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科研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png6575

博文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们的胡延玉老师 精选

已有 6331 次阅读 2018-1-31 20:18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胡延玉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 纪念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们的胡延玉老师

       今天是公历2018年元月31日,农历二0一七年腊月十五,是我们的老师胡延玉教授的生日。按照与您老人家的约定,今天应是您的学生们一起为您庆祝九十大寿的日子,可是您老人家失约,于2017年6月27日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胡延玉老师于1927年腊月十五(公历1928年元月7日)(学校档案记载为192912月出生)出生在四川富顺的一个家境较好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1946年考入川康农工学院农艺系,1947年并入四川大学农艺系,195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艺系留校工作。1955-5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师从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娄成后先生。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迁雅安独立建院(四川农学院),老师也随迁雅安并在四川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学科研岗位上耕耘了一辈子。她历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四川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四川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四川省生物技术领导小组顾问。她主讲本科生《植物生理学》、研究生的《高级植物生理学》、《作物生理生化分析》、《植物生物技术概论》等课程,1985-1990年招收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生物技术方向共六届7名硕士研究生。

胡廷玉与倪德光老师夫妇年轻时的照片(倪老师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教授)

       胡老师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由于之前与水稻研究室(水稻所的前身)有合作,所以主要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并与水稻研究室李实贲教授、周开达教授组成导师指导组,指导水稻室的全体研究生。胡老师退休后,周开达老师(时任水稻所所长)返聘她继续协助指导研究生和负责生物技术育种工作的指导。这为水稻研究所在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著名植物病理学家陶家凤教授(上面右图第二排左一)退休后也受周开达老师之邀返聘到水稻所开展水稻病害及病理研究,协助指导研究生,为水稻所开启了植保研究方向。至此,水稻所就形成了杂种优势利用、水稻栽培、品种资源与常规稻育种、生物技术、植物病理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

       胡老师从1985年招收首届研究生,至1990年共招收了六届7名研究生。她对每一位学生都关怀备至,是我校第一位给学生发劳务补助的导师,还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尽她所能的支持。那时的师生关系,情同母子(父子)关系,学生们经常被叫到老师家里改善生活,与老师的沟通也不仅限于学习,也包括生活、社会等诸方面,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不仅限于在读期间,毕业后也同样关心。我们7名师兄师弟师妹中有6名攻读了博士学位,这与她的劝说有关。她还为我1993年能去中科院遗传所朱立煌老师实验室开展博士论文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注:胡老师与中科院遗传所的陈英老师关系密切,经陈英老师推荐去了朱立煌老师实验室),以此开启了两个单位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长期合作。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她比学生本人还高兴,她的学生们也愿意第一时间与她分享!师兄师弟师妹们除经常给老师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外,也经常回来与老师相聚。在老师生病住院期间,远在外地工作的杨洪全(复旦大学教授)、叶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罗琼(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剑飞(重庆农科院副院长,胡老师为导师组成员)专程到医院探望和陪伴,在川工作的涂生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石永刚(先锋种业玉米科学家)都专程去看望。在雅安生活的师兄高春福也时常去医院探望。这体现了学生们与老师的深厚情谊。

       胡老师的早期科研工作主要是植物生理方面,比如光合作用等,后来开展了一些应用基础研究,如水稻花药培养与育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育种、油菜远缘杂交胚拯救、玉米孤雌生殖诱导开展单倍体育种、植物快繁技术,包括马铃薯、果树、花卉等快繁技术。对马铃薯脱毒快繁研究是她坚持得最长的工作,直到近80岁时农学院王西瑶老师从中国农大博士毕业后来接手这项工作。胡老师先后承担国家教委、国家科委“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七五”、“八五”项目、农业部和四川省功关及重点科研7项,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水稻油菜育种中的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获省教委科技推广三等奖,发表论文37篇,主要著作有:《小麦品种旗叶和穗下节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籽粒充实度的关系》、《小麦品种花后的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等。参与完成的成果“高配合力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162选育与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主动放弃获奖排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胡老师还经常关心水稻所的发展,80多岁时还到水稻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来与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座谈,要他们有远大目标,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即使在重病期间(2017年4月下旬),当我与陈学伟去医院看望她时,虽然说话很吃力,但她还在问陈学伟的研究情况,投到Cell上的论文什么时候能发表出来?
       正如学校党委书记在胡老师去世后看望慰问家属时所说,胡老师是川农大精神的缔造者和实践者,为川农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永远不会忘记她!
       胡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人生道理,既是导师又是慈母,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化成了一颗星,黑夜中最明亮的那颗星,将继续照耀着我们前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3443-1097867.html

上一篇:2017年度工作盘点(川农大水稻所)
下一篇:四川农大水稻所在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两篇论文报道水稻减数分裂研究进展
收藏 IP: 171.88.54.*| 热度|

9 王德华 宁利中 熊建华 马省伟 黄永义 杨正瓴 曹俊兴 吴嗣泽 梁庆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