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易传》太极阴阳观念对后世的文化影响

已有 4700 次阅读 2015-1-12 15:38 |个人分类:儒家.儒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易传

《易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易系上》]这是说,宇宙作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变化过程(“易”),是从“太极”开始的,这个“太极”就是在它生“两仪”(天与地)之前天地合一的原始状态。就天与地作为阴阳之物来说,天地合一的“太极”就是阴阳合一的“太和”。这种原始状态,在反映阴阳绝对和合的《太极图》上得到形象而生动的体现。


《太极图》所示,其中黑白两条鱼形,分别表象阴与阳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它们不仅完全均衡对称,而且“负阴抱阳”(老子语)地互相负抱成一团,真可谓“亲密无间”——我以为这就是《易传.彖传》所谓的“保合太和”之状。


这《太极图》中表象阴阳的黑白两条鱼形,其具体所指,一般认为是阴阳二气。不过,《易传》中并未明示“太极”内含阴阳二气,倒是《老子》中有“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之说。这先天太极图既出宋代高道陈抟之手,而陈抟又源自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则其图的意含当是本于老子“负阴抱阳”之说,其黑白二“鱼”应指阴阳二气。只是《老子》书中并无“太极”之名,唯《庄子》有“太一”之说,则《太极图》实系揉合《老》《易》思想之产物。


但是,以《易传》思想来理解《太极图》,其图中黑白二“鱼”应被理解为处于“太和”状态中的天与地。《易传》描述“太和”状态中的天与地的关系是“絪缊”,谓“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传.易系下》]关于“絪缊”,清初哲学家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说:“絪缊,太和未分之本然。”这是他对张载《正蒙.太和》中“絪缊”一词的解释,而《正蒙.太和》对“太和”是这样解说的:“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合观之,“絪缊”可理解为处于“太和”(原始混沌)状态中天地“亲密无间”地相互负抱所构成的原始互动。所谓“天地絪缊,万物化醇”,是说当天地处在原始互动状态时,万物尚未分化成杂多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按:“醇”之义为纯一不杂。)


正是天地的原始互动,最终导致了天地分化,即所谓“太极生两仪”也。“两仪”就是指天地、阴阳。由于“太极”的存在状态是天地之“太和”,故“太极生两仪”含有春秋时史伯所谓“和实生物”[《国语·郑语》]之义。史伯的“和实生物”是相对“同则不继”而言的,它表明,“和”不是指无差异的绝对同一,而是包含差异于自身的辩证同一。据此,“太和”虽为天地之未分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状态是没有差异的绝对同一性,相反,它是包含差异于自身的,只是此时其差异双方(天地)是“亲密无间”地相互负抱着的。“天地絪缊”的“絪”“缊”二字均为“丝”字偏旁,“絪缊”一词用在这里,恰是要形象的说明“太和”状态中的天地就像交互缠合的两根丝。显然,这种交互缠合状态和《太极图》中黑白二“鱼”相互负抱的状态完全一致。


及至“太极生两仪”,天地发生了分化,于是有“四象”。这个“四象”,一般认为是指太阴、少阳、少阴、太阳。但我认为,根据《易传》“四象生八卦”之后接下来的话“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四象”应是指春、夏、秋、冬四时。所谓太阴、少阳、少阴、太阳,当指四时各自的阴阳属性——冬为太阴,春为少阳,秋为少阴,夏为太阳。天地一经分化,就有了春、夏、秋、冬的变化。由于四时的变化,天地阴阳之气发生“男女构精”般的交感,并像男女构精而繁殖后代一样,因其交感而化生万物,这便是所谓“四象生八卦”,亦是所谓“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八卦”即代表“万物”。


“太极”是《易传》最重要的概念之,对后世影响极大。这个概念可能是从道家的“太一”概念演变而来,是先秦儒家荀子学派吸收道家思想而加以创新的产物。“太极”中天地之太和所显示的是阴阳和谐极至之道!这个为儒家所追求的阴阳和谐极至之道,也是儒家中庸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太极观念与中庸观念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中庸”之“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何谓不偏不倚?这应从它和偏、倚的关系中来把握其具体内涵。兹以孔子曾经讨论过的“文”与“质”的关系为例来说明之。


孔子有云:“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就“文”与“质”的关系而言,这里“史”和“野”就都是属于偏或倚,“文质彬彬”则是不偏不倚。


由此可见,“中庸”之“中”实指矛盾体内部双方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即其互不相胜的均势状态或平衡状态。


“中庸”之“庸”则是常的意思。常是与变相对的,是变中之不变者。“中庸”之意在于“以中为常”,即肯定“中”乃变中之常也。“中庸”的思想基础是在于肯定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而又强调客观事物的变化具有相对性,即其变化中更有其不变的因素或方面。“中庸”的首要意义乃是在于从变中去把握常。


所谓从变中去把握常,有这样两层意思:其一,就变化作为一种现象而言,那就是从多变的现象中去把握其稳定的本质;其二,就变化作为一种过程而言,那就是从变化的过程中去把握其恒定的规律。


“中庸”的思想实质是在于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归结为其内部矛盾的平衡关系,进而要求人们去努力掌握这个支配着客观现象和客观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以便利用这个本质和规律来驾驭客观现象和客观过程。


要之,“中庸”具有双重的方法论意义:其一,它是一种即变求常,从不平衡中去寻求平衡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其二,它又是一种以常御变,运用平衡原则来处理和协调现实生活中的不平衡关系的工作方法和实践方法。


“中庸”作为一种方法论,有其世界观基础。要而言之,“中庸”世界观的本质特征,就是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由矛盾所构成的变化过程,并认为支配这个世界的根本法则是平衡法则。这种世界观比较明确也比较充分的反映在《易传》中。而《易传》中关于客观世界变化过程的根本法则是平衡法则的思想,则集中反映在“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命题上。这里“一阴一阳”,不仅是表示阴阳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更是表示阴阳之间“一对一”或“一比一”这种不偏不倚、相互均势的平衡关系(即“中庸”之“中”),而“道”(即“中庸”之“庸”)就是指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关系而言,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与阴阳之道实乃同一个道,即平衡之道。


 平衡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体现在天人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天人合一”;其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人和”;其体现在精神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中和”[《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体现在生理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讲究“法于阳阴,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这里的“和”、“合”皆指相关方面彼此相互关系之和谐。


和谐乃是平衡之道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具象形式高度概括中华文化精髓的《太极图》,其所展示的正是一阴一阳和谐极至的“太极”之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858770.html

上一篇:《易传》可能是荀子后学所撰
下一篇:中国传统学术中到底有没有哲学?
收藏 IP: 222.93.111.*| 热度|

2 曾新林 侯成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