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黄荣彬”可否用来统称儿时的黄荣彬与现在的黄荣彬?

已有 4447 次阅读 2015-4-17 12:51 |个人分类:逻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黄荣彬:

最近科学网燃起了一把讨论爱因斯坦给斯威泽J.S. Switzer回信的翻译问题的大火,这火太火了。我觉得,其实没有必要费这么大的精力去探讨这个问题。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

“The development ofWestern science has been based on two great achievements,the invention of the formal logicalsystem (in Euclidean geometry)by the Greek philosophers,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ility of finding out causalrelationships by systematic experiment (at the Renaissance).”

到这里,这“两个伟大成就”和中国人没一点点关系,再接下去说的话,又会和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况且,老爱在science前面还加了Western。所以,我在“【逻辑学知识】探求因果联系的穆勒五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557421.html一文中 就只引用到此。我倒觉得在翻译的时候,“科学”一词前面不必加“现代”一词来修饰,不能加“现代”一词来限制。同理,“科学”一词前面不必加“西方”一词来修饰,不能加“西方”一词来限制。

 

——黄荣彬:《“科学”前面不必加“现代”来修饰,不能加“现代”来限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882969.html

 

 

[1]周可真  2015-4-1622:37

你不加现代二字,科学史怎么写?这就像写人类史,总从原始人讲起,再讲古人、近人、现代人。人类是进化的,科学也是进化的。缺少这种发展观念,只讲形式逻辑,这样的逻辑有何用呢!照你这么讲,实证科学这个概念也不符合形式逻辑,因为这就等于承认科学有实证与非实证之分,即承认非实证科学也是科学。

 

博主回复(2015-4-17 11:07):所以要区分修饰和限制。实证科学”  错误的谬论,都是修饰,可以有,可以无,科学的特征就有实证。写科学史,重要的是断代,断定科学诞生于何时,此前的历史是史前史。科学史的史前史不是科学史。称亚里士多德为科学之父,就不能称他为科学家。儿子不是父亲。科学史如何断代?科学诞生于何时,这个搞不清楚,如何写科学史?概念是人头脑里的东西,一旦形成,不再变化。要说变化,那是有新的概念诞生,原来的概念还在。还有变化的是人们用同一个语词表达新的概念。比如,在唐代,人们用科学一词表达科举之学问,而现在,人们用科学一词表达现在大家争论的一塌糊涂的一个概念,而原来的科学之学问那个概念并未消失。周老师认为我学习形式逻辑学没有用,如果是我没有学习好,请周老师指正,但我记得周老师说过对形式逻辑学不在行。我学习形式逻辑学以后,还没有遇到不能用逻辑学理解的问题。本文谈到的修饰和限制,就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加以区别,很多命题就不好理解了。如何区别它们是有标准的。用辩证法做学问,我认为所做学问,谬误多多。几千年来中国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勤奋异常的,至少决不比西方人差,但为什么西方的知识是如此发达?而相对地中国的知识是如此落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西方自古至今有逻辑且自觉地加以运用,而中国自古至今都没有逻辑或有了也只是摆设而不能自觉地加以运用。应用辩证法做学问,也是原因。

 

[4]周可真  2015-4-1711:36

我可没有说学习形式逻辑没有用,只是说如果没有关于历史进化的发展观念而仅有形式逻辑是没有用的,这意味着应该把发展观念和形式逻辑结合起来,用到其各自当用之地,不要偏执于一端,将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对立起来。

 

博主回复(2015-4-17 11:40):应该不能说形式逻辑是静止的。就概念而言,人们会不能发现事物的新特征,由此产生新概念,在特征的认识上,会存在分歧,但通过讨论,可以消除达成共识。概念需要语词表达,在这一环节也会产生混乱,但经过定义,也是可以消除的。

 

[5]周可真  2015-4-1712:00

你把词与概念混在一起了。概念必须有相应的词来加以标志。概念是经常变化的,但用以标志概念的词不可能经常变化,所以在使用某个词时,一定要首先明确这个词所标志的概念是什么,这是形式逻辑的要求。所谓定义,其实是给出某个词所标志的特定概念而已。这样的逻辑定义之所以必要,恰恰是因为一个固定的词可以标志不同的概念。如果一词只是标志一个概念,就没有必要逻辑定义了,例如月亮之类的词只标志一个概念,所以在使用这类词时通常无须对它们加以定义,除了一开始使用它们的时候。你的要求似乎是每个词都只允许标志一个概念,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另外,就科学所指称的对象来说,这个对象是有历史的,不能割断这种历史联系来讲科学的这个对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人们通常也把这个对象的前身也纳入科学范畴,这是表示二者之间有历史联系并且其相互之间有某种共性特征。这就像儿时的你与现在的你虽然都称名为黄荣彬,但其实这是两个具有不同特性的对象【注】,按你的逻辑要求,由于其对象的特性不同,就应该用两个名称来分别称谓儿时的你和现在的你,否则就是犯了形式逻辑的错误?岂有此理!


【注】

僧肇(东晋著名的佛教学者、僧人,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之一,被称为“法门龙象”、“解空第一”)《物不迁论》: 

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883169.html

上一篇:“共相性包容”与“本质主义”
下一篇:“殊相性包容”在儒教中的表现
收藏 IP: 121.236.59.*| 热度|

12 袁海涛 王荣林 刘全慧 陈楷翰 农绍庄 王小平 黄荣彬 icgwang jxg912 enet37 wolfgangg yzqt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