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8鷄鳴·總82

已有 1393 次阅读 2023-9-24 10:34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鷄鳴昧旦星燦見,

鴨雁欲飛箭聲聞。

餚酒琴瑟溫馨景,

執手偕老子與君。*

和杜甫《江南逢李龜年》韻: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李龜年,唐開元年間(713-741)著名音樂家。岐王(李範686-726,本名李隆範):唐睿宗(李旦662-716)第四子、唐玄宗之弟。崔九-殿中監崔滌,玄宗寵臣。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貢縣今今河南貢縣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杜審言的孫子。因居長安東南少陵,世稱杜少陵。中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的社會風貌和重大事件。其詩被後人稱爲“史詩”。與李白並稱“李杜”,留有《杜工部集》。

目次:一、原詩  二、鷄鳴·小序  三、章字词解  四、譯詩

*文中带*號者为拙筆所加。

一、原詩

共三章,每章六句。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弋言(gē)之,與子宜(yée)之。宜言飲(jiǔ,jiǎo),與子偕老(lǎoliǔ)。琴瑟在禦(yǔ,yà),莫不靜好(hǎochǒu, xiù, hǒu)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二、鷄鳴·小序

《序》:“《女曰雞鳴》,刺不說德也。陳古義以刺今,不說德而好色也。”

鄭箋:“德謂士大夫賓客有德者”。

陸音義:“說音悦,下同。好,呼報反”。

孔疏:“作《女曰雞鳴》詩者,刺不說德也。以莊公之時,朝廷之上不悦有德之君子,故作此詩。陳古之賢士好德不好色之義,以刺今之朝廷之人有不悦賓客有德,而愛好美色者也。經之所陳,皆是古士之義好德不好色之事,以時人好色不好德,故首章先言古人不好美色,下章乃言愛好有德,但主為不悦有德而作,故《序》指言‘刺不悦德也’。定本云‘古義’,無‘士’字,理亦通”。

 孔疏:箋德,謂至德也,“經陳愛好賓客,思贈問之,故知德謂士大夫賓客有德者。士大夫,君子之總辭,未必爵為大夫士也。下箋云‘士大夫以君命出使’者,義亦然。《月出》(*《陳風》)指刺好色,經無好德之事,此則經陳好德,文異於彼,故於此箋辨其德之所在也”。

朱熹《詩序辯說·女曰雞鳴》:“此亦未有以見其陳古刺今之意。”

三、章字词解

第一章: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fú)與雁。

女曰雞鳴,士曰昩旦】鄭箋:“此夫婦相警覺以夙興,言不留色也。”

【昧旦】:陸音義:“昧音妹。”朱傳:“昧,晦。旦,明也。昧旦,天欲旦,昧晦未辨之際也。 康典第439頁:昧“《广韵》:日中不明也,星也。……又音妹。” 康典第435頁:旦“《说文》: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玉篇》:朝也,晓也。《尔雅·释诂》:旦,早也。

孔疏:箋“此夫……留色,“士女相對與語,故以夫妻釋之。士者,男子之美號,下傳言‘間(*陸間音閑)於政事’,‘習射’、‘待賓客’,則所陳古士是謂古朝廷大夫士也。雞鳴,女起之常節;昧旦,士自起之常節,皆是自言起節,非相告語。而云相警覺者,見賢思齊,君子恒性。彼既以時而起,此亦不敢淹留,即是相警之義也。各以時起,是不為色而留也。”

子興視夜,明星有爛

毛傳:“言小星已不見(*xiàn)也”。陸音義:“見,賢遍反。”

鄭箋:“明星尚爛爛然,早於别色時”。

【興】康典第973頁:“《尔雅·释言》:興,起也。”

【明星】朱傳:“明星,啓明之星,先日而出者也。”

【爛】康第638頁:“《廣韻》:火熟。……又《廣韻》:明也。《詩·鄭風》:明星有爛。”

孔疏:箋“明星……色時”,“《玉藻》(*《禮記》)說朝之禮云:‘羣臣别色始入’。以别色之時當入公門,故起又早於别色時。”

將翺將翔,弋鳧(fú)與鴈】毛傳:“間於政事,則翺翔習射”。鄭箋:“弋,繳射也。言無事則往弋射鳧鴈,以待賓客為燕具”。

】陸音義:“弋,羊職反。” 朱傳:“弋、繳射,謂以生絲繫矢而射也”。

(fú)】陸音義:“鳧音符”。鳧音符,水鳥,如鴨、青色、背上有文康典第1480頁:“音符,《爾雅·釋鳥》:舒鳧,鶩(音木、務)。郭注:鴨也。疏:野曰鳧,家曰鴨。……《詩·鄭風》:弋鳧與雁。”

