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83):名词“程式”“程序”趣解

已有 2417 次阅读 2015-2-8 00:3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一)先说我的趣解

 

1)程式:是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之简称。所谓“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指语文教学按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个层面进行教学的模式。“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由程少堂花16年时间研究之发明之,故可谓之“程式”。

 

2)程序:语文味教学法之教学的先后次序,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传统的教学法大都是从教法角度规定的教学程序。例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程序是: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日结。黎式法教授创立的“六因素单元教学法”程序是:复习——自学——讨论——小结——巩固——改错。而语文味教学法的主程序是: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味教学法认为,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并且特别强调在语文味教学法中,语言是其中的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显然,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不是一般的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次序,而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原则次序。语文教学的历史与实践证明,如果说传统语文教学法使用起来的效果类似于传统医学成像中的X光,通常只是对立体的文本进行平面扫描,那么语文味教学法就类似于现代医学成像中的CT技术,是对立体的文本进行分层扫描。语文味教学法提出的这个语文教学内容的原则次序,由程少堂花16年时间研究之发明之,故可谓之“程序”。

 

(二)再说学理依据

 

我曾在《从“语文味”到“文人语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2期转载)一文中指出:我国“大多数语文课堂是在情感、知识或精神的某一个平面滑行,既没有或缺少灵魂的冲击与荡涤的力度、强度,也没有或缺少引导学生用文化眼光深入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因此语文教学没有提升境界增长智慧所需的应有的深度、厚度与张力。”语文味教学法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正是对文本进行分层解读的教学方法。这种认识是早就有了的。我在有关语文味教学法的论文中,在多次语文味教学法讲座中也曾反复讲过: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对文本进行逐层深入的解读,是语文味教学法的重大特点。

 

大同大学张毅教授在《语文建设》2014年第2期发表《语文课程的全象观照》一文。张文认为,目前,对语文课程的全象把握存在两条不同的思路。其中一种思路是主张是在课程层面上实施学科细分。如许多母语课程国家实行“语言”和“文学”分科教学,各分科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目标,分别组成教学系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学中教师单凭感性和经验随意抓取教学内容的盲人摸象现象的产生。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也进行过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课程改革实验。

 

张文还认为,对语文课程进行全象把握的第二种思路是:在不实行分科教学的当下语文教师又应如何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全象?这种思考主张把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11修订版颁布后教学界热议的“本体性教学内容确定”的思想和程少堂先生主张的“一语三文”教学思想结合起来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张文指出:“对此问题,我们可以参考新生代语文名师程少堂先生提出的‘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全息教学(本文所言‘全象意识’即全息观的比喻说法)思想予以解决。少堂先生对语文教学的全息观作过很多论述,他指出:所谓全息,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信息。‘语文教学是从一篇篇课文教学开始的,并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活动的连续进行而完成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相对于整体的教学,正如胚胎相对于动物一样,具有胚胎性。换言之,语文教材的每一个文本(包括单个文本和单元文本),都是全息的。’少堂先生强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一个具体教学文本而言,语文教师最好有点全息观。这种全息观是将每一篇课文视为‘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全息元,或者说是语言与文章、文学、文化的有机统一’。这种全息观(或言全象观)是在遵循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把握。其实质就是强调变教课文为教‘语文’,变教文本内容为教课程内容,将平面教学变为多向观照的立体教学,强调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教。教师心中有课程的全象意识,教学处理时就多了一份灵活、自由和从容。王荣生先生评价少堂先生语文课堂教学实验创生出了新的教学内容,就是对少堂老师在‘教课程’方面努力探索的肯定。就像少堂老师所讲‘面对平庸甚至偏狭的(教科书)编辑意图,我们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再创造的时候到了’。确实应该如此,面对母语课程建设上的种种不尽如人意,我们决不能等、靠、要,而是要进一步树立全象课程观,提高自身学养,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

 

可见语文味教学法不是一般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方法化的内容,或者说是内容化的方法,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方式。

 

 

(三)一线教师的体会和说法

 

