,你的实践,必须符合他的定义才有效,比如说,永动机,目前的科学建立在,A+B=C,且C=A,那么,C=0,这是肯定的,C=0,可定不符合原始的定义得边界条件。

科学不是真理,连相对的也不是,一个理论的终极研究,只有对错,没有百分比,何言相对?

科学建立在恰当的边界条件基础上的定义,这个定义不是真理,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与之相反的定义,这样的理论经过数学推导,一样的存在其应用范围,为什么存在这样的情况?

其实很简单,应用场合不同,比如,你可以建立一个科学把人就是成“石头”,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布朗运动,同样,你也可以建立一种理论,把石头解释成人,石头的运动和变化,来源于一种智能。观点很重要,边界条件很重要,不存在大一统的边界条件,因为上帝就是一台随即数发生器,可以实现任何数学上可能的结果。

但还是应该反对,把科学和文化混为一谈的观点,虽然两者本质相同,因为科学有高度,这个高度,只取决于其逻辑高度,也就是数学高度。一种情况,你的理论高度不够,已经被别人涵盖。另一种情况,你的理论,是一些离散的杂学,涵盖了很多,高度不高的子理论,而且这里子理论之间是没有逻辑关系的。这样的科学的高度,都不高,在现代社会,只能归于学科之外,我叫他归于文化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的科学营养。

科学不神秘,科学就是“刻舟求剑”之道,开始的时候,不一定有效果,甚至会被文化人取笑,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方法的区别,不在于什么整体和局部,就在于“胆大”和“胆小”,就在于“老实”和“不老实”,艺术跳跃的方法,使跑得快,这种跑得快,只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可重复,某个人三蹦两蹦,跳到河对岸了,被人跳不过去,二是,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三蹦两蹦达到的理论高度,看似很完美,但这种完美,其实是一种摆脱低层物质束缚的“写意”,它追求的已经脱离了我们这个物质层次,这样的理论和实践是两回事儿。其实对于科学研究,这样都没关系,但关键的意识到,层次边界的存在,不要用错了的方。

中国人,本质上讲,实用主义的观点很强,这种观点很好,造就了中国人宽容的胸怀,也造就了几千年的古代文明的辉煌。但这种观点也有不好的,就是抑制科学的发展,欧几里德几何学,甚至牛顿力学,摆在中国古代,都和“刻舟求剑”之法一样,都是无用的“垃圾”,中国人有更完美的经验可以取代它,也有更完美的艺术理论可以取代它,中国人学习某种技巧时很快的,但掌握技巧之后,对于背后的数学推导,中国人往往会不自觉地用文化去取代他,就连很多搞科学的科学家也是如此。

科学的道路只有一条,没有东西方之分,就连猴子搞科学,也得走相同的道路。因为“数学”是唯一的语言,也是上帝创世唯一遵循的语言,数学有不同的分支和领域,但本质方法是一样的。数学是一门“吵架”吵出来的科学,没有激烈的“吵架”,产生不了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885612.html

上一篇:与鬼王对话集(4)
下一篇:与鬼王对话集(6)
收藏 IP: 49.73.166.*| 热度|

3 陆俊茜 王小平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