】陸音義:“繳音灼。”

孔疏:箋弋缴……燕具,“《夏官·司弓矢》:‘矰(*栓絲縄射鳥短箭)矢、茀(*fú)矢,用諸弋射’。注云:‘結繳於矢謂之矰。矰,高也。茀矢象焉,茀之言刜也。二者皆可以弋飛鳥,刜(*fú剷除)羅之也”。然則繳射謂以繩繫矢而射也。《說文》云‘繳謂生絲為繩也’。下云‘宜言飲酒’,故知以待賓客為燕飲之具”。

章解:

孔疏:“言古之賢士不留於色,夫妻同寢相戒夙興。其女曰雞鳴矣,而妻起;士曰已昧旦矣。而夫起,夫起即子興也。此子於是同興,而視夜之早晚,明星尚有爛然,早於别色之時;早朝於君,君事又早,終間暇無事,將翺翔以學習射事。弋射鳧之與雁,以待賓客為飲酒之羞。古士好德不好色如此,而今人不好有德,唯悦美色,故刺之。”

朱傳:“此詩人述賢夫婦相警戒之詞,言女曰雞鳴,以警其夫。而士曰昧旦,則不止於雞鳴矣。婦人又語其夫曰,若是,則子可以起而視夜之如何。意者明星已出而爛然,則當翺翔而往弋取鳧鴈而歸矣。其相與警戒之言如此,則不留於宴昵之私可知矣。”

《四庫全書·毛詩注疏考證》:

“曰雞鳴章,與子偕老。箋:宜乎我燕樂賓客而飲酒,與之俱至老。歐陽修曰:徧考《詩》諸風,言‘偕老’者,多矣,皆為夫婦之言。賓客一時相接,豈有偕老之理。”

第二章:弋言加(gē)之,與子宜(yée)之。宜言飲酒(jiǔ,jiǎo),與子偕老(lǎoliǔ)。琴瑟在禦(yà),莫不靜好(hǎochǒu, xiù, hǒu)

弋言加(gē)之,與子宜(yé)

【言,子】鄭箋:“言,我也。子,謂賓客也”康典第1121頁:“言,语助词。……又《爾雅·釋詁》:言,我也。

(gē)】朱傳:“加,叶居之居何二反。加,中也。”。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二:“加音歌”。康典第75頁:“又《韻補》叶居何切,音哥。”

(yée)】毛傳:“宜,肴也”。孔疏:傳“宜,肴,“宜,肴,《釋言》文。李廵曰:宜,飲酒之肴。”朱傳:“宜,叶魚奇;魚何二反。宜,和其所宜也。” 。顧炎武《詩本音》卷三:“宜,魚何反”。康典第222頁:“宜,又叶五何切,音俄。《詩·鄘風》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叶上佗下何。按(*顧炎武)《音學五書》宜古音魚何反。宜字《詩》凡九見,《易》一見,《儀禮》一見,《楚辭》一見,同。後人誤入五支韻,據此則又非但叶音矣。”

鄭箋:“所弋之鳧鴈,我以為加豆之實,與君子共肴也”。陸音義:“肴音爻。

孔疏:箋言我……共肴也,“言,我,《釋詀》文。與之飲酒相親,故知子謂賓客,故以所射之鳧鴈為加豆之實與君子共肴之。若然,《曲禮》(*《禮記》)云:‘凡進食之禮,左肴右胾(*zì大塊肉),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xī醋)醬處内,葱渫(*xiè)處末。酒醬處右。’注云:‘此大夫士與賓客燕食之禮。其禮食則宜倣《公食大夫禮》云。又案《公食大夫禮》皆無用鳧鴈之文,此得用鳧鴈者,公食大夫自是食禮,此則飲酒,彼以正禮而食,此以相好私燕,其饌不得同也。《曲禮》所陳燕飲之饌,與禮食已自不同,明知燕飲之肴,又當異於食法,故用鴈為加豆也。牲牢之外,别有此肴,故謂之加也。箋‘宜乎’者,謂間暇無事,宜與賓客燕,與上‘宜,肴’别也。

宜言飲酒(jiǔ,jiǎo),與子偕老(lǎoliǔ)】鄭箋:“宜乎,我燕樂賓客而飲酒,與之俱至老,親愛之言也”。陸音義:“偕音皆。樂音洛,下同”。

(jiǔjiǎo)】康典第1269頁:“酒,又《韻補》叶子小切,音剿jiǎo。《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酒音jiǔ與第四句末老音liǔ(*朱傳、陳第 )協。酒音jiǎo與同上老(lǎo)協。

【老(lǎoliǔ)】朱傳:“老,叶呂吼反”。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二:“老(音柳)”。

【琴瑟在禦(yù,yà),莫不静好(hǎochǒu, xiù, hǒu)