20141114日下午,福田区首席教师马恩来工作室宫君会老师举行《关雎》公开课后的说课中,她就谈到,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会迫使教师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使教学内容层次丰富。她用了“迫使”这个词语。14日晚吃饭时宫君会说,语文味教学法实际上不是一般方法,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宫君会从未和我有过直接联系,但宫君会这样认识语文味教学法是很准确的。这种理解也是抓住了关键,一语中的。更准确点说,以“一语三文”为主模式的语文味教学法,不是一般的教学方法,而是基于教学内容的方法,是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来体现的方法,可以说是方法化的内容,或者说是内容化的方法,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方式。

 

(四)工具书、百度对“程式”“程序”的解释

 

 

1.《现代汉语词典》:

1)程式:一定的格式;程序,安排。

2)程序: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指计算机程序。

 

 

2.百度百科:

 

1)程式(京剧术语)

 

什么是程式?就是标准。对于京剧表演来说,就是抓住生活自然形态的特点,加以艺术加工和提炼,使之以一种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而不是把生活原貌原封不动的搬上舞台。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一点,程式首先来源于生活原貌,其次是对生活的艺术加工,经过提炼才形成。因此,脱离生活的程式不是京剧的程式,未经加工的固化模式也不是京剧的程式。

 

 

2)程式(山水画笔墨技法)

 

程式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界观察后归纳总结得来的最简练的笔墨技法,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山水画首先要掌握的基本规律。

 

大凡艺术不论绘画、戏剧、音乐、舞蹈等都有其各自的程式,在中国绘画来说,程式就是规范化的画法,即有一定规程的形式,它是掌握中国画形成美的钥匙,这些画法是历代画家对客观对象的形态进行艺术概括――美化而成的,它具有表意和表情的的双重作用,比如用钩和皴画石,笔墨在纸上画一形状再擦上几笔,观者就会明白线内是石,线外是空间,披麻皴是写土坡,斧劈皴是山岩,还可以在用笔的轻重急徐变化上体会到画家的感情。可见程式是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约定俗成的规范,也是评判艺术的基本尺度。程式是艺术与生活的分界线,否定程式就是取消艺术,不管你承认与否,只要你拿起笔作画就很难跑出程式的规范,完全的创新的是没有的,但肯定程式不意味着死守既有的程式,今天的艺术家何尝不是在继续这种创造。

 

各门中国传统艺术都有很强的程式性,中国画的程式与各门传统艺术的程式是相通的,如与书法、戏曲脸谱的程式就很类似。国画创作的独特之处在于:画家在自然感受中提炼加工出绘画的笔触,讲求意、理、情、趣,并将哲学中的八卦、虚实等辨证原理运用在创作之中,从而塑造出形象群体。这是西洋画家几乎根本达不到的意境。中国绘画的笔墨程式是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这就是国画的创作程式。

 

举一个形象一点的例子来说明程式的涵义。花丛中翩翩飞动的蝴蝶,忽高忽低,忽东忽西,忽紧忽慢,千姿百态,都是由翅膀的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扇动变化而来。这一上一下形成了蝴蝶飞舞的程式。使陈杂与紊乱的自然形象条理化、单纯化、理想化,而方法却是极其经济地运用一个概括的单元,有节奏地铺陈形象,去强调某种感觉,渲染某种气氛,从而给作品赋予神韵,到达预想的艺术境界。程式往往具备构成程式时的简捷性,以及运用程式时的允许叠加的特性。

 

 

3)程式(中国台湾的操作系统翻译法)

 

“程式”是中国台湾的操作系统翻译法。中国大陆翻译为“程序”。计算机或者软件程序(通常简称程序)是指一组指示计算机或其他具有消息处理能力装置每一步动作的指令,通常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运行于某种目标体系结构上。打个比方,一个程序就像一个用汉语(程序设计语言)写下的红烧肉菜谱(程序),用于指导懂汉语和烹饪手法的人(体系结构)来做这个菜。通常,计算机程序要经过编译和链接而成为一种人们不易看清而计算机可解读的格式,然后运行。未经编译就可运行的程序,通常称之为脚本程序(script)。

 

2015-2-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866446.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81):人啊人,你以为你真比得上狗?
下一篇:少堂志林(84)“张扬”新解
收藏 IP: 116.76.104.*| 热度|

1 zhoulo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