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让“科学明星热”再度热起来! 精选

已有 3875 次阅读 2008-3-28 23:08 |个人分类:时评.政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刚看了韩国明先生的博文《老子与……》,其中讲到了李宇春现象,先生认为,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当今中国青少年精神生活的空虚与匮乏的表现。先生指出:

 

“类似视李为偶像的追星一族用他们的疯狂的行为敲打着中国的教育界。更为可悲的是,愈演愈烈的不良之风扭曲了很多人的心灵,一战成名的渴求,心理的畸形发展,个人价值的沦陷,仁义道德的丧失,折磨着一代人,使他们这些人对科学文化不屑一顾,更不要提居安思危了!”

 

“我想说的是如果在中国,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能够得到年轻人如此的追捧和礼遇,那么中国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世界会以一种什么样的眼光看中国,我相信至少不会是怀疑和鄙视!”

 

我特别欣赏先生的这段话:“如果在中国,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能够得到年轻人如此的追捧和礼遇,那么中国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世界会以一种什么样的眼光看中国,我相信至少不会是怀疑和鄙视!”真是说得太好了!

 

其实,中国人普遍的都不是那种很有个性的人,从众者居多,所以舆论导向对中国大众的影响是极大的,也因为如此,咱们共产党从来都十分注重舆论宣传这项工作,从革命时代到执政时代都是如此。

 

但是,我们来看今天中国政府的舆论导向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如今的舆论工具主要是以电视和报纸为形式的媒体,而中国的电视和报纸(除台湾和两个特区以外)是完全掌控在中国政府手中的(至今未见有政府控制不了的民视、民报),政府所掌控的这些舆论工具整天都在干些什么呢?成天都在宣扬些什么人物呢?我看来看去无非就是这两大类人物是长盛不衰的“热门人物”:(1)国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人;(2)影视明星(包括“超女”、“百家讲坛”明星之类)。这两类“热门人物”,前者是政坛明星,后者是娱坛明星。(为中国各大网络媒体所大力渲染的最大热门人物也大致不外乎这两类。)

 

中国的媒体整天辟头盖脑地向受众大肆宣扬的人物,就是这两类明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政府对于中国大众在有意无意地作这样的舆论导向:

 

哥们、姐们,谁想体面与风光,谁就去努力争取当官吧,要不然就去努力争取从艺吧!

 

这种舆论导向反映了当今中国的主流价值取向:权和钱!——最有权的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人;最有钱且来之最易的是影视明星(包括“超女”之类)!

 

(商界巨头虽有钱,但无论其通过何种渠道或借助于何种手段,其钱之得来都不容易,皆非常人所能及也;体坛明星虽有钱,但一般人只能望其钱而兴叹,因为他们要么没有那天赋,要么没有那吃苦耐劳的精神,甚至二者全无。)

 

权力崇拜,是传统等级社会的产物,是旧事物;金钱崇拜,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产物,是新事物。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是只讲权不讲钱,是为“权力一元化”时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是既讲权又讲钱,是为“权钱二元互动”时代。

 

在“权力一元化”时代,权力从何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于是为了权力,就有“造反有理”的逻辑,就有夺“走资派”权力的斗争。

 

在“权钱二元互动”时代,金钱的地位日益赶上权力甚至有超过权力的趋势,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权力与金钱之间可以实现辩证的相互转化——权可以变成钱,钱可以变成权,这种转化就像过去的流行语所说的“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于是,就有各色各样黑色的权钱交易,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伦理全面失序、失范。在这种情况下,为政府所掌控的国家舆论工具再大肆地宣扬以权和钱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显然就是火上加油,必然使社会的失序、失范现象更加严重,日益严重!

 

这个时候,我们的政府理当在改变舆论导向上有所作为,其最现实可行且当行之举,就是像韩国明先生所说的那样,努力营造这样一种新的社会精神环境——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能够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礼遇,就像李宇春今天所受到的年轻人的追捧和礼遇一样!

 

我记得,“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虽然没有像“八o后的新一辈”对待影视明星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狂劲,其内心却是同样的狂热,只不过不是对影视明星的狂热,而是对陈景润这样的伟大科学偶像的狂热,正是这种“科学明星热”,才使得“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成为了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和经济飞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科学明星热”所造成的后二十年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之成果,根本就不可能有娱乐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的影视明们星登台亮相的物质生活基础,从而也根本不可能有“八o后的新一辈”的“影视明星热”!

 

诚然,如俗话所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八o后的新一辈”享受“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成果是理所应当的,而且这也正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当初的心愿所在。但是一个民族崛起,是一定要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更多代人承前继后的努力的。“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所栽下的树,至今远未长成参天大树,何况当初栽下的树,其数量也相当有限,“八o后的新一辈”要有志成为比前辈更有出息的新一代,不仅要继续培植前辈所栽下的树,还要自己栽树,栽比前辈所栽更多的树

 

为此,“影视明星热”理当降温,要让“科学明星热”再度热起来!我们不仅希望“科学明星热”发生于“八o后的新一辈”,更特别希望发生于“九o后的新新辈”,如此把“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以来的科技传统传下去,中国才能真正有和平崛起的现实可能性!我们呼吁政府对此有所作为!

 

当然,在今天,“科学明星热”的营造不单单是一个舆论导向问题,还需要有切实的价值导向,就是极大地改善科技工作者的生活待遇,使科技事业成为人人心向往之的旺业!对像袁隆平教授这样有杰出科学贡献的科学明星,不仅要向中小学生进行进课堂的宣传,而且要以国家礼遇来对待之,使其荣耀令万众敬羡

 

要说明的是,以上决不是我在出馊主意。我从研究中国文化的长期生活中,深刻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素来是崇尚感觉之善的民族,科举时代鼓励人们认真读书的口号,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有自有颜如玉”——那还是中国的自然经济阶段呢!今天中国都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了,那种崇尚感觉之善的传统价值取向非但不会有所弱化,只会强化,而且事实上是大大地强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说教都非但绝对要化为零效果,更必会收到负效果。现在我们就能感觉得到,由于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家无论是名还是利方面的待遇都相对较低,特别是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难以实质性地激励和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创新勇气、创新潜能,所以,尽管“科教兴国”和“自主创新”的口号被喊得震天响,其效果如何呢?科技学术界的情况怎样呢?这里就不说了,去问问方舟子吧。方舟子所打的“假”,本质上并不是科技伦理上的学德学风问题,而是科技管理上的激励机制问题,它是现行不合理的科技激励机制所导致的必然现象。这种机制根本是在缺乏科学管理思想指导的情况下搞出来的“科技大跃进体制”,如此科技界不时传出“亩产十万斤”的“新闻”,实在是不值得奇怪的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19751.html

上一篇:中国争取“老有所为”的两大要务
下一篇:文化研究:“姓国”“姓西”的争论是浪费时间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