毛傳:“君子無故不徹琴瑟,賓主和樂,無不安好”。

孔疏:傳君子……安好,“君子無故不徹琴瑟者,解其在御之意,由無故不徹,故飲則有之。《曲禮》云:‘大夫無故不徹懸,士無故不徹琴瑟。’注云:‘故,謂災患喪病’。傳意出於彼文,此古士兼有大夫,當云不徹懸,而唯言琴瑟者,證經之琴瑟有樂懸者,亦有琴瑟故也”。

(hǎochǒu, xiù, hǒu)*本詩押韻最大困惑在此第二章“酒”、“老”、“好”。好讀hǎo與禦(yà)、第四句末老(lǎo)和第三章第五句好(hǎo)押韻,但與第四局末老(liǔ)不押韻;好讀chǒu, xiù, hǒu,只與第三句酒(jiǔ)和第四句老(liǔ)押韻,與第三章“好”字不同音韻。。

*在本章第三、四句“宜言飲酒,與子偕老”中,朱熹此處將“老”收韻於“iù”,是要與“酒”押韻,但未考慮與第六句末“好”字押韻的問題,也未考慮與下章“好”之的同音韻問題。朱熹只考慮三、四句押韻,忽略了其他關係。

*陳第考慮了“老”(音柳)與下句之“好”(音醜)押韻。陳第在《毛詩古音攷》卷二《鄭風·叔於田》“好”的本證(*本證指在《詩經》中找證據) 中,標“好音醜”,其《叔於田》“好”字的本證之一就有本詩“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音醜chǒu)(“本證《叔于田》‘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清人》‘左旋右抽(上聲),中軍作好’。《遵大路》‘無我魗兮,不寁好也’。《女曰雞鳴》‘宜言飲酒,與子偕老(音柳)。琴瑟在御,莫不靜好chǒu)

但陳第將第二章第六局末“好”字收韻于“ou”,可與“酒”、“老”同韻。但其下章“好”卻收韻“ao”。第二章、第三章兩個“好”字讀音不同,一詩裡一字兩個讀法,很彆扭,陳第沒有全詩的考慮。陳第的這個毛病,朱熹也犯過,遭到很多人嘲笑。但嘲笑者上來也未必做得好。

此外,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二《大叔於田》之“好”又音秀(“好音休,去聲”( xiù))。另,康典第191頁:好,又叶呼厚切,音吼(hǒu)

一個“好”字,這麼多讀法,不僅是我們現代人,即使中古中國人遇到上古人音韻照樣會有很多不適感。一個字音韻(聲母、韻母)在不同地方,甚至在一首詩裡都有幾個讀法。其實,為保持全詩各句押韻不致太彆扭,或只關注一、二、四句或二、四句押韻即可,不必句句通韻。即使作詩的上古中國人也不見得拘泥於此,本詩中第一章、第三章就是個有說服力的例子。

在本章中的“御”也讀“yà:康典第314頁:“yà又《集韻》魚駕切,牙去聲。相迎也。《詩·召南》百兩御之。《箋》御,迎也。《禮·曲禮》君命召,雖賤人,大夫士必自御之”。由此,“好”不必讀“醜”,而可與(yà)、本章“老”、下章“老”押韻,自然,本章第四句“老”不必與第三句“酒”押韻。其實,完全不考慮每句都押韻, “”字也完全不必讀“yà”。

章解:

孔疏:“弋言……静好”,“此又申上弋射之事。弋取鳧鴈,我欲為加豆(*盛肉等食物器皿)之實,而用之與子賓客作肴羞之饌(*zhuàn,xuǎn),共食之,宜乎我以燕樂賓客而飲酒,與子賓客俱至於老。言相親之極,沒身不衰也。於飲酒之時,琴瑟之樂在於侍御,有肴有酒又以琴瑟樂之,則賓主和樂又莫不安好者。古之賢士親愛有德之賓客如是,刺今不然”。

朱傳:“《史記》所謂以弱弓微繳,加諸鳧鴈之上是也。宜,和其所宜也。内則所謂鴈宜麥之屬是也。射者,男子之事,而中饋,婦人之職。故婦謂其夫,既得鳧鴈以歸,則我當為子和其滋味之所宜,以之飲酒相樂,期於偕老。而琴瑟之在,御者亦莫不安静而和好,其和樂而不淫可見矣。”

第三章: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朱傳:“來,叶六直反。來之,致其來者,如所謂脩文德以來之。”。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二:“來音釐”。康典第26頁:“《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雜佩】毛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陸音義:“珩音衡。佩上玉也。璜音黄,半璧曰璜。琚音居,佩玉名。瑀音禹,石次玉也。衡,昌容反,狀如牙。”

孔疏:傳雜佩……之類,“《說文》云:‘珩(*héng佩上橫玉),佩上玉也。璜,圭璧也。琚,佩玉名也。瑀、玖,石次玉也。’《玉藻》(*《禮記》)云:‘佩玉有衝牙’。注云:居中央,以前後觸也’。則衝牙亦玉為之,其狀如牙,以衝突前後也。《玉藻》說‘佩有黝(*yǒu)珩’。《列女傳》稱‘阿谷之女佩璜而澣’,下云‘佩玉瓊琚’。《丘中有麻》(*《王風》)云‘貽我佩玖’,則琚、玖與瑀皆是石次玉。玖是佩,則瑀亦佩也。故云:‘雜佩、珩、璜、琚、瑀、衝牙之類’。《玉藻》又云:‘天子佩白玉,諸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ruǎn似玉美石)玟玉’。則佩玉之名未盡於此,故言‘之類’以包之。《天官·玉府》(*周禮)云:‘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注引《詩》傳曰:‘佩玉,上有葱珩,下有雙璜、衝牙蠙珠以納其間’。下傳亦云‘佩有琚瑀,所以納間’,謂納衆玉與珩上下之間。”

朱傳:“雜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繫三組,貫以蠙珠。中組之半,貫一大珠曰瑀。末懸一玉,兩端皆鋭曰衝牙。兩旁組半,各懸一玉,長博而方曰琚。其末各懸一玉,如半璧而内向曰璜。又以兩組貫珠,上繫珩兩端下交貫於瑀,而下繫於兩璜。行則衝牙觸璜而有聲也。呂氏曰:非獨玉也,觽(xī骨或玉制锥以解結,亦可作佩)燧箴管,凡可佩者皆是也。”

】朱傳:“贈,叶音則。贈,送”。

鄭箋:“贈,送也。我若知子之必來,我則豫儲雜佩,去則以送子也。與異國賓客燕時,雖無此物,猶言之,以致其厚意。其若有之,固將行之。士大夫以君命出使,主國之臣必以燕禮樂之,助君之歡”。

孔疏:箋贈送……之歡,“上章,與賓客飲酒,箋不言異國。於此言異國者,上章燕即是此客,俱辭不言來,客非異國。至此章言來,送之與别,故以異國稱之。燕禮者,諸侯燕聘問之賓與已之羣臣,其禮同此。朝廷之士與賓客燕樂,同國、異國其義亦同。此篇所陳,非言古士獨說外來賓客,但上章不言外來賓客,有國内賓客,此章必是異國耳。又稱臣無境外之交,所以得與異國賓客燕者,士大夫以君命出使他國,主國之臣必以燕禮樂之,助主君之歡心,故得與之燕也。《聘禮》(*《儀禮》)云:‘公於賓一食再饗,大夫於賓一饗一食’,不言燕者,以燕非大禮,故不言之。饗、食猶尚有之,明當燕樂之矣”。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鄭箋:“順,謂與己和順”。朱傳:“順,愛。”

】毛傳:“問,遺也”;朱傳同。陸音義:“遺,尹季反”。康典第123頁:問“又《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

孔疏:傳问,遗“《曲禮》云‘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哀二十六年《左傳》云‘衛侯使以弓問子貢’,皆遺人物謂之問,故云‘問,遺也’。問之者,即出己之意,施遺前人。報之者,彼能好我,報其恩惠。贈之者以物與之,送之與别,其實一也,所從言之異耳”。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好】鄭箋:“好,謂與己同好”。陸音義:“好,呼報反,注同”。朱傳:“好,去聲”。

章解:

孔疏:知子……报之,“古者之賢士,與異國賓客燕飲相親,設辭以愧謝之。我若知子之今日必來之,我當豫儲雜佩,去則以贈送之。若知子之與我和順之,當豫儲雜佩,去則以問遺之。若知子之與我和好之,當豫儲雜佩去,則以報答之。正為不知子之來,愧無此物,親愛有德之甚。言此以致厚意,刺今不然。”

朱傳:“婦又語其夫曰,我苟知子之所致而來,及所親愛者,則當解此雜佩以送遺報答之。蓋不惟治其門内之職,又欲其君子親賢友善,結其驩(*同歡)心,而無所愛於服飾之玩也。”

四、譯詩

婦說雞叫夫答暗,  夜見星光仍燦爛, 鴨雁欲飛快搭箭。

射下鴨雁交你肴,  我品酒與子同老, 琴瑟交應寧靜好。

知你辛勞玉相贈,  知你溫柔玉慰問, 知你愛我玉感恩。

202397日星期四,2023年9月24日星期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403656.html

上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7遵大路·總81
下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9有女同車·總83
收藏 IP: 121.60.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